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早教商業化,打著親子、高大上的旗號斂財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最近跟朋友聊起早教,朋友一直在猶豫要不要讓孩子去早教中心,去的話,找什麼樣的最好。
跟朋友一聊,感覺很多家長們雖然知道了早教很重要,但未必很清楚什麼是親子、什麼是早教、早教應該做什麼、誰來進行、內容是什麼、對孩子到底有什麼影響,怎麼評估效果等一系列問題。
有的父母甚至認為商業早教中心在早教、親子方面是最權威的專家。
基於此,各類早教中心開發了各式各樣的早教課程來招攬父母們的生意。
要不要讓孩子去上早教課,就成了不少年輕的父母關注的問題。
看到別人的孩子去,自己的孩子也得去,不去就會落後。
家長與早教機構營造了一種不能輸在起跑線上的氛圍。
有幾個問題需要深度的思考一下:
問題1
商業早教中心自己都說不清自己課程的效果,只是告訴你對孩子的未來一定有好處。
未來!你現在花錢上課,只能承諾你在遙遠的未來看到效果。
那麼學習商業早教課程,孩子得到了什麼?
按照行動受益原則,就是你在被鼓勵行動的時候,一定要去看看這個行動最大的受益者是誰。
拿學奧數來說,最大的受益者一定不是學生,而是奧數培訓機構。
去商業早教中心學習,誰最受益?一定是早教中心。
社會資本一直圍獵教育產業賺錢,商業早教尤其混亂。
為了尋找客源,商業早教中心會從各方面獲取家長的信息。
孩子一出生,就有醫院把孩子和家長的信息賣出去了,到了孩子兩歲左右,早教中心就會打電話進行銷售,約你帶孩子試聽他們的課程。
問題2
早教中心的課程主要做什麼?做遊戲!
商業早教只能鼓吹自己的遊戲理念,讓家長與孩子一起在老師的帶領下玩耍。
因為誰也不可能教給一個兩、三歲左右的孩子思想、技能、知識、分析、討論,只能做遊戲
孩子之間的發育本來就不平衡,商業早教的遊戲,只能適應某一類的孩子。
有的孩子喜歡,有的不喜歡,有的的適應、有的不適應。
家長一旦把孩子的表現跟不同的孩子做對比,如果比別人強,自信滿滿;如果不如別人,焦慮重重。
商業早教中心還像模像樣的給孩子做評測、給孩子做分析。
早教老師每周只見孩子兩次,每次帶著是數十個孩子玩,她有什麼基礎說了解孩子,怎麼敢給這麼豐富多彩的孩子下定義,怎能按早教中心的標準去評價孩子呢?
而且,商業早教遊戲全部都在室內,室內的甲醛、苯是不是超標,那麼多孩子、大人聚集在一起時,室內的空氣是不是不新鮮,都值得我們擔心。
為什麼不帶孩子去戶外做遊戲呢?小時候玩的捉迷藏、在草地里跑、大院子裡跑,公園裡的滑梯、蹺蹺板,走台階、在窄窄的路邊石上走。
親近自然,讓孩子聞到花香、聽到鳥語、感覺到水流、和父母一起奔跑在公園的石板路上。
問題3
商業早教的效果,他們自己都沒法證明。
商業早教已經把他們的課程跟孩子的幾乎所有的發展方面、心理因素都掛上了聯繫,比如學習他們的課程、做他們的遊戲,能讓孩子更好地發展人格、認識世界、建立自信、開發右腦、因材施教、發揮所長。
有的居然還聲稱能教會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
3歲的孩子能涉及到的問題大概只有吃、喝、拉、撒、睡、玩、哭吧。
這是對孩子做早教嗎?這就是培養一個MBA,在培養商業精英啊!好像孩子進了早教中心就能被培養成為一個完美的人,真牛逼!
