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為什麼不聽話?該如何給他立規矩?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孩子總是不聽話怎麼辦?總有些時刻、有些問題讓父母困惱和抓狂:
「為什麼他總是這樣?」
「為什麼他總是欺負別的孩子?」
「為什麼在我們知道他撒謊時他還繼續撒謊?」
「為什麼在我已經警告他多次後,他卻還是不聽?」
……
因為孩子這樣的表現,父母也可能會一步步情緒升級。
而其實,孩子可能只是陷入了一時的情緒中不能自拔,就像我們偶爾也會做的那樣。
有些育兒專家會建議父母:不要害怕對孩子說「不」!可是一味地嚴格,真的能夠改善孩子的行為問題,讓孩子「聽話」嗎?這顯然是將問題簡單化了。
孩子就是孩子,他們有自己的特點。
所以,對待孩子的任何問題,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其實毫無用處。
那如何才能讓孩子與父母之間有更好的配合呢?
有30年兒童和家庭領域實踐經驗的兒童心理學家肯尼斯·巴里西,在他的《積極的情緒,自信的孩子》一書中,這樣分析孩子的「不聽話」行為——
孩子為什麼不聽話?
選自/《積極的情緒,自信的孩子》
孩子不聽話的首要原因是:孩子的特點就是精力充沛、性格衝動,喜歡上躥下跳,喜歡盡情玩耍、很難消停片刻。
規定的玩耍時間過了,他們還想繼續玩,因為太開心了根本停不下來。
他們會發脾氣、會嫉妒別人、會要求得到更多。
他們會抗議、會提要求:有時抱怨玩的時間太少,有時會因焦慮發泄各種不滿,在對我們的規定和限制不滿時,則會大聲而激烈地抗議。
孩子不聽話可能是因為父母的要求過高。
我們總希望孩子能長時間安靜地坐著、自娛自樂、融洽相處,而預期的時間總是超過了孩子本身所能達到的。
孩子頑皮不是故意要「惹我們生氣」「讓我們動怒」,也不是因為他們生來就是小惡魔,而是因為他們想「引起我們注意」。
一般情況下,孩子令人頭疼的行為源於他們的性格。
性格本身焦慮、不專注、衝動、執拗的孩子,更容易出現發怒和不合作的行為。
如果我們總是因為孩子的不良行為生氣並經常批評孩子,時間久了,會導致「強制型」家庭關係的出現。
在家庭「戰鬥」中,我們和孩子都會變得越來越容易生氣,越來越固執。
強制型家庭關係具有很強的破環性,因為它不僅會損害孩子的主動性、責任感,而且可能造成孩子將來出現反社會行為。
解決孩子問題的關鍵是杜絕這種惡性家庭關係的發展。
艾倫·卡斯丁(Alan Kazdin)和他耶魯兒童研究中心的同事共同研究出了一套治癒兒童行為問題的方法(據報導,治癒率高達80%)。
這一套經過研究和測試,針對兒童嚴重叛逆和對抗行為的方法對所有孩子都有益。
該方法是基於積極心理強化這一基本原則制定的。
家中有「不聽話」的孩子,父母更應該積極樂觀。
我們的注意力應該集中在「希望」孩子做什麼,而不是「不希望」孩子做什麼上,卡斯丁稱此為「積極對立」。
我們需要教育並獎勵孩子用積極的行為取代他們的不良行為,如給予孩子表揚而不是實施懲罰和後果。
卡斯丁的研究重申了經典的育兒智慧:「捕捉孩子的美好瞬間」。
他明智地提出「表揚孩子每一步微小的進步、每一次善意嘗試及所有好的行為至關重要」,即使他們沒有實現既定目標。
他還專門強調,「請不要吝嗇表揚孩子的行為」。
在《積極的情緒,自信的孩子》一書中,作者給讀者分享了「解決孩子對抗行為」「如何給孩子立規矩」和「怎樣養成聽話的孩子」的家教智慧。
解決孩子對抗行為
解決孩子的對抗行為首先要遵循保持孩子情緒健康和積極樂觀的各項原則:積極、主動、讓孩子明白父母為他們的努力和成績感到驕傲,經常和孩子玩耍、修復生氣的局面。
問題出現時,讓孩子將注意力放在如何解決問題上,徵求孩子的意見。
