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過早獨立是另一種奧數訓練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視覺中國 供圖

隨著「奧數競賽」、「英語考證」逐漸降溫,越來越多的父母開始重視分數之外的能力培養,更有媽媽反其道行之,表示堅決不上課外班,孩子必須早點扔向社會,學習吃苦耐勞……但當媽媽們紛紛誇耀自己孩子的獨立能力時,是否觀察一下內心,培養孩子獨立的初衷是怎樣的?而讓孩子過早獨立,是否是另一種拔苗助長?

-------------------------------------------------------------

媒體報導過這樣一則新聞:一天傍晚7點多,在重慶的一路公交車上,一個6歲的孩子帶著一個4歲的孩子,並沒有大人在旁。

公交車工作人員沒敢大意,把孩子安置到了調度室。

反倒是孩子十分淡定,清晰地告訴工作人員,這已經是自己第四次帶著弟弟坐公交,父母都知道。

孩子父親隨後趕來,證實了孩子的說法,並稱自己是為了「鍛鍊孩子的獨立能力」。

現在有一種「教育方法」漸漸流行,培養孩子的獨立性越早越好。

更多年輕的父母感受到獨生子女「性格脆弱」、「依賴性強」的毛病,希望孩子從小鍛鍊能力和素質,也特別警惕自身及家中老人「溺愛、嬌慣」的傾向。

隨著「奧數競賽」、「英語考證」逐漸降溫,越來越多的父母開始重視分數之外的能力,更有媽媽反其道行之,表示堅決不上課外班,尤其推崇獨立教育、吃苦教育,覺得這才是培養英才的必由之路。

每當家長驕傲地宣稱,「我家孩子一出生就自己睡」,「我家孩子上下學從不用接送」,往往會得到別的家長羨慕的眼神。

不過,這樣真的好嗎?

缺愛的孩子,也無法給別人愛

蕊蕊媽媽信奉「科學餵養」,絕不溺愛孩子。

蕊蕊今年10歲,幾乎從一出生開始,她就用各種方法訓練女兒的獨立性。

蕊蕊在嬰兒期就是獨自睡一張床,一個房間;從小時候餓了要喝奶,到長大了想買個娃娃,都要實行「延遲滿足」,沒有痛痛快快地給予過;小學一二年級,蕊蕊就要過馬路去小超市給家裡「打醬油」,自己上下學——學校離家並不近,需要換乘公交車;一放寒暑假,蕊蕊更是要參加各種訓練營,或是單獨送回農村老家,幾乎一天都不在家待著……

漸漸地,隨著年齡的增長,蕊蕊在家也越來越待不住。

一放假就想出去玩,一旦在家就百無聊賴,仿佛無法自主安排每一天。

同時,越到假期,和媽媽的相處就變得越困難了,容易吵架,引發衝突;一塊兒出門呢,蕊蕊說了:我就算一個人在家宅著也不跟你出去!

一個夏日的晚上,媽媽想跟女兒散步,蕊蕊拗不過媽媽反覆邀請,只好起身,但一路戴著大耳機聽音樂,走在媽媽前方兩三米處,始終保持著不遠不近的距離。

「當你不陪孩子的時候,孩子慢慢也就不想陪你了。

」兒童教育專家、《好媽媽勝過好老師》作者尹建莉說,「兒童的一切都是在模仿成人,父母怎樣對他,她也怎樣對待別人。

一個人不可能給出自己沒有的東西,從小缺愛的孩子怎麼給別人愛?」

多年培養的結果,蕊蕊的自理能力非常強,也顯得比一般孩子成熟,和同班女生玩不到一塊兒,只是入迷地玩iPad,或者看電視綜藝節目。

她關注的話題也比較成熟,當其他小女孩還在關心童話里的王子公主,她會問媽媽的同事:「如果你公婆春節要來你家過年,你是不是覺得特別難熬」?

