一位琴爸的6條陪練心經:鋼琴是我給孩子最棒的禮物!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每一位家長的陪練心得,對於其他人而言其實都是寶貴的財富——我們能從中找到共鳴,同時又能從他人的經歷總結經驗來取長補短。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一位琴爸的陪練感悟,乾貨滿滿,溫情涓涓,是一篇既飽含力量又滿懷柔情的文章,希望琴爸琴媽們看到能夠有所收穫哦~

我的女兒從五歲半多開始學鋼琴,到現在有一年了吧。

每一次看到她肉肉的小手在鋼琴上,跳躍著,還有時會邊彈邊唱,我就在旁邊叫好、鼓掌,有時也在旁跳舞、耍寶。

她總是咯咯笑的像朵小花般。

我知道她最喜歡爸爸坐在旁邊的沙發上聽她彈琴了。

不管她彈的是好還是不好,我總是大聲的鼓勵她、讚美她。

沒想到,利用鋼琴的平台,我們的感情是越來越深了。

她從鋼琴中是得到了許多的樂趣,學了許多鋼琴之外的優秀品質,當然也有不少的苦水——鋼琴確實是如此的難掌握。

我作為父親,從女兒學鋼琴的這件事得到了許多的感想。

正確的引導,注重過程而非結果

做父母的能給小孩最大的禮物,就是讓他們從小能培養些一生受用的興趣。

有些技能到了年紀大了就不好學了。

鋼琴彈奏的培養就是其中之一。

年紀大了後,手就僵硬了。

我們做父母的,有條件當然要讓小孩學些樂器。

但是,一定要對學習樂器有正確的態度,千萬不要「為達目的,不擇手段」。

學鋼琴不在於目的,而在於過程。

這過程的掌握,除了「手段」外,最重要的是心態。

我希望我小孩能「喜歡」鋼琴。

不在乎她能否成為鋼琴演奏家。

希望她將來長大後,每當想要安靜、放鬆的時候,能彈彈鋼琴。

用琴聲撫慰自己。

看到許多小孩學鋼琴失敗的例子。

常常學了二三年就放棄了,小孩受不了,家長受不了,才上琴來就想下,威逼利誘皆不成,親子談琴皆色變。

在英文里,彈鋼琴是「PLAY PIANO」。

要讓小孩覺得鋼琴是個好朋友,是可以來玩的。

這是我在女兒鋼琴旁貼的海報:

「DEAR ELAINE, I AM PIANO PIPI. I AM YOUR BEST FRIEND. PLEASE PLAY WITH ME, TALK WITH ME. SING WITH ME. I LOVE YOU.」(親愛的ELAINE,我是你最好的朋友鋼琴皮皮。

