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歲孩子的智力發展說明書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1歲的孩子


少關注「智商」,多關注「成熟度」


在他剛剛長到一歲的階段,我們是不用特別在意他的智商的。

但是寶寶的行為成熟度卻需要你特別注意仔細觀察。

因為了解了這些,對於你的教育方式是很有幫助的。


舉例來講,如果一個一歲零六個月大的孩子的行為語言表現得和一個一歲零九個月大的孩子一樣,那麼你對待他要像比他實際年齡大一點的孩子那樣。

反之,如果這個一歲半的孩子行為舉止表現得像比他小几個月的孩子,那我們就要對他降低一點期望值,要求少一點,這樣對我們自己和孩子都是有益的。



1.心智能力:時間概念


一歲到一歲三個月——不要讓你的行為使孩子越來越不好帶


一歲大的孩子,對時間已經有了些許概念。

雖然他們還不能準確理解時間的長短,但意識里已經有了事情的先後次序。

當他感到肚子餓了時,就會對著媽媽張開嘴,表示自己餓了。

當他需要別人抱的時候,會張開兩手,表現出順從的姿勢,也好讓別人抱起他。


從一歲到一歲三個月這段時間,他會故意把東西丟在地上,而且眼睛還會一直盯著它看。

這時候你如果幫他撿起來,他還會重新扔下去,再讓你撿起來。

如果沒有人幫他撿起,他會用語言或者手勢告訴你,東西掉了。



從這裡不難看出,這個時候的孩子已經有了一些判斷能力。

他意識里可能明白,哭鬧可以幫助他達到目的。

他也明白一些事情的發生會出現一些結果。

當然了,這時孩子的時間概念,到底達到了什麼程度,誰也說不清楚。

不過實踐證實了一點,如果孩子長時間的哭鬧,大人沒有任何的反應,時間長了,孩子會越來越不好帶,會越來越愛哭。



一歲半——孩子有了先後因果概念


時間概念在一歲半孩子的意識里,用一個詞可以概括:現在。

他如果看中了什麼東西,他一定是「現在」就要,一分鐘都不等。

不管你怎麼和他說「等一下」,「一會就好」,他一點也不理解,就是要現在達到目的。

因為他對這些時間單位沒有一點概念。

如果你對他說明今天我們去幹嘛,那等於沒有說。



不過,他已經對一些生活中的事有了先後因果概念。

比如:看到果汁或者別的食物時,不用別人說,他就會自己坐到每次媽媽餵飯的地方等著,他知道大人會來餵他。



一歲九個月——開始萌發「未來」的概念

經過三個月的時間,雖然一歲九個月的孩子依然對外界表示出的是「現在」的概念,但是,他們的頭腦里已經開始萌發出「未來」的概念。

這時候你對他說「等一等」,他會暫時止住哭鬧,等一會兒。

他對時間的概念比以前已經有了更好的理解。

比如:他可能會和另一個同齡的孩子有節奏地晃動身體;當看到你為他準備食物的時候,會坐著乖乖地等著。



他也比以前更明白了事情的先後順序。

比如:看到爸爸把浴巾圍在脖子上,他會說:「爸爸要洗澡」。

看到媽媽穿外衣,換鞋子,他會高興地等在門口,說:「嘟嘟,車來了!」或者是「走……走……走」。




3.空間概念


九個月到一歲三個月——開始有空間概念


關於新生兒對空間的認識情況,我們暫時還沒有辦法更加詳細了解。

格塞爾博士就這個問題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新生兒對空間的認識剛開始是片面的,是不連貫的
沒有距離感和深度概念,沒有整體的感覺。

