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涵案例:孩子不合群怎麼辦?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文/劉啟涵(教育心理學博士 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

有家長在公眾號留言說:我家的孩子總是跟其他孩子合不來,無論跟班上的同學還是跟朋友的孩子,在一起玩一會就開始吵架。

請教啟涵老師該怎麼辦?

~~~~~~~~~~~~~~~~~~~~~~~~~~~~~

從發展心理學的角度來說 ,不合群的孩子社會性發展也比較差,群體性弱,長大以後很難適應社會,更難以與同事友好相處,難以得到他人的諒解和友情。

即使本身有強項能力和遠大理想,此類孩子也很難成就一番大事業,嚴重者還會形成孤僻、怯懦、抑鬱的不良人格。

解讀不合群背後的原因,大概有以下三方面:

1.孩子個體因素:

不合群的孩子大體上可以分為以下六類:

第一,兒童因為怕生,沉默,寡言,孤僻,總是停留在同齡群體之外,鬱鬱寡歡,孤獨沉默。

第二是由於孩子身上的某些缺點。

例如,愛搗亂、愛哭鬧、愛逞能惹事生非、愛罵人等原因,同齡兒童是不歡迎他加入遊戲隊伍的。

第三是過於以自己為中心的孩子,只要大家不按自己想法去做就會不高興。

第四,體弱多病的孩子也不願意參加集體遊戲和活動。

第五是智力發育遲緩的孩子,總願意跟比自己小的孩子一起玩,這也不奇怪。

如果大人硬讓他和同齡的孩子一起玩,由於智力跟不上,他就免不了受朋友們的欺負和排擠,因而造成孩子易怒、粗暴,產生自卑感,收到相反的效果。

第六是性格古怪的孩子也不願和朋友一起玩。

一般來說,這類孩子不容易在短期內轉變。

2.家庭教育因素:

一方面,父母過於擔憂,怕把屋子弄贓,不讓孩子帶同學到家裡玩。

此外,因為擔心孩子有什麼閃失,所以平時儘量不讓出門,都在家裡「圈養」著。

與此相對的是,有父母生怕孩子出門惹是生非,總是把孩子關在家裡,很多原因久而久之就造成孩子「不合群」。

另一方面,過於放縱孩子的天性。

有些孩子沒常性,與別的孩子玩一會就鬧個不歡而散;還有些孩子沒老實勁,不是逗弄這個,就是推倒那個,結果誰也不願和他玩。

也有一些孩子不愛和同學說話,總是自己埋頭看書。

面對此類現象,家長缺乏教育敏感而錯過適度引導的教育機會。

3.社會環境因素:

由於城市生活的局限,一般孩子都是住在樓房,本單元上下很少有同齡孩子,缺少與同伴交流的經驗。

再加上現在都是外公外婆、爺爺奶奶帶得多,兒童一直以來都在被保護的小世界裡成長,沒怎麼和同伴相處過,怎麼可能跟別人合群呢?

那麼怎樣教育孩子合群呢?啟涵心理(FDSP)歸納如下:

1.不同孩子個體採取不同的策略

首先排除一些病理性原因或先天性因素,譬如閉症、抑鬱、語言障礙。

然後根據孩子的不同表現類型針對性教育。

譬如孩子過於脾氣古怪,那麼父母要有耐心,要持之以恆地和孩子交流感情,努力理解孩子,還要找心理專家和精神科大夫諮詢,以便矯治孩子古怪的性格。

如果孩子不合群是因為體質虛弱的原因,那麼對於他們首先要增強體質,要找大夫診治,把孩子體力恢復起來。

有了強健的體魄,你的孩子就會改變過去那種靦腆的、懦弱的、只縮在家裡不敢和小朋友一起玩耍的習慣了。

2.創造條件促使孩子與同伴交往。

父母可以多鼓勵孩子與同齡兒童交往。

大人不要在孩子身邊,也不要叮囑太多,甚至孩子們的爭吵,哭鬧等事也讓他們自己去處理,家長儘量不要去干預。

讓孩子廣交朋友。

同各種類型的孩子交往,不要局限於鄰居親戚家的孩子。

儘可能改變孩子的依賴狀況。

要讓孩子自己穿衣吃飯,夏天自己洗澡,單獨睡覺,自己起床,自己決定一天的活動等。

如果孩子一時離不開媽媽,可將他們寄放到親戚家,讓其適應一下離開媽媽的生活。

我們還可以主動邀請孩子的同學和朋友到我們家裡來作客,並用熱情的態度招待孩子的小夥伴,鼓勵孩子把糖果、書籍、玩具等拿出來與夥伴分享。

還可以在周末或假期要求孩子自己去找夥伴進行爬山、放風箏、打桌球等戶外活動,從中教育孩子主動招呼同伴,接近同伴,幫助同伴。

3.家長做好孩子交友的榜樣。

我們要用自己對待鄰居和對待周圍朋友的真誠來影響孩子,最好是常常帶著自己的孩子到鄰居和朋友家去作客,使孩子體會到與別人交往是一件愉快的事情。

此外,家長還應該教育自己的孩子不怕吃虧。

比如,新的玩具、新的動漫雜誌、新鮮的水果等,要讓孩子大方拿出來給夥伴們先分享,不要把舊的爛的拿出來。

當我們的孩子有拔尖表現時,我們必須啟發誘導、教育孩子多聽聽夥伴們的意見。

當我們的孩子和夥伴爭吵時,不可偏袒、不可包庇自己的孩子,要進行客觀調解。

當我們的孩子對夥伴表現出寬容諒解時,應該馬上予以肯定表揚。

總之,要使自己的孩子懂得和同伴處在平等的地位上。

按照以上這樣做,我們的孩子就會在與外界的接觸過程中,增長知識、開闊眼界、結交知音、學會獨立生活能力,從獨生子女自私自我的心理逐步轉化為自覺性群體心理,從而獲得心理的全面發展,為奠定將來在社會上穩健立足形成了良好的人格萌芽。

================================

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兒童教育漫話:child_cn】,更多科學兒童教育知識與您分享。

獨創FDSP立體評估體系!關注個體差異,聚焦成長環境,提升學習能力和學習效果。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你這樣做只會讓孩子越來越孤僻

因為政策的因素,現在孩子基本都是獨生子女,平常接觸的都只是家裡人,不合群的孩子雖說不上是什麼病,但卻妨礙他們去適應環境和學習新知識,這樣的孩子長大很難與人合作,也很難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調查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