請來和我一起玩耍聊天唱歌吧~我愛你哦~) 她每一次彈鋼琴時都會看到這些話。

給她一個好的長時熏息環境

學鋼琴的小孩不會變壞。

這句話是正確的。

學鋼琴的一個重要目的,是在練習耐性。

大家想想看,要讓一個5、6歲的小孩,坐在鋼琴前面練習30-40分鐘、甚至一個小時。

容易嗎?這種訓練就是為了養成他們能坐得住,能靜下心忍得了的習性。

學鋼琴是一個「長時熏息」的過程。

眼睛看著譜子,手上就能準確的照著拍子馬上彈出,還要左右手協調,這功夫不是輕易能熟練的。

但是也不要把它想的太難,只要經過長久正確的練習就一定會達到。

這就叫作「熏息」。

作為家長的我們,當然要力所能及得給她提供一個好的熏息環境。

古有「孟母三遷」,現在有許多家長拚命努力為孩子創造良好的家庭氛圍都是這個道理。

我很感謝我的女兒,因為要給她一個好的環境,我必須要努力從我做起!謝謝她,讓我更加進步。

引導孩子自我改正,才能更上層樓

一定要有一個家長(爸爸或媽媽)負責小孩的鋼琴學習。

他要在每次老師教鋼琴時了解到老師的要求。

家長們不要害怕自己不懂鋼琴,學音樂是有趣的,咱們又不笨,可以利用這個機提高自己的音樂修養。

欣賞美是我們與生俱來的本能。

假如是媽媽負責小孩鋼琴的學習,那爸爸就要負責做個緩衝劑。

因為媽媽每星期要面對老師,長久以往對孩子的要求也許比較嚴厲,那麼爸爸就要常常和媽媽討論教小孩的方式,想辦法柔軟媽媽的嚴厲,找到一個合適的方式來輔導孩子。

對五六歲的小孩而言,我們做家長的希望他們達到的學習成果是要能「自己練習,自己改正,自己要求」,假如沒有達到這個結果,我們的教育都不是成功的。

但是要注意的是不是我們逼他們改,是他們自己主動要改正,也不是我們逼迫他們要進步,而是他們自己想要更上層樓。

鋼琴的練習就是培養他們自我學習和自我要求的利器。

我很高興我女兒,正在往這個方向前進。

尊重重視孩子,學音樂也能很快樂

充分利用小孩子的想像力。

不要認為孩子什麼都不懂,也不要覺得小孩子學鋼琴就只是「刻苦」練習罷了,其實每一首曲子都富含深意,它有它的高潮低潮,起承轉合,有它的意境,有它的感情。

我喜歡讓女兒去體會它。

剛剛女兒在彈《TO CELIA》,我問她作者他到底想表現出什麼東西呢?她接下來說的真好。

她說這首曲子是作者在和CELIA兩個人快樂的玩耍,對那段比較難彈的小節,她說是他在教CELIA怎麼玩兒,因為CELIA還小。

學鋼琴的目的,是在學習音樂。

學音樂的目的,是在能欣賞高尚和優美的事物,進而能陶冶自己的性情。

我相信絕大部分的孩子都不是音樂天才,也都不是音樂蠢材。

他們都是可以教化的。

他們都是可以利用學習鋼琴來理解和欣賞音樂的。

問題就是我們做家長的。

沒有好好的教育他們。

我們可能只是一味的爭名好勝。

只是為了讓他們學好鋼琴,而忘了學鋼琴的真正意義。

放鬆心態,學鋼琴要學會溫故知新

作家長得首先要「放輕鬆」。

你的緊張在意,會讓你的小孩受不了的。

你可曾在小孩子練琴時,坐在旁邊挑剔這裡不對那裡不對。

你可知道你的小孩,已經很努力了,他彈對了99%,但是有些父母只看到了那彈錯的百分之一。

鋼琴是要每天練習的,但是只有放輕鬆了,多享受其過程,不計較其結果,才能走得長。

在佛教里金剛經講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就是這個道理。

還有一點很重要:不要只是一味的練習新的曲子,而不複習舊的曲子。

有一些老師要學生練習太多的新曲了。

做家長的要控制住,不在量的多少,而在於質的高低。

我常常叫女兒彈半個小時的鋼琴,隨便她想要彈什麼都可以。

我可以感受到她喜歡彈彈舊的曲子,去享受不同的沉澱。

心得總結

鋼琴教育其實就是我們對小孩教育的縮影。

它比學校正規教育要難掌握,因為它是家長自發性的,要孩子學習的項目。

父母對於學琴的態度和認知將成孩子一生的禮物。

他們可以學習和親身體驗,什麼是音樂、什麼是優雅、什麼是美、什麼是高尚,他們也能從小培養出耐性以及自我學習、自我進步的能力。

所以鋼琴教育可以是小孩素質養成教育和家庭教育裡面重要的一環。

有的家長以「小孩彈好鋼琴」為其唯一目的的話,實在是太可惜了。

對我而言,以鼓勵為主的要求,以啟發為首的堅持是教育孩子的良方。

其次家長們要先擺正自己,才好教育小孩。

在孩子學琴的漫漫長路上,我要謝謝我的寶貝讓我學了好多好多。

最後,希望大家從音樂的學習中,創建一個溫暖和諧的家庭。

想想看在寒冷的冬夜裡,爸爸媽媽坐在沙發上,微笑著、聽著小孩子彈出的琴聲,是個多麼溫暖的畫面啊。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