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孩子是打出來的嗎?追根到底還是因為你無能才會選擇以暴制暴
文章推薦指數: 80 %
體罰孩子有效嗎?兒童紀律是一個複雜和有爭議性的的問題,因為如何處理,往往取決於自己過往的經驗。
最近的研究就說家長不能打孩子,也懇請家長們別這樣做。
有大學參考了超過160000名孩子的資料,研究體罰孩子帶來的風險。
專家發現,體罰會帶來「多種意外的後果」。
每一個後果都很嚴重,包括精神健康問題、認知能力下降及將來會形成接受受虐的風險。
專家不接受家長體罰孩子,都有合理的理由,不過:「我們發現,雖然拍打或掌摑的目的,是要改善孩子的行為,但這會持續地帶來相反的效果。
」那麼,家長可以怎樣做呢?
專家建議:「不要只告訴他們什麼不要做,要教他們應該做什麼。
」
不打孩子應該是一個理想的狀態
當孩子惹你生氣或者是犯了錯誤的時候,因為父母的一氣之下,打了孩子,效果往往是孩子不明白自己哪裡犯了錯誤,而且可能滋生叛逆心理。
最好的方法是和孩子溝通,告訴孩子這樣做會讓爸爸媽媽傷心生氣,心平氣和的描述自己的心理感受,這樣自己的情緒也平靜下來了,也一定程度的引發了孩子的思考,從而得到問題的解決。
讓孩子自己明白做錯事的後果
孩子做錯了事,不用立馬就指責批評,可以過一段時間,讓他自己感受做錯事之後會有什麼樣的後果,家長在旁邊適當的教孩子應該怎麼補救,下次應該注意些什麼。
比如玩具壞了就不能再玩了,還要讓他自己去收拾整理玩具應該放哪。
這樣不僅讓孩子明白了自己做錯事所帶來的後果,還能在過程中讓他感到自責,避免下次錯誤的發生。
選擇正確的懲罰孩子的方式
以暴制暴不是很好的教育孩子的方式,正確的方式才會教育聽話的孩子。
比如玩具壞了, 父母不能說你不能把玩具弄壞,而是要告訴孩子應該怎麼做,應該愛惜玩具,玩了玩具之後把玩具收好。
並有一定的懲罰或獎勵,玩具弄壞了就不給買新的,如果保管的很好,就多買些。
給孩子適當的增加期望值。
專家發現,體罰往往帶來預期效果的相反,令孩子變得「更有侵略性、更多反社交行為、更多內化和外化的問題、更多精神健康問題,以及和父母的關係變得更負面」。
另外,體罰兒童和「認知能力下降、低自尊心,都會有明顯關係」。
不打不成器?如何「打」孩子更有效?
新時代的父母,已經沒有了「不打不成器」的觀念,大部分父母都努力讓自己不打孩子。這應該是一種社會的進步。通常情況下,父母打了孩子,一是心疼孩子,二是後悔。生怕打孩子會在孩子的心裡留下不良的陰影,那...
2歲內和6歲後的娃不能打 正確懲罰BB
面對淘氣的孩子,我們總是會有忍無可忍的時候,自認脾氣好的媽媽也難免會打孩子。我們的教育傳統是「棍棒底下出孝子」,而在美國打孩子是犯法的。那麼究竟能不能體罰?怎麼教育孩子是好?不打孩子應該是一個理...
用「自然後果」懲罰犯錯的孩子
相信不少寶媽有這樣的經歷:孩子實在太皮太野了,以至於在氣頭上不得不打他一頓,但過後又痛悔萬分。專家支招說,用「自然後果」來懲罰犯錯的孩子,比打要管用得多。用「自然後果」懲罰孩子,更有果效所謂用「...
不要體罰2歲內和6歲後的孩子,專家告訴你為什麼
導讀:現在受過教育的父母都知道體罰孩子有許多負面的影響,但是有時氣不打一處來時,又打了不聽話的、無理取鬧的孩子,也是許多父母經常的行為,甚至有些父母還會拿出那句老話說:「打是親罵是愛,不打不罵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