接納孩子內心的各種擔心憂慮,同時讓孩子知道父母的憂慮。
想方設法鼓勵孩子發揮創造力,用積極而非消極或有害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情感。
接下來,定規矩。
一旦我們創造了輕鬆的家庭氛圍,孩子樂意與我們待在一起分享他們的憂慮,定規矩的事情就會容易得多。
家有家規
家有家規,這是所有孩子都明白的道理。
在他們年幼時,父母就會向他們解釋各種規矩,必要的時候還會貼在冰箱上。
不容置疑的家規通常有三種類型,制定這些規則的原因如下:
•為了孩子的健康和安全(如,坐車時必須系好安全帶,騎車時必須戴上安全帽)
•為了尊重他人的權力(如,不能使用傷害他人的暴力語言,兄弟姐妹人人平等)
•為了提升家庭的價值觀念(如,不允許長時間看電視、玩暴力遊戲、必須尊敬老人等)
上述約束孩子的規定,多數孩子容易理解並樂意接受。
對那些不能準確把握尺度的父母來說,這樣能清楚何時該嚴格按規矩辦事,何時能給孩子更多選擇和言論自由。
所有的孩子都需要學習克制自己的語言和行為,只不過限制的內容會有所不同。
規矩越簡單越好,簡單的規矩既容易被接受,也容易被執行。
跟孩子強調家庭規則的重要性很有意義。
比如「孩子當然需要在規定的時間睡覺」或者「我從來沒有聽說過有孩子可以看一整天電視」。
儘管有些孩子也會短暫抗議我的說法,但是他們都能明白和接受。
當然,作為父母,我們也要以身作則,遵守規定。
如何給孩子立規矩
孩子遵守家庭規則就可以贏取一些特權,比如一次額外的看電視或晚睡的機會。
許多孩子喜歡把他們渴望享受的特權和父母討價還價或者列出清單。
這些特殊權利可能是同父母一起參與的一些活動,也有不少孩子喜歡利用特權去買一些他們喜歡的小玩意兒,如卡片、腰帶或遊戲中的玩具等。
家庭規則的制定和實施可以幫助孩子在情感上逐步走向成熟,他們開始懂得特權需要自己努力贏取,而不是一味索取。
幾乎所有的孩子都希望聽到來自父母和老師的認可和讚賞。
簡單的獎勵方式對年幼的孩子尤其奏效。
一套獎勵制度的最大優勢是可以讓父母從威脅恐嚇轉向與孩子的積極合作。
父母們習慣用這樣帶有威脅性質的語句,如「假如你不…你就不能…」,如今可以轉變為「一旦…就可以…」,簡單的句式和語氣轉換可以大大提高孩子的合作願望。
需要注意的是,制定獎勵制度時,一定要了解和傾聽孩子想要什麼樣的獎勵,然後再告訴他們哪些獎勵是可行的。
請務必和孩子提前商量好獎勵制度,孩子需要明白他們不是在任何時候都可以和父母談判的,特別是父母已經說過「不」之後。
怎麼養成聽話的孩子
當父母把後果當成要孩子順從和聽話的核心武器時,情況就更糟了。
許多父母對孩子問題行為的本能反應是強加(或威脅)後果。
當告知孩子後果而仍然沒有效果時,父母就會錯誤地認為他們對孩子懲罰不夠或者沒有告知孩子他們的行為會造成更嚴厲的後果。
我並不贊成縱容孩子,但是,如果我們頻繁地威脅孩子他們的行為會帶來什麼後果,或者經常把告知結果當成解決問題的辦法,那我們就真的做錯了。
過度使用後果不僅會破壞我們和孩子之間的關係,也會對孩子的情緒健康造成傷害,最終導致我們的後果策略失敗。
《積極的情緒,自信的孩子》
美國國家親子出版獎大獎作品
讓我們重新審視為人父母的本性!
用傾聽、理解和支持
構建孩子內心積極樂觀的正向能量
培養情緒健康的孩子
重拾自豪與歡樂的家庭親子關係!
點擊「閱讀原文」即可購買
6歲孩子愛頂嘴,愛跟爸媽對著幹怎麼辦?試試這些方法
桔媽之前談過7歲孩子如何管教的問題,今天來聊聊6歲孩子的特點和管教問題。6歲的孩子正在變的越來越獨立,能更好地理解他的行為和結果之間的關係。他想讓自己更像個大孩子,想獲得更多的獨立性。6歲孩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