他能感受的只是和他有關聯的空間信息。

整個世界就如同一張幕布出現在他的面前。

隨著時間的推移,等到九個月大的時候,他的思維才會向四周探索,繼而開始明白客觀世界裡各個部分之間的聯繫。



你會發現,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會把小手伸進空杯子裡。

這就表明了他們已經發現了第三度空間。

在他的眼中,空間開始立體化
有遠近、有深淺,不再是平平的一塊。

經過他自己不斷與物品的接觸,他漸漸開始明白空間的各種性質。

一歲左右的孩子,會試圖將一塊積木放在另一塊積木上,或者將一塊小積木放進盒子裡,甚至想將一小塊糖果放回到罐子裡。

雖然成功的機會不大,但他們很感興趣。



等到了一歲三個月的時候,你會發現他們的動手能力已經有了很大提高。

他們可以疊起兩塊積木,甚至三塊,還能把一塊圓形積木放進小小的圓形圖板洞裡。



一歲半——開始認識方向和空間

到了一歲半,時間在他們的意識里就是「現在」,空間就是「這裡」。

空間感對於他可能更具體一點。

事實上,一歲左右的時候,他就已經會伸出小手要你抱了。

這就是空間感的表現。



經過幾個月的學習,他已經可以很清楚地認識一些表示方向和空間的詞,如上、下、來、去、開、關、不見了、沒有了等等。

而且他們開始使用具有空間意義的詞表達自己的想法。

比如:當某種東西掉在地上時,他會說:「掉掉。

」如果你問爸爸在哪裡,他會四處找一找,然後指給你看。

如果爸爸不在,他會表達說「不在」。



如果你問他關於方向的問題,他會用小手指給你看,或者用眼睛望著那裡。

他還可以按照你的意思,把球放在椅子上,或者是把球遞給媽媽。



一歲九個月——增強對空間的認識,可以玩捉迷藏了

到了一歲九個月,雖然只是三個月時間,但是孩子卻 明顯增強了對空間觀念的認識,特別是那些表示空間意義的詞,他已經理解和掌握得很好。

他會在和你交流或者自己玩耍的時候,很自然地用這些詞語表達。

如果他喜歡的玩具找不到了,或者喜歡的人離開了他,他就會用「沒有了」和「不在」來表達自己的想法。

這方面發展快的孩子,甚至可以在大人的引導下,和別人玩捉迷藏的遊戲。

這時候,他一般等不及別人藏好,就已經睜開了眼睛。

他會記住第一次找到人的地方,第二次還會去那裡尋找。

找不到時,還會細心地聽周圍的聲音,然後開心地循聲去找。

如果這時是他躲,大多的時候,不用別人來找,他自己就出來了。



如果聽到一些感興趣的聲音,他會模仿,比如他會回應小狗小貓的 叫聲。

這時候的他已經可以幫你找東西了,你問他熟悉的家裡的東西放哪裡,他會指給你看。

如果是他自己放的,還會自己找出來,拿給你。



4.自我概念


一歲——喜歡照鏡子是有自我意識的表現


一歲大的孩子怎樣看待自我,我們成人的世界是無法完全了解的。

不過,我可以告訴你,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有自己小小的天地。

他們已經學會了走路,當然也有個別的孩子還走得不穩。

他們對爬在地上走情有獨鍾,他們喜歡爬著玩,爬著去追趕滾動的皮球,也會站起來,沿著床沿走。



