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兒童教育也被焦慮和野心攻陷,孩子們該怎樣認知世界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剛過去了端午節,兒童節又近在眼前了。
新一代父母們大概都有共識——培養一個孩子是一件耗資、耗力極其巨大的工程。
甚至很多時候,是一場緊張而野心勃勃的鬥爭。
前幾天,一篇名為《中產教育鄙視鏈:絕不讓娃和沒英文名、看喜羊羊的孩子同讀沒外教的幼兒園》在網上廣為流傳,文章中處處顯露的那種焦慮、勢利、殘酷雖然不無誇張,卻仍然引發了不少共鳴。
孩子的成長和教育,仿佛是一場方方面面都要爭出高下的競賽。
大概正因如此,當讀到一份把「曾不小心掉進過小溪里」、「有把自己打扮漂亮的願望」、「在床上開心地瘋玩過,比如枕頭大戰」……包含在內的「童年清單」時,書評君好像感到了莫大的舒暢。
一個美好的童年,應該是積累經驗的旅程,是生存能力的學習。
而人之為「人」的經驗和能力,並不只是成績與才藝。
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這份不一樣的「童年清單」吧。
一個孩子的成長都應該經歷過什麼?學會了什麼?又應該知道些什麼?或者至少應該接觸過什麼?
不同的人,會給出不同的答案與意見。
來自德國的兒童教育研究者,三個兒女的母親多納塔·艾申波茜做了一次大規模的採訪調查。
在三年的時間裡,她向不同的人詢問同樣的問題:你們認為今天的7歲兒童,應當掌握哪些對世界的認知知識?
得到的答案很多相當具備想像力——
修理一件生活用品。
夜間長途行進。
生病時得到父親的精心照料。
能辨別3種水果的味道。
與一個成人鑽研過一個無人可解的難題(體驗「無人知曉」)。
因為「我知道得最多」而自豪。
包紮過一個流血的傷口。
她的詢問對象涵蓋很廣:可以是銀行職員,也可以是失業修理工;可以是康復中心的年輕母親,也可以是80歲的女詩人;可以是老人院的院長,也可以是讀企業管理的女大學生,甚至是火車站小商鋪的印度老闆。
每個人都有發言權,每個人都有資格評論。
為什麼選擇7歲的兒童?在各種文化背景下,7歲都被視為人生的第一道門檻。
在德國,兒童7歲開始上小學一年級,開始從零星學習邁向系統化學習。
採訪對象們的回答,往往與自己的童年有關。
他們的心底里都蘊藏著一個最美好的動機——將自己最好的經歷奉獻出來。
從這些訪談中,她聽取並總結出了一些兒童教育中的點滴:
讓孩子有一本《我小時候的相冊》
每個孩子都應該有一本《我小時候的相冊》,上面貼有各種照片,記錄著當時的問題、想法和願望。
孩子十分熱愛自己成長的這些見證物。
你看,他們把頭深埋在相冊里,一會兒微笑,一會兒搖頭,為自己不久前對世界的認知能力所深深打動。
記憶力是每一項學習的前提。
我們可以隨時隨地、不經意地暗示孩子:「今天下午的這個經歷真讓人難忘。
」或者說:「這次救險,還有這張圖片,有可能讓我們終生銘記。
」以此強化孩子的記憶感受。
安迪·瓦爾豪曾提出一個論點:在每個人的一生中,至少應該當過15分鐘的名人。
彼得·洛伊給學校里有行為障礙的學生講課時說:「請想像一下,假如你現在是個非常有名氣的大人物,坐在這張椅子上,周圍是媒體記者。
請擺出一個相應的姿勢,既符合你的樣子,又是你想讓別人看到你自己的那樣。
不是偷拍,而是照一張標準像!」
讓孩子體驗主心骨的感受
感受自己的存在,就是設法讓孩子經歷和意識到,他的存在能給他人帶來積極的影響,能夠帶來快樂。
別看我是一個孩子,又小又矮,不會識字念書,然而我卻可以讓大人獲得安慰,可以給他們力量,太不可思議了吧!
