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具備這個素質,再富養也是白搭!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01

以前總聽別人說起,自己碰到了什麼樣的熊孩子,有多招人煩。

在上周公司開的party上,我算是第一次見識到,熊孩子的破壞力有多強。

按說公司聚餐一般都不帶家屬的,但是張姐的老公出差,孩子沒人給做飯,再加上她也是老員工了,就在開party的時候把兒子帶來了。

張姐的兒子雷雷今年4歲,正是活潑好動、好奇心強的時候。

席間雷雷一直往舞台上跑,去掀女主持人小宋的裙子,場面十分尷尬。

當中有人提醒過張姐,「快管管,你兒子又去掀小宋的裙子了」,張姐只是在座位上喊:「雷雷,再這樣媽媽可生氣了啊,我們大家都不喜歡你了!」雷雷就嬉笑著跑開,可是不一會就又躥上了舞台。

小宋多次投來求助的目光,張姐大大咧咧地喊道:「沒事沒事,他和你鬧著玩呢!他小孩子懂啥!」

終於在有次雷雷高高地掀起小宋的裙子,台下的人都清楚地看到小宋的黑色蕾絲底褲後,小宋一個彎腰,一把扒下了雷雷的褲子。

然後手握話筒,微笑地看向張姐:「孩子還小,應該也不懂這個叫丟人吧?」說完揚長而去。

雷雷被扒光了褲子站在聚光燈下,徹底懵了幾秒之後開始嚎啕大哭,張姐來不及吞咽嘴裡的飯菜,趕忙衝上台給兒子提褲子。

孩子嚇到大哭,張姐也丟了面子,重要的是在場的同事也並非完全站在張姐這邊,甚至有些有孩子的家長都委婉地說:「這孩子太皮了,以後可就長記性了。

每個家長都希望孩子能在大庭廣眾下露臉爭氣,可是張姐的兒子這一次非但沒露臉,還把屁股給露了。

該自己管孩子的時候,心疼他小,心軟捨不得,等別人幫你管的時候,只會更狠。

不僅心疼,而且丟人。

02

我曾經在一場親子交流會上,問過家長們一個問題:為了孩子,你願意付出多少?

大多數家長的回答都是:我願意付出一切!

甚至有些家長還怕提問者不明白,積極補充道:「我現在最大的心愿就是把我的孩子教好。

只要他好,付出什麼我都願意,不惜一切代價!」

可是有位媽媽,寧可花掉自己 100 多頓中飯的錢,去給孩子買一雙鞋,甚至更貴更好的一切,卻唯獨忘了給孩子最好的教養。

她每天中午用單位的開水泡一把掛麵,然後在微波爐里轉3分鐘,出來後就著老乾媽和榨菜吃,這便是中飯了。

有人問她為什麼不用單位發的飯卡去食堂吃呢,反正飯卡里的錢不花也是浪費。

她回答這張飯卡是一卡通,正好可以在他家附近的一處商場消費,一個月 600 塊的飯補,省下來正好夠給孩子買雙鞋。

其實這位媽媽的孩子才上幼兒園,孩子的小腳每天都在長大。

花 600 多塊錢給孩子買鞋,可能鞋子還沒穿壞,孩子的腳就已經嫌擠了。

但是這位媽媽還是義無反顧,堅持給孩子最好的。

一邊是她決心給孩子最好的一切,感人至深;另一邊是她唯獨忘記了給孩子最好的教養,屢次被叫去幼兒園。

她孩子幼兒園的老師,三天兩頭給她打電話,

一會是她女兒在別的小朋友睡午覺時大聲唱歌,管也管不住;

一會是她女兒因為好奇,一直抽別人毛巾毯上的線,把別的小朋友毛巾毯弄花了,要她去賠;

一會是她女兒把別人家小姑娘的頭繩拽下來不還,兩個孩子還因此打了一架。

這位媽媽總是幫孩子善後,給人賠不是,卻從沒教育過孩子哪怕一言半語,她覺得孩子做這些都是無心的,長大就好了。

結果有次她的孩子搶一個小男孩的水壺,被那個小男孩使勁推倒在地上,額頭流血不止,帶去醫院縫了七針,到現在還有一道淺淺的疤。

這位媽媽既心疼又苦惱,自己明明是懂道理的人,可是孩子怎麼會變得這麼熊呢?

我想可能是因為孩子的每一次破壞行為,在她眼裡都變成了開發創造力、培養好奇心、體現探索精神的「神童之舉」,所以她一再的縱容,永遠只有鼓勵,終於孩子從在家裡搞破壞,變成了在幼兒園搞破壞,直到在自己額頭上留下一個永遠消不掉的疤。

03

汪涵曾在一檔綜藝節目上說過,他能想到的對一個人最難聽的批評就是:你這個人真是少家教,沒教養。

所以他的孩子才兩歲多,他就已經給孩子立了不少家規,就連吃飯這件小事也不放過。

他在自己家的餐廳掛了一副大匾,上面寫著四個字:碗凈福至。

意味著把碗吃乾淨了,福氣才能夠放進去。

讓孩子從小就養成認真吃飯,吃乾淨不浪費糧食的好習慣。

很多的育兒專家都給出過建議:規矩要從孩子小的時候就立好,否則越到後面越難管。

孩子在家裡犯了錯、逾了規矩不「打屁股」,等他走向社會犯渾耍賴的時候就會被人打臉。

與其被別人打臉,我寧可現在自己去打孩子的屁股。

其實打屁股、打臉都是一種比喻,在這個不提倡體罰孩子的時代,家長們往往會忽視這樣一件事情:

孩子也是社會的一份子,是國家的未來和民族的希望,現在不學教養學做人,等融入社會後難免會處處碰壁,收穫很多教訓。

與其走那樣的彎路,幹嘛不現在就告訴他,這條叫做教養的康莊大道該怎麼走呢?

有教養的人走到哪裡都給人一種舒服、高級的感覺。

而這種氣質和素養必須從小開始培養:

在電影院看電影的時候,告訴孩子不要大聲喧譁,影響其他人觀影;

家裡有人睡覺的時候,開門、關門、走路的聲音要儘量放輕;

別人的東西不能隨意取用,要先經過人家同意;

借人家的東西,有借有還,才再借不難。

否則借的第一次,就是最後一次;

在飯店吃飯的時候不要滿場奔跑,既危險又影響其他人用餐;

更不要把腳踩在地鐵座位上、餐廳座椅上等會有人來坐的地方,會給他人帶來不便。

教養無小事,全在細節里。

古人云:仁義禮善之於人也,辟之若貨財粟米之於家也。

窮養富養,必須先給孩子教養,因為沒教養的樣子,真的很醜。

編輯|火星媽

【火星的媽媽原創】@父母們,可以關注火星的媽媽微信號(huoxingkids),這是許多愛娃父母共同關注的親子教育平台。

您可以留言、可以諮詢和共享育兒/家庭的問題,還有很多孩子的免費學習資源等您來取哦!歡迎和火星媽做朋友~希望我們在育兒的路上共同成長!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別讓孩子穿這樣去幼兒園,老師反感孩子還受罪

文|秘籍君天氣回暖,不少辣媽都會迫不及待的給孩子打扮的漂漂亮亮的去幼兒園上學,既拉風也養眼。但是寶媽你可知道,幼兒園孩子穿衣是有大學問的,稍有不注意就可能會影響孩子發育,讓孩子成為老師眼中的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