對自己喜歡的玩具,他會把它放進大箱子裡,然後再拿出來,如此反覆,樂此不疲。

他願意讓熟悉的爸爸媽媽或者爺爺奶奶陪在身邊,很高興地向你展示他新學會的一些動作,如揮手再見、拍手等。



這時候的孩子已經有了一點自我意識。

對於鏡子中的自己,他會產生濃厚的興趣。

他會很親熱地拍拍鏡子中的另一個自己,甚至會親親那個自己。

他好像已經意識到了,自己一動,鏡子裡的那個小人也會跟著動。



一歲三個月——對一切都感興趣

過了三個月,孩子比以前膽大,也不再那麼害羞。

他對周圍的一切都感興趣。

比如:走在街上,他會撿起一些樹葉,甚至是一些垃圾。

對於他感興趣的動作,他都開始模仿,所有的人都成了他模仿的對象。

對家裡的東西,也是興趣十足。

特別是對垃圾桶里的雜物,特別感興趣。

總想倒出來看看裡面到底有些什麼寶貝。

這時候,他站在鏡子面前,不會再和以前一樣和鏡子裡的自己玩,而是把注意力放在了鏡子中那個小人的臉上。

他的觀察更加細膩,會把手指貼在鏡子上,然後看著移動的指尖。



一歲半——以自我為中心和唱反調


到了一歲半,孩子開始以自我為中心。

他們的行為和語言都是孤立的,如同一個小小的獨行俠。

他絕大部分的反應都圍繞自己,基本不和別人交流,當然偶爾也和爸爸媽媽親熱一下。



對於不熟悉的人,他會排斥。

和不很熟的人交流,往往處於被動狀態,一般不會主動和別人打招呼。

一般情況下,對於周圍的小朋友,他不太注意。

但當他看中別人手裡的東西時,就會不顧一切地搶過來;當別人擋了他的路的時候,他會毫不客氣地把人家推開。



一歲半的孩子偏愛和別人唱反調,好像這樣可以鞏固他的地位一樣。

自我為中心是他的特點,當然偶爾也會和別人親熱一下。

從這個時期開始,孩子已經知道,有些東西就屬於他自己擁有,他會要求自己的這些「私人財產」有固定放的地方,甚至不允許別人動一下。



一歲九個月——常用「我的」來表達自我意識

孩子一歲半時,常常以否定、拒絕別人來肯定自己.似乎對自我的肯定就是用否定別人來表現。

那個時候,他的口頭禪是「不行」。

到了一歲九個月大時,他的自我意識表現方式開始轉變,通常以堅持對物品的所有權來表達,口頭禪變成了「我的」。

到兩歲的時候自我的表達,又發展成了引起別人的注意。

如:「你看看,我的新鞋。

…『你看,我會……」,來引起別人的注意。



到了一歲半,你告訴他鼻子、眼睛、耳朵的位置,然後要他指出來,他會正確地指給你看,還會指出你身上各個部件的位置。



這個年齡段的孩子,不但對自己的玩具或者食物等都表現出了很強的占有欲,還很清楚這些東西的主人是誰。

從這些表現都可以看出,他已經具有了一定的自我概念。

他明白,屬於自己的東西,就是代表了自己的一部分。



5.幽默感


一歲到一歲三個月——幽默感的萌芽期


對於一歲到一歲三個月孩子的幽默感,目前這類研究還不是很多。

一般這樣大的孩子,只要身體沒問題,總是喜歡笑的。

他每天生活在愉快的氛圍里,沒有煩惱和憂愁。

即使被大人推倒在地上,也會笑得很開心;當大人裝模作樣地逗他的時候,他會開懷大笑;在玩一些遊戲的 時候,他也會興奮開心地笑起來。



