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越乖的孩子,長大越讓人操心?無數家長看完沉默了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小編推薦:

以前我們總以為孩子「乖」是家長的福氣,由於聽話,不必父母操心,不必管太多事,「乖」孩子多數學習好,教師「請家長」,家長不會由於孩子的學習成績有壓力。

其實,這樣的狀況家長往往漫不經心,簡單的以爲孩子「懂事」而種下禍根。

孩子越「乖」 越值得欣喜嗎?

這位叫「毛豆媽」的母親,分享了她自己關於「乖」孩子的心得感悟:

我很清楚的記得,我小時候,奶奶帶我出去玩。

路過路邊的糖果攤,奶奶指著說:「想要嗎?」

我搖搖頭說:「不想要。

奶奶稱心了,說:「這孩子最乖,歷來不亂要東西。

從心底來講,小小的我,其實是想吃那顏色繽紛、酸甜可口的糖果的。

只是,「懂事」和「乖」,是那個年代對小孩子的最高讚譽。

我從心裡模模糊糊清楚,我「乖」就會讓大人快樂,於是,敏感的我把自己真正的感受壓制到了一邊,努力做出那個「乖」的容貌讓自己討人喜歡。

長大當前,我成了一個不懂回絕他人、疲憊不堪的「爛好人」。

心理諮詢師告訴我,很多小時候很乖的孩子,長大了心理問題較多,緣由就是,他們以滿足別人意願、取得別人首肯爲生活主導,得到表達自我的聲響,疏忽自己的真實需求,內心壓制非常苦楚。

我還是常常看到晚輩對孩子說:「再調皮我就不喜歡你了」或是「再這樣做我就不愛你了」,孩子眨巴著眼睛,馬上安靜了,以證明奶奶還愛著自己。

每次看到我都心裡一酸,似乎看到幼年的自己。

爲了贏得看護人的喜歡,情願壓制自己真實的天性,這種假裝起來的「乖」孩子,有什麼用呢?偏偏這樣的要挾,還不停地在我們的教育生活中上演。

那麼,「乖」對孩子的將來有什麼影響呢?

1.越「乖」的孩子,獨立能力越差

爲什麼小時候「乖」的孩子能夠學業出色,但是在人生獲得更大成就的卻是那些小時候淘氣搗蛋的孩子?由於越「乖」的孩子依靠性越強,自主性越差。

「乖」孩子身上有家長太多的控制感。

父母希冀我們走在一條可以複製黏貼的路途,過著一個大家都認同的理想生活,這就是「乖孩子」。

越乖的孩子,越容易做一個從不發問的「乖」先生、唯唯諾諾的「乖」員工、感情上讓家人代替的「媽寶男」。

從這個角度講,獲得很高成就的人,都不「乖」。

2.越「乖」的孩子,越容易落後於時代

在這個急速變化的時代,「乖」真不是個貶義詞。

最實質的一點:這個時代是「後喻時代」:時代更新太快,很多事情,是長輩要向後代學習,而不是我們向父輩聽話。

只惋惜,能認清自己視野局限的父輩並不多,大多數人還以為下一代應該「乖」一點,走一條穩穩妥妥的路——越穩妥的職業,越以犧牲創新才能爲代價。

這個年代都是人往高處走,哪有鐵飯碗?待他人都功成名就時,那些聽父輩指路的「乖」孩子,才發現在而立之年需要重新改變職業航向,再一次痛苦地適應社會。

3.越「乖」的孩子,越容易迷失真實的自己

「乖孩子」這個稱號,在大多數大人的眼裡,是對孩子最高的讚譽,一些敏感、早熟的孩子,爲了努力做出乖容貌來討大人喜歡,甘願把自己真實的感受壓制到一邊。

大部分乖孩子長以後,便成了一個不懂回絕他人、疲憊不堪的「爛好人」。

兒童心思學家皮亞傑說過:「很多小時候很乖的孩子,長大後普遍心理問題較多,緣由就是,他們以滿足別人意願、取得別人首肯爲生活主導,得到表達自我的聲響,疏忽自己的真實需求,內心壓制,非常苦楚。

所以我們需要的是給孩子一雙翱翔的翅膀,而我們是大地上默默凝視她們的眼睛。

怎樣防止孩子成爲「乖」孩子?

1.承認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

沒錯,是你把孩子帶到這個世界的,但他(她)並不從屬於你,不是你的公有財富,你對他(她)有撫養和管束義務,但你要時辰認識到並預備承受這一點:孩子永遠不能夠完全成爲家長希望的那個樣子。

認識到這一點 ,你對孩子的很多行爲就能了解和尊重,就沒那麼生氣和難以承受了。

2.尊重孩子的特性和節拍

孩子的特性千差萬別,而且他們對這個世界的認知水平跟我們是不一樣的。

我們習以為常的任何事物,對孩子來說都是新奇無比。

思索到了這一點,你就可以早出門非常鐘好讓孩子有時間看看路邊的樹葉、野花和螞蟻,你就會容忍孩子花二非常鍾穿好一件衣服,你就會把牽著蝸牛漫步當成一種享用而非苦役。

3.多用正向管束的方式

孩子早晨不好好睡覺?可以跟孩子商定並共同構成一個固定的睡前典禮,比方洗完澡後跟鏡子裡的你們說晚安,比方講睡前故事,比方唱一首孩子最愛的搖籃曲。

4.在生活中遇到問題,要引導孩子大膽說出他的想法

當孩子積極宣布自己的意見時,要表揚他並適當滿足孩子的要求。

例如父母可以讓孩子本人決議穿什麼樣的衣服;讓孩子選擇自己的興趣喜好,而不要依據自己的意願強迫孩子。

5.不要隨便批判孩子

在生活和遊戲中,只需孩子犯的不是準繩性的錯誤,一般情況下不要責備他,其目的就是爲了維護孩子的獨立認識和探究精神。

不要遇到什麼問題就要拿出恫嚇和暴力來讓孩子屈從。

在孩子的問題上,最表現父母教育才能的辦法反而都是奏效最慢、最費心思的!但請置信,當你最終播種一個身心健康、高興開朗、獨立有主意、英勇有智慧的孩子,你會發現破費的這些時間、精神和心血,都是值得的。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乖孩子更可怕?無數家長看完沉默了……

悅媽推薦:以前我們總認為孩子「乖」是家長的福氣,因為聽話,因為不用父母操心,因為不用管太多事,「乖」孩子多數學習好,老師「請家長」,家長不會因為孩子的成績有壓力。其實,這樣的情況家長往往掉以輕心...

越乖的孩子,長大後越痛苦?

最近小編看到有篇文章《為什麼越乖的孩子,長大後越痛苦?》,文章如數家珍地 道出乖孩子的種種痛苦跡象。難道真是長大後會很痛苦嗎?「乖」意味著討好大人,忽視真實的自己小的時候,奶奶帶我出去玩。路過路...

為什麼越乖的孩子,長大後越痛苦

01「懂事」和「乖」是家長、大人們對小孩子的最高讚譽在很多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家長們會有意無意的用「乖」來衡量一個孩子的好壞。在學校「孩子平時聽話嗎?」是家長最關心的問題之一。在家裡也總會對孩子說「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