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自己的寶寶變成「小粘糕」,寶媽們可如何是好?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應該說,今天我們探討的這個話題肯定很多女性家長都遇到過,尤其是孩子在三周歲以內,應該說所有的年輕寶媽都會遇到這個問題。
先說一個例子:我的朋友的孩子今年已經兩周歲了,她最近特別苦惱,因為她發現她的孩子只跟自己親近,有的時候甚至是寸步不離,而且有些事情必須要有媽媽來做才行,其他人做他就會生氣發脾氣,甚至哭泣。
還有一次我的這位朋友,由於他的寶寶不小心在地上跌倒了。
他看到之後肯定非常的心疼,於是急忙上前去把孩子給扶了起來。
結果這個時候的孩子就是一邊哭一邊用手去拍打媽媽的臉。
給人傳遞的信息就是為什麼沒有照看好自己。
為什麼要讓他摔倒了,在這之前的時候,孩子的爸爸曾經第一時間要去把孩子給抱起來,但是當他碰到孩子的時候。
孩子卻哭的更加肆嫵忌憚,我朋友說這已經成為一個常態了,只有當他親自過去抱的時候,孩子才會慢慢的平靜下來。
其實所有剛生下來的小寶寶都會和媽媽走的比較近。
可是我們想一下,如果所有的孩子都是這樣的,依賴於他自己的媽媽。
任何事情都需要媽媽去給他做,別人做就不行,我們可以斷言,誰都不願意去當這個媽媽。
其實我們說的母愛是多麼的偉大,但是誰都承受不了這樣一個小年糕,整天跟在屁股後面。
孩子對於母親的依賴,這是他們的天性。
但是並不是說每一個孩子都是沒辦法獨立的。
有的時候他們對於媽媽的依賴,只是表現出了內心的一種渴求。
我們如果進行一個正確的引導,或者是訓練的話,他們會慢慢的淡忘掉這一種依賴感。
換句話說就是我們要學會儘早的去培育孩子的獨立天性。
我們的孩子在三周歲之前,他們是非常喜歡跟媽媽待在一起的,但是你有沒有發現。
你也是非常喜歡跟孩子待在一起的。
其實都是出於我們動物的一種本能反應。
如果想要培養孩子的獨立性,我們就要儘可能的。
在平時的遊戲或者溝通當中,對他們進行鼓勵表揚,讓他們正確的認識到只有自己獨立成長,才能夠得到媽媽的表揚。
比如說我們經常用的一句話:乖,你已經長大了。
別看這句話非常的簡單,但是如果我們長時間地用這句話去鼓勵孩子的話,那麼會在他們的心目中,不知不覺的形成了一種思維定式就是:我已經長大了,不能夠再去粘著媽媽了。
所以前期我們建議每一個寶媽都要學會健康正確的去引導孩子的成長。
羨慕又嫉妒,寶寶只和奶奶親怎麼辦?
最近有媽媽找我們傾訴苦惱,家有女兒快2歲了,平時和奶奶特別親,睡覺也只和奶奶一起睡,當媽的想和孩子親近一下,孩子表現出來的竟然是疏遠,也不願意和媽媽一起睡覺,這可愁壞了這位寶媽,都說女兒是媽媽的...
留給孩子萬貫家財,不如讓孩子學會自立
媽媽往往希望寶寶有開掛的人生,但是生活中,媽媽對孩子的事情一手包辦早已經習以為常。然而這並不會帶給孩子完整的幸福感,孩子只有在成長的過程中學會自立、自主做事,並且在克服生活和學習上的困難中得到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