不過,這是不是「幽默感」呢?也許只能算是萌芽吧。

他的微笑和大笑,與真正的幽默感不是一回事的。



一歲半——孩子成了嚴肅的小人

到了一歲半,大多數孩子會以自我為中心,拒絕別人的交流,只有在自己玩耍的時候,才會自娛自樂地笑。

當遇到這些情況的時候,他會不自覺地自己笑起來。

比如:當他推動了玩具或者家具的時候,當他意把東西扔在地上的時候,或者用力按響皮鴨子的時候。

另一種能讓他笑的情況就是:當他心情很好時,會主動向別人展示自己的玩具或者展示自己的一種動作。

他會做個鬼臉給你看,或者張開嘴讓你看口中塞滿的食物。

這個時候,他會微笑著對你,告訴你這是他認為很有意思的一件事。

如果你碰巧看見他要把手指放進嘴裡,他會把手指移動到頭上,裝作拍頭髮的樣子。

你看看,他是多麼的聰明可愛呀!通過實際觀察,我們發現,一歲半的孩子很少笑出聲來,平均六分鐘笑一次,僅限於微笑。

真可以說他們完全是一群嚴肅的小人兒了。



一歲九個月——與大人交流成了孩子快樂的源泉

經過短短的三個月,在幽默感方面,一歲九個月的孩子已經比一歲半的孩子有了明顯改變。

與大人在一起交流,是讓他開懷大笑的主要原因。

這種 時候會越來越多,而身體的運動引起的快樂卻處於了次要地位。

這個時期,對於動作大又強而有力的活動,他會表現得十分開心。

比如:你把他盪得很高,或者看到公路上飛快行駛的小汽車,或者用盡力氣把東西移動地方,這些都能讓他開心地大笑。



根據調查顯示,一個一歲九個月大的孩子,平均四分鐘微笑一次。

特別是和老師交流是他最容易發笑的時候。

比如:給老師指出畫冊里的某件物品,向老師展示玩具的玩法等。

從這些不難看出,這個年齡段的孩子,主動和大人交流、向大人展示物品、吸引大人對自己的關注,是他快樂的首要源泉。



2歲的孩子


1 .時間概念

時間觀念對於孩子來說很抽象,父母也覺得沒必要了解兩歲孩子的時間觀念。

事實上,為了能更好地處理孩子的日常生活,了解兩歲孩子的時間觀念是有必要的。



兩歲——初步形成先後次序的觀念

一歲半的孩子只對「現在」感興趣,「以後」這個詞,對他來說沒有什麼意義。

兩歲孩子也沒有什麼大區別,只是對「一會兒就行」、「馬上好」、「等等」、「很快就來」這些說法有一定的接受能力。



因為兩歲孩子只關注「現在」的狀態,所以對表示現在的詞彙也一般能理解,比如「現在」、「今天」。

對未來的事情,他的敘述方式一般是說「要不」、「等一會」。

而對「過去」的敘述,一般是沒有的。



兩歲半——掌握表示不同時間的詞彙

長到兩歲半時,他的次序感就更強了。

他會說:「喝完果汁後,去玩黏土。

」別人向他講解先做什麼後做什麼時,他也明白。

這個階段,大多數孩子掌握了表示不同時間的詞彙,甚至能說出二十個或二十個以上的時間用語。



對於表示「過去」的詞彙,他也有了認識。

可以說,他能較清楚地運用時間用語了,而且每一種都可以說兩三個。

比如:表示現在的詞彙他知道「白天」、「早上」和「下午」;表示未來的詞彙他知道「有一天」、「一天」、「過一會兒」和「明天」;表示過去的詞彙會得不多,一律說成「昨天晚上」,而不會說「昨天」這個詞。



