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不會說話父母不喜歡,長大後太會說話社會不喜歡!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關注 文浩小生 讀精彩原創文章

這篇文章並不是要抱怨這個社會,並不是鄙人受了多大的創傷,只是突發奇想寫些好玩的文字。

如果大家讀的咧嘴大笑,我就很開心了。

只當自己找個樂子吧!

看文章的題目想必大家就猜個八九不離十了吧,我先給大家闡述一下什麼叫做小時候不會說話。

我猜想沒有一位讀者會把不會說話理解成啞巴。

因為讀者都是聰明的。

即使真的理解成了啞巴,那又有什麼呢?看完後半句不就全明白了。

小時候不會說話,是什麼樣的感覺呢!是壯志難酬的感覺,覺得自己沒什麼錯,但回到家很可能挨媽媽的一頓罵。

當然,我這裡講的不會說話,絕不是故意找茬的娛樂。

比如看見別人從廁所出來,問他吃了沒有,過年去親戚家拜年,第一句話說還活著呢;見人第一面先說你夠倒霉的呀;上面所舉的例子,很可能只存在於小品,相聲的演戲中。

在真正的柴米油鹽的生活中我們很難聽到一個正常人,會說這樣的話。

即使說了大家也把他當成了傻瓜對待。

用我們的方言來說,是「不夠數」。

而我今天所說的不會說話,存在於大多數人身上,或明顯,或隱藏。

就是見到我們認識或熟悉的人不好意思打招呼。

這種感覺不是小孩子才會有,我見過四五十歲的人為了躲避熟人不打招呼,選擇了更難走的一條路。

他們兩個之間沒有矛盾,只是單純的不想打招呼而已。

其實在小孩子身上更加明顯。

記得小時候,去親戚家進門要先喊誰誰好,寒暄一陣。

家長領著自己的孩子聚會,就要比誰家的孩子嘴甜,喊阿姨喊得最親。

不管這個孩子是否認識這個阿姨。

最後喊得最親的孩子就被戴上了真懂事,真聰明,教養真好,這樣的桂冠,閃閃發光,沉甸甸的。

不管這個孩子在家真正的樣子。

從此以後這個孩子一出門就要帶上這三個桂冠,形影不離。

一回到家就甩的遠遠的。

好像小的時候好多家長確實只喜歡那樣的孩子。

長大後呢?社會喜歡嗎?環境喜歡嗎?

漸漸地長大,我又聽見了一種說法,好多人,評價一個人就是說,這個人陽奉陰違,虛偽,八面玲瓏。

這些詞語看起來就長得很醜,當然這也是三項桂冠,但沒有人願意戴上。

至於為什麼,我不說。

奇怪,一個人很會說話怎麼了。

為什麼小時候會說話是閃閃發光的光環,長大了卻變得如此不堪。

當然有人會說,他們的出發點不一樣。

我給大家列舉幾個:小時候見人都喊叔叔阿姨,並不見得都認識這些人。

但起碼人人夸。

長大後見人就夸,也並不見得都認識,但大部分人會很反感;小時候別人給一個糖,給別人說句好話。

長大後為了點好處,給別人說好話,這樣的人大多數都不喜歡。

奇怪了可愛的人們這麼善變呀?也不是吧!為什麼小時候父母親戚交給自己的東西都不對呢?到底誰錯了?父母嗎?自己嗎?社會嗎?

到了最後了,我送大家一句漂亮的話,我要窮盡一生找我自己!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家長以為是在教育孩子優秀,殊不知是害了他們

今天在電梯裡,遇見老師和她閨女,見了面給老師打了聲招呼。老師便讓她女兒喊『阿姨好』,小姑娘一看就怕生,低著頭白著眼看我,愣是不說話。老師一看不說話,就打了她女兒一下,說:你沒聽見嗎,怎麼不給阿...

「你怎麼這麼不懂禮貌,上不得台面的東西!」

我們家隔壁有個小男孩,十分可愛,每天放學他的爸爸媽媽就會把他接過來他爺爺奶奶這邊玩。剛開始他爺爺奶奶經常在我們這裡玩,所以他也會經常跑過來喊他爺爺奶奶,但是不怎麼認識我。一過來,我看這孩子挺可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