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打過孩子嗎?能打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首先說明,體罰絕不是唯一的管教方式,也並非值得依賴的處罰方式,但體罰並非毒蛇猛獸,適當使用仍具效果。
家長也不必為了自己曾經體罰過孩子,對孩子心懷內疚,或是覺得自己罪大惡極。
重點在於,這個罰是不是真的讓孩子知道錯在哪裡?知不知道為什麼被罰?服不服氣被罰?以及被罰後面的愛與道理是什麼?
不同年齡層的體罰
三歲之前:體罰是無效的。
因為這個階段的孩子還在「生理功能」的階段,換句話說就是還是野蠻人時期,最嚴重的懲罰就是「帶離現場」與「忽略行為」,這兩招就可以解決很多問題。
三歲以上:孩子三歲以上進入「半文明」階段,但此時他的時間概念不清楚,所以,處罰只有當下有效,時間不能拉長,也不能今天算昨天的帳。
五歲至八歲:這段期間,是我個人使用體罰最頻繁的時期(也是他們最容易惹毛我的年紀),此時我曾經試過罰站、打手心。
八歲以上:對這個年紀的大孩子而言,如果管教有效的話,大部分的時間只要訂好規則即可,不太需要再用到體罰了。
進入青春期:對這個時候的青少年,切切不可再加以體罰。
此時的孩子,已經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大人要練習將之以「類大人」的個體看待,以武力或暴力的方式教育,只會帶來反效果。
可以體罰但不能辱罰
雖然我會體罰孩子,但我從來不執行「辱罰」:打巴掌、罰跪、在大庭廣眾大聲斥罵小孩這種帶有「侮辱人格」性質的懲罰,讓孩子失去自尊,比皮肉之痛傷害更大。
所以我處罰或責罵孩子一定在家裡,除非是極熟的朋友,在外面我一定會拖到廁所、車上或是無人的角落去。
把做錯的事和犯錯的人分開來看
清楚告訴孩子,雖然不贊同他的行為,但還是愛他,也相信他以後會有不同的表現。
這樣孩子便能保持自信,又能糾正錯誤,改過自新。
除了懲罰,還有一種最受歡迎的傳統教育方式,那就是物質獎勵。
如果我們將子女視為地位完整的家庭成員,那麼他們也應該對家庭付出,沒有必要得到物質補償。
否則他們如何了解共同生活中每個人都該負責?或是學會做好分內的事,不期待因此得到報酬?孩子不是通過金錢這類物質獎勵,才能意識到自己在團體的地位,而是通過他人的肯定。
這份歸屬感與存在價值,要比把他餵得肥肥胖胖像頭小豬豬,更能為他們的未來奠定良好的基礎。
如果不用打罵,也不靠物質獎勵,那麼該如何引導孩子走向正確的道路?
只要父母能和子女建立溫暖、安全與體諒的親子關係,絕大多數強烈的管教措施都是多餘。
生活在互相尊重與信任氣氛下的孩子,不需要靠嚴厲的責罵與體罰,自然會依循與人為善的相處之道。
不過,孩子不是小大人,即使周遭對他們慈愛有加,充滿體諒,也不要指望他們時時刻刻謹守規矩。
只要沒有大人制止,他們總是充滿熱情與活力、無拘無束、隨興而為,而且很懂得察言觀色,看自己能繼續到什麼地步。
所以當幼童在窗台上、爐灶前或是馬路邊玩耍時,大人有必要說「不可以」來制止,最好還是不要處罰,而是轉移他們的注意力,帶到安全的地方。
要是孩子真的做了什麼「壞事」,例如偷竊、欺騙或是好勇鬥狠,該怎麼辦?不少家長認為,這是嚴加處罰的時候。
然而,只要看看監獄裡的情形,就會知道這種管教方法的效果。
雖然知易行難,但孩子冥頑不靈時,正是最需要父母支持的時候。
這時最好不要大發脾氣、論斷他們,而是多給予鼓勵。
當然這不是要家長逃避問題、粉飾太平。
我所謂的鼓勵,是明確批評孩子行為錯誤,但也必須清楚表示孩子有能力做得更好。
懲罰通常只會讓「作惡者」陷於僵局而更頑固、不理智,但是通過鼓勵、提高自信、或是跟他一起思考道歉的辦法或補救之道,可以幫助孩子重新找到出路。
更多育兒、健康、醫學文章,請微信搜索公眾號:蜜糖罐育兒平台。
早課堂005|放棄你的懲罰
家長家(jiazhanghome)原創,轉發請與我們取得授權很多家長強烈的感受到嚴厲和懲罰的方式是很管用的管教方式,從通常能夠立即制止不良行為的角度來說,懲罰確實管用。但是,從長期的效果來看,結...
「國際不打小孩日」 孩子不聽話怎麼辦
4月30日是「國際不打小孩日」(International Spankout Day),最早是美國反體罰組織「有效管教中心(Center For Effective Discipline)」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