對剛發生的和很早就發生的他還不能區分;年和月的觀念更不在他的範疇之內;「星期幾」由於聽得比較多,大多數孩子會隨口說出來,但一般不正確。



2.空間概念


家長多提問有助於孩子對空間的認識

孩子在一歲半會說的空間詞彙只有「上面」或「沒有」,到了兩歲就有了很大進步。

現在,他會使用的空間詞彙增加到了十來個,比如:「那裡」、「這裡」、「那邊」、「外面」、「樓上」、「回來」、「走開」、「掉下來」、「轉過去」,等等。

雖然兩歲不是發展最快的年齡,但達到這樣的水平也已經不簡單了。



隨著他會使用「裡面」和「外面」這兩個詞彙後,他對「裝東西用的」和「裝了什麼」這兩句的意思也慢慢熟悉了。

不過,兩歲半的孩子,也照樣會犯把兩條腿伸進同一隻褲腿里的錯誤。

在空間詞彙的使用上,他們有時是自主說出來,有時只是在回答大人的問題:「帽子在哪裡?…『媽媽在哪裡?…『你想在哪裡睡覺?」父母適當的提問有助於他們對空間的認識。



大多數的孩子開始從物品的移動中來學習「上下」和「左右」這兩個空間概念。

在進行情境測試盯,多數孩子能根據要求,把球放在桌子上、拿到椅子上、遞給媽媽。

如果你示意他遞給其他的人,他也會辦到。

唯獨辦不到的,是不能完成把球放到椅子「下面」或「旁邊」的指令。



兩歲到兩歲半——空間詞彙擴展得最多

兩歲孩子的空間拓展能力使他喜歡走在高一些的地方,比如馬路的沿石和花壇的矮圍牆上,他喜歡在這裡冒險。

雖然他們從一歲半就開始喜歡在牆邊玩耍,但大多數孩子到了兩歲以後才會說「牆」這個字,兩歲半以後才知道什麼是「角落」。



到了兩歲半,孩子的空間感已經相當明確。

在物品的擺放上,他已經有了自己的想法,他會要求大人按照他的意願來安排,除了肢體上示意以外,他還會說「放在這兒」或「放在那兒」。



從兩歲到兩歲半這半年的時間內,他的空間詞彙是擴展得最多的。

也就是說,在這個年齡段,主要增加的是空間詞彙,就像兩歲半到三歲之間主要增加的是時間詞彙一樣。

帶有空間詞彙的短語他也會使用了,比如,他可以明確地說出:「在外面」、「爬上去」、「在這兒呢」等。

這些空間詞彙的準確運用和這個年齡段頑固的行為特點(說怎樣就怎樣)非常吻合。



兩歲半——對周圍環境具體的位置有了基本認識

同時,大多數兩歲半的孩子,都漸漸清楚了家裡物品和個人物品的擺放位置。

他漸漸地對距離產生了興趣,常說的是「遠」和「很遠」這兩個詞,他有時候會把附近的城鎮說成是「到北京去」。



散步的情形也和原來不一樣了,原來他只是高興地隨便轉轉.而現在他散步變得有想法有目的了。

一出門,他心裡早就有目的地了,而且還特別在意周圍的空間環境,所以每次他都要求走同樣的路線。



兩歲半時,他對周圍環境中物品的位置有了基本的認識。

當你問他「小鳥住在哪裡?」「哪兒有大汽車?」「飛機在哪飛?」等問題時,他會作出比較合理的回覆。

當你問他家在哪裡時,他會用手指指大概的方位。

真正能用語言準確地說出街道所在的位置,要等到三歲的時候才可以。



對於空間問題的回答,起初他都是籠統地說,但很快就能說得比較具體。

比如兩歲時,你要是問他:「你在哪裡睡覺覺呀?」他一般會答:「在家裡。

」或者說「睡我的床。

」等到了三歲時,他們的回答會變成:「在我的房間」;你要是問他:「媽媽在哪兒做飯呀?」兩歲時他們會回答:「在家。

」兩歲半時,他會改成:「在燃氣灶上。




3.數概念


了解更多與數量相關的詞

兩歲——除非有特殊訓練,否則對數字的概念不會超過「二」數字對於兩歲的孩子來說是抽象的,但是他會區分一個和多個的不同。



兩歲半——語言中出現更多與數量相關的詞

兩歲半的孩子對「多數」的表達方法是這樣的:如果孩子稱第一個東西為「球」,他就管其他同類的東西稱做「好多球」、「還有球」。

大多數兩歲半的孩子會用「二」了,也明白「一」和「二」的不同,比「一」多的他都會說成「二」。

大約要到三歲時,他才能弄清楚「三」。



因為兩歲半的孩子性格上很頑固,他想怎樣就必須得怎樣,所以,如果拿餅乾,他就要拿兩塊,一隻手一塊。

如果他的餅乾碎了或是被人咬了一口,他會大發脾氣,因為他要求自己的東西必須是完整的。



大多數兩歲到兩歲半的孩子的語言中已經出現了「別的」、「大的」、「小的」或「多」這些與數量相關的詞,但他對數量的概念是模糊的,當你拿起兩個大小不同的物體讓他區分時,他還不能分辨出哪個大、哪個小。