早教機構宣稱的效果,沒有任何理論支持。
他們抄襲和套用了很多成人心理研究的成果。
把成年人遇到的心理問題,說成在童年就要想辦法進行避免,把成年人的各種能力不足,要求孩子從小就要發展,而解決辦法就是去上他們的商業早教課程。
最可笑的說法之一是早教課程還可以促進孩子的社交,促進孩子的性格發展。
讓3歲的孩子去社交,是讓他們去聊天還是去主動認識陌生人,或者是要在眾人面前表明自己的觀點和想法,還是去完成商業談判。
孩子有孩子的天然社交方式。
看到別的小朋友,在好奇心的驅使下,自然會湊過去。
看到別人的玩具,有的會去搶、有的會在一邊看,有的會試探著一起玩,那是天性。
但早教機構利用了成年人對社交的恐懼,很多父母認為自己性格內向,社交力不足,就希望在孩子小的時候能夠避免。
但人的社交能力,是在社交環境中逐漸發展起來的,需要主動的思考和實踐。
正因為沒有實證,早教機構就能放肆的宣傳自己的觀念,反正你也檢驗不了。
用利誘、恐嚇的方法宣傳,孩子發展的好,效果佳,是因為你上了我的課程;現在不上,以後孩子的發展不好,後悔就晚了。
這就是典型的信則靈,不信則不靈的騙人理論!
問題4
父母一天的陪伴,遠勝商業早教的十節課。
孩子3歲以前,最需要的就是父母的陪伴,父母帶給孩子的溫暖體驗和安全感,是誰也無法替代的。
有的父母認為自己平時沒時間帶孩子,報個早教班就能彌補平時陪伴的虧欠。
但如果能踏踏實實的陪孩子一整天,讀讀故事、逛個公園、玩個玩具、多親親孩子、抱抱孩子,遠勝早教中心的十節課。
幼兒園就已經是早教了,幼兒園的課程,遠遠比早教機構的課程更科學、更豐富,孩子在幼兒園體驗群體生活,學習自己的動手能力,學習怎麼與別的孩子相處,學習怎麼跟老師溝通,每天和小朋友們在一起,難道不比一周2個小時的早教課更能發展自己嗎?我們根本不需商業早教機構的「早早教」。
問題5
商業早教的費用
現在養孩子,父母都不怕花錢。
尤其怕自己的孩子錯過了最好的教育資源和最好的教育機會。
商業早教的費用,值還是不值,可以去算算。
一位資深的鋼琴老師的一對一的教學,也不過收費200元每節課。
但是一個年輕的早教老師(不知道現在有沒有早教專業,我知道有幼教專業,那是為了培養幼兒園老師的),帶領數十個孩子玩一個小時,早教中心收入上千塊甚至幾千塊。
早教機構付給老師的費用是很低的,早教老師不需要教師證,經過早教機構的培訓就能上崗。
家長支付的早教費用,買的是早教機構的場地裝修、玩具有了費,更多的還是早教機構的利潤,在其中反而老師起的作用並不大。
學習一門課程,花錢買的一定要是老師的核心能力,而在早教機構學習,本質與帶孩子在室內遊樂場玩耍沒有什麼不同,只是多了一個老師帶領。
再想想早教機構的課程設置、宣傳手段、盈利模式,都是為了他們自己的收益。
那麼我們有什麼理由要把對孩子的教育放到一個商業盈利機構身上呢?。
孩子和婦女的錢最好賺,這是早教機構投資者的賺錢基礎,收回投資、不斷盈利才是他們最主要的目的。
最後
做為父母,一定好好想一想,多看看自己孩子本身的需求。
他需要的是你的交流、引導、陪伴、呵護、擁抱,不需要一個完全不了解孩子的小老師帶著你們做遊戲。
家長要有這樣的信心,自己就是孩子最好的老師,自己就能帶出最棒的孩子。
你是一隻鷹,就要帶著小鷹一起飛!【值得家長的深思熟慮】
聲明:本文不針對任何早教機構和早教行業,不代表今日頭條號龍巖暢想社區、龍巖暢想網公眾平台、騰訊企鵝號龍巖暢想網的觀點,信息真實與否,讀者自行辨別。
信息來源網絡。
陪孩子走過這三年:一位80後父親的早教筆記
我是個北京80後,也是3歲女兒的父親,滿分父母不敢奢求,但一直希望自己能在孩子的成長教育中發揮應有的作用。我認為父母定位不同,在養育和照顧好孩子生活方面,媽媽無疑是最大的功臣;而孩子越來越大之後...
早教班要不要上?我們一口氣問了眾多媽媽
說起早教,家長們都是又愛又恨,但又格外關心。想讓孩子贏在起跑線,卻又對名目繁多的早教理念抱有懷疑。早教到底要不要上?這是個問題。上過早教的家長們的一些感受,也許能幫你看清早教朦朧面紗下的一些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