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前和孩子交心半小時,結局竟如此不可思議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在中國家庭,很多父母都有這樣的疑惑與無奈:為什麼我的孩子什麼都不願意告訴我?孩子一天天長大,想法也越來越多了,我已經完全不知道他在想些什麼了······

由於太多的家庭存在這樣的現象,所以有些家長理所當然的認為,孩子長大了都這樣!但是,真的是嗎?為什麼有的孩子能和家長做好朋友,無話不談呢?別總以為這是孩子的原因,其實也和家長的教育方式息息相關。

她每晚都會和孩子聊上一會

這是一個喜歡和孩子聊天的媽媽。

她每天就算再忙,也會抽出一點時間和兒子聊會天。

當然,這聊天的時間大多都在睡前,夜深人靜時是大腦最放鬆、最自然的狀態,非常適合交心。

她和兒子什麼都聊,聊美食、聊學習、聊交友、聊文化,有時候發生一些小爭執,她竟然都說不過自己的孩子。

她會引導孩子思考話題,但是不限制孩子思考的方向,所以她的兒子會問一些奇奇怪怪的問題,腦洞很大,總會說到大人想不到的點子上去,把她帶偏。

久 而久之,媽媽通過睡前聊天,和孩子交心之餘,還引導孩子主動思考。

孩子呢,喜歡將想法告訴自己的媽媽,也習慣了自己思考問題的這種方法。

鄰里都稱讚這位媽 媽,怎麼把孩子教的這麼好,什麼都懂!其實只有媽媽自己知道,自己並沒有給孩子傳達多麼學術性的東西,只是聊天,用心交談,僅此而已。

融洽的親子關係,從聊天開始

問題又回到了孩子父母的抱怨,為什麼總是不和父母交心呢?從以上媽媽的故事中,引申出兩個問題:第一,你有養成和他交心的習慣嗎?第二,你懂怎樣和孩子聊天嗎?

顯 然,大多數父母的回答是否定的。

因為在大多數父母的教育模式下,孩子眼中的父母是長輩而不是朋友,朋友可以交心,而和長輩之間是有代溝的。

於是直接導致孩 子有想法不願意找父母表達,而去找朋友或者同學吐槽。

而父母往往等發現孩子與自己的心越來越遠時才想到要與孩子聊聊,這時已經晚了,起不到多大的效果。

此 時的聊聊,在孩子眼裡更多的是說教,而不是交心。

所以,良好的親子關係要從小開始建立,而聊天可起到關鍵性的作用。

孩子眼中的世界和大人是不一樣的,即便生活在一個家庭里,也存在著極大的差異,這種差異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有。

而交流能幫助大人打開孩子的心扉,走進孩子的世界,獲得孩子的信任。

怎樣正確和孩子交流?

怎樣和孩子交流也是一門藝術,像上文的媽媽一樣循循善誘,引到自己的孩子,並且堅持每天聊天就是很好的方法。

那麼,具體要怎樣操作呢?

1.平等交流

家 長要做的第一步,是改變自己的心態。

要清楚地明白,和孩子交流要有一顆平等的心,在交流過程中,自己是以朋友的身份出現,而並非是家長。

交談的時候,要明 確自己的目的,是要和孩子交心,要打開心扉。

即便孩子有什麼怪異的想法,也不要生氣或者反駁,可以適當引導。

要知道,朋友是平等的,多一點尊重和理解。

2.多元化交流

睡 前聊天半小時是一個很不錯的方式,但如果孩子牴觸的話,也不要強行進行交談,不然適得其反就不好了。

其實,任何合適的場合都可以進行交流。

比如飯桌上、比 如散步時、比如逛街時……聊天的方式也是多變的,可以採用問答,也可以採用音樂,多用新穎的方式讓孩子愛上表達與交流。

3.正面引導

在和孩子的交談中,家長很容易被孩子天馬行空的想像帶偏,也很能發現孩子心裡的小九九。

但是這也是值得高興的,因為至少表示,孩子開始願意與你交流了。

此時,要把孩子往正面思想上引導,潛移默化教育孩子。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到底怎麼說話,孩子才願意聽

我們經常把「孩子不聽話」掛在嘴邊,那麼孩子不愛聽什麼樣的話呢?到底怎麼說,孩子才願意聽呢?孩子最討厭什麼樣的話指責「你怎麼這麼粗心,又把水弄得滿地都是,想累死媽媽嗎?」「你看,都是因為你早上太磨...

順利帶孩子度過「叛逆期」,我們有話說.....

提到孩子的叛逆期,相信很多家長對這個話題並不陌生。生活中我們也經常聽到一些家長抱怨自己的孩子不聽話難管叛逆。所謂的叛逆不過是大人一廂情願的說法,但對孩子來說從聽話到不聽話是孩子學習獨立思考得過...

孩子沒主見,家長該反省一下自己了

大人都喜歡乖巧聽話的孩子,他們性格溫和,很少與人發生矛盾,為父母省了不少力氣。可如果孩子過於順從,凡事沒有主見,總是把「我要不要怎樣」、「我應該怎樣」掛在嘴邊,就不是一種好現象了。孩子終有一天要...

霸道寶寶喜歡強迫他人,怎麼勸說才有效?

當寶寶擁有自我意識,以及開始叛逆期時,媽媽是淡定的,這不就是小娃娃開始有自己的小想法了嘛。媽媽為寶寶創造環境鼓勵寶寶按自己的想法來,老人也覺得欣喜,處處謙讓著寶寶。不知不覺,突然發覺寶寶養成了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