4.幽默感


兩歲半是最佳培養時期

「幽默感」是彰顯人格魅力的重要組成部分。

然而,人的幽默感起步是比較晚的。

我們都說,嬰幼兒的微笑是天真的,是因為他們的微笑中流露出的是友善、開心、快樂、舒服,而沒有太多的詼諧成分。



到了兩歲時,他的幽默能力有了初步的表現,但顯得很稚嫩。



兩歲——沒有太多的幽默感

兩歲的孩子和大人們一起玩遊戲時,「微笑」基本上就是孩子的語言,他用這種微笑來親近大人。

此外,孩子們在做較劇烈的運動(比如捉迷藏、互相追趕)時,他們也愛微笑。

在遊戲的過程中,他不怎麼說話,只是用友善的微笑來表達自己的情感。



當孩子親近地和大人講話時,他的微笑始終會洋溢在臉上。

他的這種微笑只是在告訴大人,他玩得很開心,而沒有什麼幽默感和想像力可言。



不過,有時候我們會看到他的一點幽默感。

當他看到不一致、不協調的事物時,他會表現得很開心。

如果一個兩歲孩子看到了一個人手指頭上有異常的穿戴,他會感覺很好笑,同時還會感覺很困惑。

如果他看到你把手套戴在腳趾頭上了,他先是笑一會兒,隨後,他會故意把餅乾放在耳朵里,然後自己就笑起來。

他也許會故意把夾克反過來穿,以尋找樂趣。




兩歲的孩子能從較激烈的活動中獲得很多的歡樂,但是,這些快樂的來源並不都是友善的。

在玩的過程中,孩子們之間會有小摩擦,一個孩子可能會給另外一個孩子玩具,然後故意搶回來,或者故意搶其他人的東西,這些行為,也會給他帶來快樂。

在所有的遊戲中,捉迷藏是孩子最友善,也是微笑最多的遊戲。



兩歲半——培養孩子幽默感的最佳時期

兩歲半的孩子比兩歲的孩子更愛交流,他離開自我的圈子,融入了人群中。

別人笑的時候,他也會跟著笑。



當他和成人及小朋友們在一起時,他仍會主動向成人微笑,以此作為和成人交流的方式。

對另外的小夥伴,他的交流方式多半還是肢體語言,很少去講話。



孩子主動和大人說話的時候,一般情況下是希望引起他人的注意,讓別人注意一下他的行為、他拿的物品、他做的趣事或他完成的作品。

孩子和其他小夥伴的語言接觸一般都有:隨意的發音、哼唱、重複說一些詞、發怒和說讓人生氣的話。

他經常對小夥伴說「好玩」和「笨蛋」這兩個詞;有時互相擁抱,有時互相攻擊,不管怎樣,他們都是微笑的。

他喜歡和其他孩子一起活動,比如:坐汽車,騎小馬,此時微笑始終會在他們臉上。

如果做動作時加上了語言的表達,他會覺得自己很了不起,也能夠引起孩子的笑聲。



現在我們列舉一些兩歲半孩子的幽默行為:

本末倒置:在衣櫥里睡覺,倒騎玩具馬,大喊他的早餐是桌子,把衣服反過來穿。


搞惡作劇:先友好地遞給別人一個玩具,繼而又把它搶回來。


小意外:跌倒,故意從椅子上溜下來,把自己困在椅子裡,騎兒童車翻倒,和別的小夥伴打架,撞到其他孩子的玩具……只要他感覺不疼痛,這些行為發生時他都會微笑或大笑。


創設情境:一個孩子敲門,另一個孩子去開門,開門後他們都會大笑,做幾次就笑幾次。


想像力:和孩子玩過家家時,他先告訴你他在「街上」,轉而又說他「回家了」,他為他的跳躍思維而大笑。

當他拿著木棍當馬騎時,你要說一句:「哈哈!我們的小白馬跑出來嘍!」他會立刻哈哈大笑。


出人意料:本身不幽默的事情,如果突然發生了,兩歲半的孩子也會感覺很好笑的,比如:杯子倒了、玩具掉了、餅乾灑了一地,他都會感覺很新鮮。


假裝:有的孩子玩的時候會裝哭,他感覺很好玩。


幽默的語言:他已經能清楚地發音了,但有時會故意用小孩子的語言,含糊的發音會使他高興。

大多數孩子都喜歡怪異的話。

如果大人說的哪句話較特殊,儘管他不明白話的意思,但是他會盡力地學,然後重複地說。

兩歲半的孩子,對大人提出的幼稚問題特別感興趣,當父母用幼稚的語言和幼稚的行為與他交流時,他都會欣然接受或模仿。



編說故事:想像能力培養的好方法

在孩子兩歲時,父母覺得他很小,哄他玩時,一般是給他講故事,而不會要求他給你講個故事。

其實,你不妨試試,讓他給你講一講。

因為你之前已經給他講過很多的故事,所以你說故事時,一般情況下他是聽得懂的。

如果他不能馬上開始,你可以提示一下,你的故事裡有什麼人呀?