有時候,蕊蕊的表現還讓人嚇一跳。

她去同學家玩,問同學媽媽「你家WiFi密碼多少」,這媽媽一時沒想起來,蕊蕊說「你為什麼就不願意告訴我呢」,眼神里擺明了不信任。

尹建莉說:「過早獨立的孩子往往早早喪失了童真。

也許家庭經濟環境不錯,但家長人為製造了複雜的生存環境,迫使孩子早早成熟。

就像在叢林中獨立生活的小動物,需要時時保護好自己,缺乏安全感,敏感多疑。

過早訓練孩子獨立是披著愛的外衣的占有和控制

陽陽是個女孩,今年剛上一年級,雖然身高比同齡人矮上10厘米,但氣勢從來不輸人。

小時候,陽陽想跟媽媽在一個床上睡,不行,媽媽甚至無視陽陽的哭泣,哭到半夜都不行。

漸漸地,陽陽不哭了,變得越來越「強大」。

從上幼兒園開始,陽陽就表現出極強的控制欲,「你一定要跟我玩,不許跟別人玩」。

如果不跟她玩,就可能發生打架事件。

放學時,其他小朋友都牽著爸爸媽媽的手回家,只有她背著一個超過她身形的大書包,獨自走在回家的路上,斜陽下的身影顯得格外高大。

尹建莉說:「這些家長表面上沒有溺愛孩子,但其實和溺愛的家長一樣,是披著愛的外衣的占有和控制,是成人按照自己的意志去管理孩子。

」孩子媽媽無視孩子的需求,就是在控制孩子,是用強權手段達成的。

自然的,孩子從媽媽身上也學到了控制。

這樣的孩子往往陷於自卑,而自卑的孩子一旦發現自己能夠控制別人,就能在控制中找到自我價值,陶醉其中。

其實,陽陽媽媽這麼做也有苦衷。

陽陽有一個患自閉症的哥哥,媽媽希望女兒長大後還能肩負照顧哥哥的重任,所以想把女兒培養得很強大。

有一年暑假,媽媽特地把才四歲的陽陽送到一個軍事化訓練的夏令營,每天讓孩子自己疊被子、吃飯、洗澡,甚至剪頭髮。

開學後,當陽陽頂著一個怪怪的劉海去幼兒園時,媽媽特別驕傲地跟其他家長說:「這是我女兒自己剪的。

但媽媽不知道的是,陽陽不合群,經常鬱鬱寡歡地在幼兒園的草地上,把小昆蟲埋進土裡。

「這樣的家長太急於把孩子訓練成社會人,潛意識中是在推卸自己的責任,要把孩子推向社會。

」尹建莉說,「古今中外在教育問題上,總是有太多反自然反天性的事。

成人無視兒童的自然需求,不斷把某種基於社會需求的設計強加到孩子頭上。

在孩子幼年時期就急於去發展他的社會屬性,拔苗助長。

「過早訓練孩子獨立,最多只是讓他看上去獲得了小小的生活能力和生存技巧。

家長的短見之一是喜歡根據外部的、可見的、可量化的東西來衡量自己的行為,而忽略孩子內心的感受。

覺得孩子今天不高興了,明天就會好。

但其實壞情緒就像慢性中毒,會在孩子體內積澱,成為一種病灶。

孩子只需要愛,不需要別的

在一次周末聚會中,尹建莉遇到過一對父母,在兒子3歲的時候就把他送到了一所全托的幼兒園,一周或者兩周才接回家一次。

父母非常滿意,說孩子會自己洗襪子內褲,睡覺起床都很自覺。

在聚會中,孩子也的確看起來十分聰慧乖巧,坐在媽媽身邊默默吃飯。

但突然,孩子「哇」地一聲哭了出來,顯得十分傷心。

平息後才知,媽媽一直給孩子夾蝦仁,他以為故意不讓他吃喜歡的腰果,所以大哭,怎麼安慰也沒用。

尹建莉說:「看得出,孩子內心有強烈的不安全感。

父母和孩子缺少相處的長度和頻次,彼此間的情感聯結就會比較稀疏,愛的濃度和質量就不會高。

一本名叫《會做飯的孩子走到哪裡都能活下去》的日本暢銷書曾經風靡一時。

該書作者是一個日本家庭,媽媽千惠在女兒阿花5歲時因癌症離開人世,在她得知自己即將不治的時候,教會了女兒做飯、洗衣和洒掃等家務活,然後「死而無憾」。

因為母愛、萌娃等元素,在社交媒體上賺足了眼淚。

但尹建莉自始至終都在想一個問題:一個四五歲的孩子還非常弱小,如果媽媽真的得了癌症,難道不是應該教爸爸怎麼照顧孩子,或者找一個好的監護人?媽媽教會孩子做飯,是打算讓這個孩子孤立生活,在她去世後就天天給自己做飯嗎?

尹建莉說:「這是把短見和矯情當成好事來宣揚。

媽媽最多培養了一個好的家庭主婦,卻沒有站在一個孩子的角度考慮問題。

孩子只需要愛,不需要別的。

尹建莉強調,人的基因里潛藏著要獨立的願望,這是人的天性,不用擔心孩子不願意獨立;相反,不能獨立的孩子往往是由於早期錯誤的教育。

「就像奧數訓練,本身是中性的,但如果孩子不喜歡奧數,非得訓練就是錯的。

種種培養孩子獨立的方式也是如此。

比如夏令營,孩子樂意參加就好,可以過一過集體生活,交交朋友,但如果把夏令營的訓練當成目的,引起孩子的痛苦就適得其反。

衡量標準,就是孩子喜不喜歡。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