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這是濕疹嗎?原來很多寶媽都做錯了!10種嬰兒皮疹你知多少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黃媽媽的寶寶臉上長小紅痘,還有一些小白點,剛開始以為是濕疹,婆婆還準備給孩子塗藥,實在不放心,於是去醫院掛了專家門診,才知道是嬰兒痤瘡,不需要用藥,自己會退的,所以媽媽們千萬要對症下藥,別亂給寶寶用藥。

寶寶皮膚嬌嫩,容易受外物刺激誘發免疫反應出現皮疹,而常見皮疹有很多種,比如:濕疹、痱子、水痘、嬰兒痤瘡、幼兒急疹、蕁麻疹等等,寶媽們很容易把寶寶身上起的皮疹誤認為濕疹,所以提前知道關於皮疹的小知識,媽媽就不會亂用藥害苦寶寶。

1、嬰兒痤瘡

多發年齡:常發生在3個月~2周歲,男嬰略多於女嬰。

常見症狀:皮損開始為散在性黑頭粉刺,少數可發生丘疹和膿皰,偶有結節或囊腫。

多發生於兩頰,數周后可自行消退,多數不留任何痕跡。

少數可持續1年以上消退,並在青春期容易發病。

2、濕疹

多發年齡:一般在寶寶1-2個月就可能會出現,4個月最為嚴重。

常見症狀:初期表現一般是臉部出現小紅疹,漸漸蔓延到頸、胸、四肢等,小紅疹慢慢變成小水皰,破潰後滲出液體、結成黃色的痂皮。

時好時壞,反覆發作,患兒會感到瘙癢,夜間困惱,煩躁不安。

3、水痘

多發年齡:主要發生在嬰幼兒和學齡前兒童

常見症狀:該病潛伏期為12~21日,平均14日。

發病較急,年長兒童在皮疹出現前會有發熱、頭疼、噁心、嘔吐等症狀,小兒則皮疹和全身症狀同時出現,在發病24小時內,患兒出現皮疹,皮損呈現由細小的紅色斑丘疹→皰疹→結痂→脫痂的演變過程。

水皰期痛癢明顯,若因撓抓繼發感染時可留下輕度凹痕。

水痘具有傳染性,所以患兒應早期隔離,直到全部皮疹結痂為止,一般不少於病後兩周。

4、手足口病

多發年齡:多發生於5歲以下兒童

常見症狀:潛伏期為3-5天,有低熱、全身不適、咽喉腫痛等前驅症。

接下來出現口腔疼痛,嘴裡長水泡,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現斑丘疹,剛開始是扁平的小紅點,可能會變成凸起的丘疹或水泡。

少數病例(尤其是小於3歲者)可出現腦炎、腦脊髓炎、腦膜炎、肺水腫、循環衰竭等。

5、幼兒急疹

多發年齡:6個月-3歲

常見症狀:幼兒急疹是沒有任何先兆的,嬰幼兒會突然高熱達38~39℃,甚至是高達到40℃,高熱持續3-4天後,體溫突然下降,同時出現玫瑰色斑丘疹,周圍圍繞紅暈,皮疹由頸部及軀幹開始,迅速波及四肢。

2歲以下的嬰幼兒突然高熱,無其他系統症狀,熱退時出現皮疹,應該考慮此病。

6、風疹

多發年齡:易感年齡以1~5歲為主

常見症狀:發熱1~2天後出現皮疹,初為稀疏的紅色斑丘疹,出疹第二天開始,面部及四肢皮疹可變成針尖樣紅點,如猩紅熱樣皮疹,持續2-3天,伴有輕微發燒,耳後淋巴結腫大、流鼻涕或鼻塞,眼睛發紅,有炎症。

7、蕁麻疹

多發年齡:可發於任何年齡

常見症狀:俗稱「風團」, 常先有皮膚瘙癢,隨即出現風團,呈鮮紅色或蒼白色、皮膚色,少數患者有水腫性紅斑,患者越抓越癢,越抓越腫。

持續數分鐘至數小時,少數可延長至數天後消退。

8、粟粒疹

多發年齡:大約40%的新生兒都會長粟粒疹,常在出生後一周出現。

常見症狀:新生兒的鼻尖、鼻翼及頰部等處有針尖大小的黃白色點,由皮脂腺堆積所致,稱為栗粒疹,新生兒粟粒疹算不上病,一般在寶寶生後4-6個月自行吸收,不需任何治療,更不要用手去擠壓。

9、 疥瘡

多發年齡:任何年齡

常見症狀:疥瘡是由疥蟎在人體皮膚表皮層內引起的接觸性傳染性皮膚病。

疥蟎常寄生於皮膚較薄而柔軟的部位,皮損於初發為米粒大小紅色丘疹、水皰、膿皰和疥蟲隧道,疥瘡的一個主要症狀就是劇烈瘙癢,夜間更甚,影響兒童睡眠。

10、痱子

多發年齡:任何年齡

常見症狀:痱子是夏季或炎熱環境下常見的表淺性、炎症性皮膚病。

初起時皮膚發紅,然後出現針頭大小的紅色丘疹或丘皰疹,甚至有些丘疹呈膿性,痱子會有瘙癢、疼痛感。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嬰幼兒夏季多發「疹」,芬母教您如何辨別!

最近,芬母后台有許新手媽媽們詢問嬰幼兒長「疹子」的諮詢,的確,現在入夏:乾燥、悶熱,導致寶寶的皮膚更容易受到皮疹、皮炎、過敏、瘙癢等困擾,對於一般新手媽媽來說,各種疹子很難辨別。別擔心,芬母這就...

寶寶愛長的6類疹子,怎麼識別和護理

媽媽一看到寶寶長疹子,就會認為是濕疹,難怪,確實濕疹是很多小寶寶都會遇到的皮膚問題。但是。嬰幼兒常見的皮疹問題中,除了濕疹,還有熱疹、尿布疹、幼兒急疹、蕁麻疹、嬰兒痤瘡等等。如果一味的把這些紅斑...

寶寶身上有紅斑,並不都是濕疹

「寶寶身上有紅點怎麼辦?」「孩子背上有一片紅斑,是不是濕疹啊?」……可見,濕疹在父母心目中的「知名度」。但我們今天要說的是,濕疹雖然很常見,可如果把寶寶身上突然冒出的皮疹一概當濕疹來治的話,那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