這時一般他會說出「小男孩」或「小公主」,就不說話了。

你可以繼續引導他,「小公主做什麼去了?」這時,他可能會繼續說下去,如果還不能,你可以過一兩天再試試,一直堅持下去。



兩歲孩子的詞彙有限,講故事沒什麼邏輯性

因為兩歲孩子掌握的詞彙是非常有限的,他不能按照父母的意願來講述故事,也在情理之中。

做父母的也不用著急,順其自然就好。

當他長到兩歲半,他不但非常樂於給你講故事,而且也樂於用語言去表白他的想法、他做的事情。

這些先前你都一概不知。



如果孩子給你講了一個用時十分鐘的故事,你會發現故事的語句大都比較簡短。

更讓人感到驚奇的是,他的故事中竟然有暴力成分。

我們的調查研究表明,小女孩的故事經常會提到「打」字;小男孩的故事則經常提到「跌倒」和「打碎物品」,或者說「東西壞了」,在故事中,這些遭受暴力的對象一般是他熟悉的人,以兄弟姐妹最多。

故事中的父母基本上都是和藹可親、善良慈祥的。

小女孩講的故事情節中,主角多半是媽媽,自己位居第二;小男孩講的一般都是和男孩有關的故事,其次是講一些小孩子的故事。

兩歲孩子所講出來的故事,是沒有什麼邏輯性的,角色也會經常轉換。

同一個故事,主人公可能是小女孩,一會就換成了小兔子,或者會換成猴子,也許會換成巫婆,其間不加修飾,都是直接過渡。



在故事中,孩子的自我保護意識都很強烈,任何有危險的,出意外的壞遭遇都是發生在其他人身上,或者是兄弟姐妹,或者是小動物。

這些故事人物如果生病或死亡了,是可以很快康復或者復活的,所有破壞的東西也都能修好。

下面給大家列舉一個兩歲男孩編的故事,很具有代表性:「車車,壞了。

不走了,不能開了。

修修,能走了。

輪子。

我修的。

車車很快。



再看這個表達能力極強的兩歲女孩講的故事:「有個小公主,他被小白兔嚇了一跳。

有個樹林,兔兔在吃紅蘿


小白兔把小公主吃掉了,然後猴子跑出來,猴子咬小白兔。

兔孩子睏了』就覺覺了,後來又醒了。

巫婆走來,偷了兔孩子,被巫婆吃了。

狐狸殺了巫婆。

他們想把巫婆關起來,先抓住她,』就關起來了。

」如果你很想探知和培養兩歲孩子的想像能力,就引導他給你講個故事吧!

5.創造力


在日常生活中就可以培養

我們平常說「創造力」,一般指的是編故事、寫劇本、搞藝術、搞創作等。

其實,創造力可以體現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幼兒也不例外。

除了平常獨立的畫一些手指畫之外,在兩歲孩子的日常遊戲中,創造力也可以充分體現出來。



培養創造力的道具

在孩子幾個芭比娃娃,再給他一些彩色布條、服裝、帽子、梳子等,他會運用這些材料,給芭比做不同的裝束,比如他會把布條纏在芭比娃娃的脖子上。



給他一些家用設備道具,他都可以根據日常見聞來做有創意的孩子遊戲。

如果你給他一個可以容下他、進得去的大箱子,他就會把他當成房子、輪船、汽車、飛機,還會安排些唾手可得的東西放在裡面。

只要你善於利用,很多物品都可以激發兩歲半孩子的創造力。



通過提問培養創造力

培養孩子的創造力,也可以不用任何道具,你可以問孩子一些問題,比如你最想當什麼?你有什麼願望?你想把它怎樣?你還可以要他扮演成獅子、企鵝、小狗或是小花貓,學它們的叫聲或是學它們的姿勢。



誠然,不同的孩子是有個體差別的,有的孩子創意和想像力豐富些有的就比較實際些。

不過,再實際的孩子,只要你能給他最恰當的引導,積極地去分享他的快樂,他的創造力也會與日俱增的。





微信掃一掃
關注該公眾號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