每天,當孩子出現在幼兒園的大門口,都應該得到教師的鼓勵。
不管他的表現如何,應當首先肯定他的到來,歡迎他的出現。
「你沒來,我們好想你啊!」「你要是不來,一點兒意思都沒有。
」
在家裡也應該聽到這樣的話語:「奶奶說,她和你待一個下午,就會變得精神百倍!」「如果沒有你,我們怎麼會結識羅曼他們一家人呢!」
讓孩子感受鄉愁
鄉愁是一種最深沉的痛苦。
儘管出遊有父母與兄弟姐妹們的陪伴,可是有的孩子仍像受到刺激似的悶悶不樂,精神萎靡,睡覺、吃飯都提不起精神。
原來他想家了,想念家中庭院裡的小刺蝟,自己小碗裡的玉米麥片,家門前每天呼嘯而過的公交車,還有躺在自己小床上的那種舒適感。
思鄉,也許是一種不可避免的痛苦,是需要體會的經驗,也許是成長中必然的經歷。
一個嘗過鄉愁滋味的孩子,等再回到家鄉時,他對家鄉的理解便截然不同了,因為已經換了一副眼光,內心似乎拉開了一點點距離,原來司空見慣的事情剎那間都變得親切起來。
就這樣,他為下一次的分別、遊歷或搬遷做好了精神上的準備。
讓孩子在窗口張望
與孩子一起將視線掃向窗外,說不上是茫然,但真是無憂無慮、無目的。
「意義在於來什麼就看什麼」。
咖啡館前的大路上,行人來來往往。
一個被風追趕著的紙杯在石子上翻滾,一路上發出啪啪的聲音。
突然蹦出一個雞蛋包裝盒,在車輛響聲的伴奏下,跳起一支美妙的誤導。
一團摺疊的餐巾紙追趕著要與紙杯碰面,不想一輛小轎車疾馳而過,它們不得不迅速跳向兩邊。
孩子與大人看進眼裡的東西截然不同,留心注意的東西也不一樣,可是,它們常常不約而同地走到窗前,一起默默地望向窗外。
讓孩子體驗「缺乏」的滋味
在巴伐利亞的一所幼兒園裡,教師們提出一個奇異的設想:假如把幼兒園裡的玩具全部收藏起來,孩子們將會如何反應?好奇的同時,教師們也想藉機從玩具中解脫一下。
萬萬沒想到,這個建議被採納實施幾個星期後,竟一躍成為一個有名的項目——「沒有玩具的幼兒園」。
空房子究竟能幹什麼呢?孩子們坐在桌子上,無聊地晃動著雙腿。
突然,大家發現一個孩子的毛衣比較別致,上面的房子圖案生動有趣。
於是有人提議把椅子架起來,再把被子搭在上面,這不就成了一所小房子了嗎?僵局終於被打破。
就這麼一下,孩子們便興高采烈地玩起來了。
一開始吵鬧得很厲害,但後來竟漸漸好轉:遊戲的秩序更加順暢,孩子之間的對話和傾聽漸漸增多,男孩和女孩的交往也頻頻出現。
請為每個7歲的孩子提供一次機會,讓他體驗「少」有時候意味著更多的滋味。
讓孩子剝開一個橙子
到處都在出售鮮榨橙汁,橙皮和渣子稀乎兒地扔在垃圾桶里。
如今的孩子到哪兒去尋找這種感覺?——當切開的水果一點一點戲劇般地凸顯出來,從裡到外慢慢呈現在眼前。
為了讓今天的孩子經歷「剝橙子」般的體驗,有人想出替代品——「鋸椰子」。
這應該是一個不錯的主意。
我們還可以用那些外面帶有一層堅硬的外殼的果實——和孩子一起剝離栗子外面帶刺的殼;或者把菜花外面的葉子一層一層剝下來,看它究竟有多少保護層;還可以觀察爆玉米花,看看一顆小小的玉米粒的薄膜下蘊藏著多大的爆破力!
這些經驗和材料是為了讓孩子學習由里及外、由現象到本質地觀察事物。
這些教育點滴只是一部分。
經過歸納綜合、補充和擴展,多納塔·艾申波茜和她的團隊整理出了一份包含69項內容的清單。
這份清單包括有——
● 體驗過自己的重要性。
比如聽別人說過「你要是在場該有多好啊」等稱讚的話語。
● 原諒過成人某次不公正的懲罰。
● 曾與父親一起做過家務。
曾單獨與父親度過整整一天的時間。
生病時得到過父親的悉心照顧。
● 在床上開心地瘋玩過,比如枕頭大戰。
● 曾在別人家裡過夜,接觸過不同的家庭文化,能意識到每個家庭都有獨特的生活習慣。
● 曾提出一項修改建議被他人或集體採納過。
● 參觀過博物館,感受過那裡的特殊氣氛,希望那些來自久遠年代的陳列品能永久地存在下去。
● 能為自己或他人保守一個秘密。
● 曾經提出過一個任何人都無法回答的問題。
● 曾不小心掉進過小溪里。
● 在農田裡撒過種子,收割過農作物。
● 有把自己打扮漂亮的願望。
比如會說:「這件毛衣不適合我。
」
● 曾經向別人講述:今天我做了個夢……
…………
這份清單包括了生活實踐、社會意識、身體運動機能、生理認知、審美觀等各個方面。
它也許有點過長,有些地方或許顯得凌亂,但它並不是用來檢驗兒童是否已經具備某種經歷或能力的,不是要強迫孩子去經歷所有的事情。
它是為成人提供的參照表,成人通過它可以檢驗自己盡教育義務時的情況,在具體實施的過程中,需要隨時進行調整。
孩子應該怎樣認識世界、學習生存?多納塔·艾申波茜引用了17世紀捷克教育家夸美紐斯的觀點:
「人在汲取智慧時,不應僅從書本里獲得,更應當從天地之間,從橡樹和櫸樹中獲得;不應僅僅是藉助他人的觀察和證實,必須直接地去認識和研究。
在認識過程中,應當充分調動感官的作用,用眼去看,用耳去聽,用鼻子去嗅。
只有親口品嘗過糖,親眼見過駱駝,親耳聽到過夜鶯的啼鳴,才會在記憶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並且永生不忘。
」
《童年清單》
作者:[德]多納塔·艾申波茜
譯者:趙遠虹
版本:北京出版社 2017年1月
本文經出版社授權,整合自《童年清單》。
整合與編輯:小鹽。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歡迎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