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歲女孩因惡作劇墜樓身亡:熊孩子和殺人犯之間,隔著家長而已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熊孩子和「殺人犯」之間,隔著父母而已

01

這個時代,「熊孩子」幾乎成了一個無處不在的熱門話題,大多數人煩不勝煩的時候,社會上依然還有不小的聲音辯解:「他還只是個孩子……」但是一個又一個血淋淋的例子告訴我們,有些事不是一句「他還是個孩子」就能一筆帶過的。

自私一點、任性一點、驕縱一點……這是熊孩子,但如果一個人小小年紀就為人惡毒,熱衷在傷害別人中尋求快感,那這就不是「熊孩子」這麼簡單了……這叫「犯罪」。

最近網絡上的一條熱門新聞又一次給了我們當頭一棒。

熊孩子和殺人犯,往往只有一線之隔。

02

7月3日那天,一個小女孩2歲的生命在長沙瑞都華庭小區,戛然而止,原因竟被多數人認為是「熊孩子」的惡作劇。

兩歲的莉莉與其他兩個小孩子一起玩耍,進入了電梯,電梯的按鈕原本是在9樓,其中5歲的小男孩卻蹦跳著點亮了18層的按鈕。

電梯到達9樓的時候,三個孩子本來一起走出去,其後小男孩卻將兩歲的小姑娘重新抱回了電梯,並將她一個人重新關進電梯,帶到了18樓。

電梯到達頂層開門的一瞬間,2歲的小姑娘本能地朝著外面的陽光走去,誰想到頂樓的護欄失修,莉莉一腳踩空,從18樓墜樓身亡。

再回看電梯裡的監控錄像,2歲的莉莉驚慌地拍打電梯門的畫面,一陣心痛...

父母成功教會小男孩兒如何使用電梯的時候,不知道有沒有告訴他把2歲的小妹妹獨自留在電梯可能會造成什麼樣的後果?父母忙碌著教自己孩子如何自保的時候,還有沒有人告訴他,這世界上有更多的事是做不得的。

父母一句及時的呵斥就能讓孩子學會的道理,憑什麼要讓無辜的家庭以喪子之痛來給熊孩子敲響警鐘?

你可以選擇不善良,但不能去傷害。

微博上不乏有人說:「這不能全怪小孩子,主要還是物業失責」,但不容置喙的是,這分明是一次可以避免的悲劇一個小孩子的確用莫名其妙的惡意給了沒護欄的頂樓造成慘劇的可乘之機,如果小男孩沒有這個一時興起的「惡作劇」,那2歲的莉莉第一次登上18樓可能是18歲的時候抱著畫板上來寫生……

這是熊孩子麼?不,這是「殺人犯」。

03

以前總聽別人說起,自己碰到了什麼樣的熊孩子,有多招人煩。

在一個朋友開的party上,我算是第一次見識到,熊孩子的破壞力有多強。

按說這種聚餐一般都不帶孩子的,但是張姐的老公出差,孩子沒人給做飯,就在開party的時候把兒子帶來了。

張姐的兒子雷雷今年4歲,正是活潑好動、好奇心強的時候。

席間雷雷一直往舞台上跑,去掀女主持人小宋的裙子,場面十分尷尬。

當中有人提醒過張姐,「快管管,你兒子又去掀小宋的裙子了」,張姐只是在座位上喊:「雷雷,再這樣媽媽可生氣了啊,我們大家都不喜歡你了!」雷雷就嬉笑著跑開,可是不一會就又躥上了舞台。

小宋多次投來求助的目光,張姐大大咧咧地喊道:「沒事沒事,他和你鬧著玩呢!他小孩子懂啥!」

終於在有次雷雷高高地掀起小宋的裙子,台下的人都清楚地看到小宋的黑色蕾絲底褲後,小宋一個彎腰,一把扒下了雷雷的褲子。

然後手握話筒,微笑地看向張姐:「孩子還小,應該也不懂這個叫丟人吧?」說完揚長而去。

雷雷被扒光了褲子站在聚光燈下,徹底懵了幾秒之後開始嚎啕大哭,張姐來不及吞咽嘴裡的飯菜,趕忙衝上台給兒子提褲子。

孩子嚇到大哭,張姐也丟了面子,重要的是在場的人也並非完全站在張姐這邊,甚至有些有孩子的家長都委婉地說:「這孩子太皮了,以後可就長記性了。

每個家長都希望孩子能在大庭廣眾下露臉爭氣,可是張姐的兒子這一次非但沒露臉,還把屁股給露了。

該自己管孩子的時候,心疼他小,心軟捨不得,等別人幫你管的時候,只會更狠。

不僅心疼,而且丟人。

如果還有人願意用「無心之失」來強調大家對於一個孩子的「寬容」,那當初地鐵站那個小男孩該怎麼解釋?

