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歲男孩的心底的吶喊——《我只是個孩子》,你聽到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近日,一個9歲男孩子的原創歌曲《我只是個孩子》,引起的大家的熱議。

稚嫩的聲音加上句句戳心的歌詞,唱出了孩子的心聲。

歌詞:

隔壁鄰居小明期末又考了第一

王大媽的孫兒鋼琴她過了十級

我爸戰友的兒子一口流利的英語

我媽同事的女兒有深厚的舞蹈功底

聽到這些消息我只能默默不語

你們的期待我都明白在心底

無憂無慮的日子已經變成回憶

晚上睡覺常常夢見做錯的那道題

我拿著試卷不敢去簽名

因為分數沒到老爸的預期

我知道少壯要努力

可為什麼要和別人比

我只是個孩子呀

其實我也會調皮

我只是個孩子呀

給我多一些擁抱吧

我只是個孩子呀

請給我一隻畫筆

我只是個孩子呀

讓我為童年畫出最美的四季

我只是個孩子,我只是你們家的孩子,我不是別人家的孩子

在快節奏的當下,很多家長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用各種興趣班、補習班將孩子的業餘時間填得過滿。

家長之間的攀比,成了孩子們辛苦奔波的理由;成人世界的期待與生存法則,成了推動孩子疾行的動力。

而孩子真正需要什麼?孩子內心的真實感受卻被忽略,被冷漠對待。

一個孩子成功與否不能唯「分數論」,讓孩子輸了的,不是努力不夠,而是不恰當的家庭教育。

使你在知道孩子培養對其一生都有用的品質以及人生技能的同時,與你的孩子建立一種合作而尊重的關係。

才是父母的重點,請放下別人家的孩子,仔細的去聆聽你們家的孩子,我們已經準備好了正面管教的工具,等待你的孩子開啟。

進入孩子的內心世界,請記住他只是個孩子

理解孩子的不同階段的特點,懂得他們的心理需求,我懂你,這三個字比什麼來得有分量。

尊重孩子的存在感,進入對方的內心世界,關注感受!對於嬰兒期間的,黃昏鬧,腸絞痛,可怕的2歲,以及孩子喜歡吸手的口欲期等,這些種種的行為,都是孩子本身需求的表達,理解他們行為背後的原因,才能接受孩子的行為,接受成長過程的差異性!

尊重孩子的價值感,接受孩子的獨特性,學會耐心!我們很容易放大孩子的缺點,卻發現不了孩子的優點!有的孩子偶爾的哭鬧或者情緒,我們都覺得她不可理喻,卻忘記了這個孩子的貼心,體貼,反應能力快,觀察能力強,我們要尊重每個孩子的價值,了解你的孩子是怎麼樣一個獨一無二的人,永遠不要的低估一個小孩子的能力,多點耐心,靜待花開!

我只是個孩子,還我童年一片色彩

無論是別人家的孩子起跑線,特長班,興趣班怎麼樣?關鍵是要從孩子的興趣和條件出發,順其自然,因材施教,而非強加於人。

逼一個愛畫畫的孩子去學琴,不可能有好的結果。

但是孩子無常性,愛好會變化,這需要具體分析每一個孩子的情況,不宜籠統下結論。

在最理想的情況下,一個家長能為孩子做的,是提供儘可能寬鬆的成長環境,在這一過程中鑑別和認識孩子真正的愛好和習性,加以引導和培養。

兒童早期教育最重要的不是知識和技能,而是小心翼翼地保護和滋養他們的想像力和好奇心。

孩子的人格發展和健康成長還有許多途徑,不僅靠閱讀和藝術教育,還靠和同齡兒童的遊戲和交往,靠走進和熱愛大自然等。

我只是個孩子,我需要作為自己,享受快樂的童年,聽到自己內心的聲音,培養對其一生都有用的品質以及人生技能,比所謂的分數來的更重要;我只是個孩子,我只是你獨一無二的孩子,請永遠不要的低估一個小孩子的能力,多點耐心,靜待花開!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