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泡秀任曉波:小小親子遊戲也能變成大生意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商界招商網 文/程婧】

朋友周末臨時加班,陪小傢伙過周末的事自然就落在了鄰居兼閨蜜的我頭上。

於是決定帶小傢伙去干我周末最喜歡的事情:逛商場!

逛到一家名為「泡泡秀兒童體驗館」的場所附近,每次逛商場總能看到一堆孩子和家長圍在那裡玩兒的不亦樂乎。

一直不情不願的小傢伙突然像中了什麼魔一樣撒丫子就跑,我也只有踩著高跟鞋拚命追。

小傢伙完全忽視我的存在,徑直朝著表演老師走了過去,老師拿起手中的泡泡道具,三兩下就用泡泡給小傢伙做了一頂兔子帽戴頭上。

我趕緊掏出手機拍照發給孩兒她媽,證明今天的任務完成的很好。

再一看旁邊,有個胖乎乎的小男生正奮力踩著動感單車,一串串泡泡從單車裡飛出來,小男孩小臉喘得通紅卻樂此不疲。

會玩兒的人才是人生的贏家

什麼是玩?

在成人的眼裡,孩子就該坐在那裡寫著無邊無際的作業,或者做個聽話的乖孩子把時間交給一個個培訓班?玩兒永遠都是排在作業培訓之後的事情。

因為在成年人的世界裡,玩和工作是矛盾的兩面。

在任曉波韓國之行後,他的觀念發生了180度的大轉彎。

在投資公司工作的任曉波在韓國出差,意外發現一個特殊的現象:小時候孩子們樂此不疲的吹泡泡遊戲被發展成了一種表演秀。

在韓國,泡泡秀表演已經有了近30年的發展歷史,並且融入了韓國的各種演出,發展成為了一種像春晚魔術一樣喜聞樂見的一種表演方式,這種表演方式在韓國已經相當成熟。

這種泡泡因為道具的不同,可以吹出不同形狀不同大小,台下會有一群孩子和家長眼巴巴的望著泡泡的變幻、破滅。

玩遊戲成了一個項目。

任曉波開始反思:也許孩子的世界裡不該是被動的學習,他們的回憶里也不該是無休止的作業。

孩子天性活潑好動,他們需要玩兒,更需要學會如何去玩兒!因為無數的案例證明了,會玩的人才會贏得真正的人生。

吹泡泡到底有什麼玄機?人們為什麼喜歡吹泡泡?

決定將吹「泡泡」作為終生事業的任曉波給它找到了心理學依據:人對虛幻的魔幻的未知的東西會有一種本能的好奇心,這也是人們為什麼喜歡童話、神話、玄幻故事的原因。

人的一生其實很像泡泡,從小到大再到破滅。

所以全球的小朋友對吹泡泡這個遊戲都充滿了熱情。

中國泡泡里的新商機

從韓國回來時,任曉波同時把韓國的吹泡泡設備帶回了中國。

引進韓國純植物提取技術生產對孩子皮膚零傷害的泡泡液,並且在高端商場中租用了面積在100-150平米的商鋪……任曉波如火如荼地在國內開起了泡泡秀兒童體驗館。

國內第一家泡泡秀兒童體驗館開在了北京望京一個大型商場裡,因為任曉波認為,只有高端家庭才會關注孩子的健康、學習和娛樂,而不是簡單粗暴的給孩子報個補習班。

在泡泡體驗館內,孩子可以利用道具製造大型絢麗的泡泡。

跟小朋友等高的柱形泡泡,可以同時容納四五個孩子,稱之為泡泡照相館。

泡泡單車則是孩子的動感單車,需要很用力地踩踏,才能吹出泡泡雨。

一些泡泡則需要用道具去拉制,孩子要調動上半身的力量去完成,這樣可以達到訓練孩子身體各部位肌肉協調活動的目的。

任曉波將泡泡體驗館打造成了一個屬於孩子的健身房,讓孩子在玩耍的過程中鍛鍊身體。

泡泡體驗館會在周末舉辦舞台秀,有專業藝人為孩子們表演精彩紛呈的吹泡泡節目,經常看得大人小孩目瞪口呆,讓人不禁感嘆一個簡單的吹泡泡遊戲竟然能變換出這麼多花樣。

讓孩子對吹泡泡產生興趣,讓舞台對孩子產生吸引力,繼而邀請孩子們上台去表演。

有些孩子天生具有表演欲,有些則比較害羞,這時候就需要讓膽兒大的孩子帶著膽小的孩子上台,膽小的孩子覺得既然這麼多人都來了,自己也就沒那麼害怕了。

有時候表演老師會應家長要求,慢慢地讓其他的小朋友下來,最後只留下那個膽小的孩子。

膽小的孩子在群體參與之後,發現上台表演其實也不是多麼恐怖的事情,通過讓孩子上台參與鍛鍊孩子的表演欲,在玩耍中培養孩子的交友能力和合作能力,培養孩子展示自我的勇氣。

就是這樣的泡泡秀兒童體驗館,周末的時候要接待200多個家庭,日收達到一萬以上。

目前在國內,針對兒童的寓教於樂的項目還比較少,任曉波的泡泡體驗館無疑屬於朝陽產業。

從去年年底到現在短短數月時間,任曉波已經在北京、瀋陽、大連、哈爾冰等城市開出了5家直營店和眾多的加盟店。

很多顧客帶孩子來玩兒了之後想把這個項目引入自己的家鄉,於是泡泡秀兒童體驗館加盟店開始慢慢在全國開花。

忙碌的父母以往常常會在周末的時候來逛商場,採購東西放鬆心情。

但是商場對於孩子卻是無趣的,那些曼妙的衣服孩子是看不到的,因為以孩子的身高視角,他只能看到模特的一雙雙腳。

父母逛商場的時候,泡泡體驗館無疑是孩子的樂園。

目前歐美國家的家長重點培養孩子的生存能力,孩子從心裡到身體的健康被放在了首位,現在中國新一代高知家庭慢慢成長起來,越來越多的家長開始意識到,孩子們以後拼的是心理和身體的健康,拼的是誰具備更好的生存發展能力,而不純粹是試卷上的一個分數。

家長應該做的不是將孩子禁錮在書桌前,而是帶著他們去發現生活中諸如泡泡體驗館之類寓教於樂的新奇事物。

還孩子一個該有的童年,會玩兒的孩子才是人生的贏家,發現滿足孩子們的奇思幻想的項目,才會是市場的贏家。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