04

去年曾經在網上看到這樣一條新聞,有網友說,有一次在地鐵站等地鐵,一個小孩子因為想吃一個年輕妹子手裡的炸雞排不停哭鬧,小男孩的媽媽便讓孩子去向妹子要,說:「那你去跟姐姐說,讓姐姐把炸雞排給你吃~」

小男孩便側過頭對妹子說:「我要吃雞排!」妹子瞄了一眼就側過了身,沒理他~

事情到這也不過就是一個「熊孩子」不懂禮貌胡攪蠻纏的故事,不說大快人心吧,至少也算不虧不損……而之後發生的事卻驚呆了所有人。

不一會兒傳來了地鐵進站的聲音,就在遠處的地鐵夾著快風馬上就要到站的時候,小男孩兒突然掙脫了媽媽的手,跑上前使勁兒推了那姑娘一把!妹子尖叫一聲眼看就要栽下站台,還好身邊一直關注妹子和小男孩的人在千鈞一髮的時候,抓住了年輕女孩兒的胳膊……

而小孩子卻被媽媽拽著,迅速隱進了地鐵擁擠的人流里……消失得無影無蹤。

如果說「電梯小男孩兒」事件是無心之失,那「地鐵黑手」事件就是一個孩子最本質惡意的袒露。

是呀,孩子摔在地板上哇哇哭的時候,你說乖寶貝兒別哭,媽媽打它(地板);小雞啄了孩子一下,你說寶寶別怕,媽媽今晚就給你燉了它;孩子被小朋友推了一把,你說你怎麼不打回去啊......

終於,孩子替你總結了自己的「家教」:你惹我不高興?就是不行!

05

汪涵曾在一檔綜藝節目上說過,他能想到的對一個人最難聽的批評就是:你這個人真是少家教,沒教養。

所以他的孩子才兩歲多,他就已經給孩子立了不少家規,就連吃飯這件小事也不放過。

他在自己家的餐廳掛了一副大匾,上面寫著四個字:碗凈福至

意味著把碗吃乾淨了,福氣才能夠放進去。

讓孩子從小就養成認真吃飯,吃乾淨不浪費糧食的好習慣。

規矩要從孩子小的時候就立好,否則越到後面越難管。

06

從古至今,孩子其實一直被認為是「純潔、天真、善良」的代表,人們習慣用每一個最邊緣、最不傷大雅的藉口去原諒一個孩子已經足夠明顯的原始罪過。

社會其實給予了孩子太多超出社會承載能量的寬容,所以熊孩子才「屢禁不止」,所以「熊家長」一而再再而三的得過且過,繼續驕縱。

「十七歲男孩教室里將女同學姦殺」被判無期的新聞最近被討論地火熱。

或許小時候,他也無數次被那句「他還是個孩子」救下而免遭譴責,後來當他不是孩子的時候,終究會明白:他不會永遠被社會當成一個孩子去對待;他的父母也會明白:你的孩子不會永遠只是個孩子~

你不好好教孩子,總有一天這個世界會替你好好教育他。

07

原生家庭是影響孩子性格養成的必要因素之一,一個孩子的家教無形當中,就決定了你的孩子以後會是一個人見人愛的天使?一個誰見誰煩的熊孩子?還是一個整個社會都聞之失色的殺人犯……

孩子在家裡犯了錯、逾了規矩不教育,等他走向社會犯渾耍賴的時候就會被人狠狠地教育。

在這個不提倡體罰孩子的時代,家長們千萬別忽視這樣一件事情——有教養的人走到哪裡都給人一種舒服、高級的感覺,家教是一個家庭的內在靈魂,是為人父母的最高人格體現,他象徵著一家人的「精神存款」富足或是貧瘠,無所謂物質財富,無所謂社會地位……

而這種氣質和素養必須從小開始培養:

在電影院看電影的時候,告訴孩子不要大聲喧譁,影響其他人觀影;

家裡有人睡覺的時候,開門、關門、走路的聲音要儘量放輕;

別人的東西不能隨意取用,要先經過人家同意;

借人家的東西,有借有還,才再借不難。

否則借的第一次,就是最後一次;

在飯店吃飯的時候不要滿場奔跑,既危險又影響其他人用餐;

更不要把腳踩在地鐵座位上、餐廳座椅上等會有人來坐的地方,會給他人帶來不便。

教養無小事,全在細節里。

古人云:仁義禮善之於人也,辟之若貨財粟米之於家也。

窮養富養,必須先給孩子教養!家教是一個父母給予孩子最誠懇的「身份證」。

好好的孩子你不教他道理,他就會成為熊孩子,你說沒關係,他長大了自然就懂了,孩子還小不懂事,長大後就會自己變好嗎?小時候不愛學習的人,要是沒人管教,長大也不見得愛讀書學習;小時候不會做家務整理,要是沒人好好教,長大也不見得就會歸納整理做家務。

這個世界上,孩子不會無緣無故變壞,當然也不會無緣無故變好。

孩子的一切,都是父母早期教育成果的體現。

如果一直抱著「孩子還小,長大就好」這種想法,孩子長大後,基本都不會變好。

可說

7月

11日

熊孩子和「殺人犯」之間,隔著父母而已,所以為人父母,加油。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他只是個孩子!」這句話害了多少個家庭

最近,Vivi媽被長沙「熊孩子」的惡作劇攪得心痛不已。還原事情的經過:兩歲的莉莉與其他兩個小孩子一起玩耍,進入了電梯,電梯的按鈕原本是在9樓,其中5歲的小男孩卻蹦跳著點亮了18層的按鈕。電梯到達...

人之初,性本惡嗎?

關注「小馬育兒指南」 | 讓孩子幸福、有意義的快樂!跟朋友吃飯的時候聊到一個問題,說的是「人性中的惡到底有多可怕」。生活即江湖,陰暗幽深,勾心鬥角,總有陽光所照射不到的地方。一個朋友跟我們分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