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入園後的那些事兒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寶寶撕心裂肺的哭聲

終於到了入園的那一天,早晨溫娜給女兒裝了幾身換洗衣服、尿片、小水壺,還有出外玩時的遮陽帽,帶著孩子來到幼兒園。

進門的時候,小西沒有什麼反應,拉著媽媽的手平靜地四處觀望著。

因為幼兒園允許孩子入園第一天家長陪園,所以溫娜這一整天都可以陪著女兒。

小西經常會離開媽媽去做事情,但是回頭必須能看到媽媽在,經常是玩一會兒,跑到媽媽懷裡趴一會兒。

活動的時候,也像親子班一樣,拉著媽媽的手一起參與。

有一次老師讓溫娜幫忙做點事情,小西正和其他小朋友一起活動,但她對媽媽的行動非常敏感,發現媽媽要離開,馬上跑到媽媽身邊。

溫娜無助地看著老師,老師笑著說:「沒事。

溫娜想不出明天自己不來的時候小西該找誰,孩子跟誰都不熟。

她想起自己當年參加工作的時候,上班第一天,她站在單位的大廳里手腳都沒處放,感覺誰都比自己強,別人從她身邊匆匆地走過來,走過去,沒有人告訴她該幹什麼。

她感覺站了有幾個世紀一樣漫長,才來了一個自稱是科室主任的人,告訴她哪是她的辦公室,要做什麼事情。

那時她已經二十三四歲了,現在自己的寶寶才兩歲,孩子該如何面對這樣陌生的環境?這樣想著,溫娜感覺心跳加快了,臉也紅了,眼淚也不爭氣地要冒出來,她咬咬嘴唇忍住了。

女兒在她懷裡,胳膊架在她腿上,看著其他小朋友玩耍。

明天早晨一來,溫娜要把女兒交到老師手裡,自己必須很快掉頭離開。

她無法想像這個情景,一想她就感覺呼吸緊張,喘不上氣。

這天晚上,溫娜躺在床上翻來覆去睡不著覺。

她甚至想,算了,不送了。

終於熬到天亮,溫娜早早起來,收拾好東西,抱著孩子走出家門。

到了幼兒園,教室里已經有另外一個寶寶在哭,溫娜把女兒放在地上,蹲下來說:「你跟小朋友還有老師一起玩,晚上媽媽會來接你。

」在這之前,她還不曾把孩子留在陌生的地方自己離開過,所以女兒也沒有這樣的經驗,溫娜又說了一遍:「寶寶在幼兒園,媽媽下午來接寶寶。

」看女兒沒反應,溫娜以為女兒理解了,心裡稍稍輕鬆一點。

一個老師熱情地迎過來,溫娜儘量笑著。

老師蹲在孩子旁邊,兩隻手輕輕地放在孩子身邊,一邊用眼神示意溫娜離開。

溫娜的手還拉著寶寶的手,不知道怎麼脫離。

老師一隻手拖著孩子的手,拇指伸向指間,一撬就把溫娜的手撬出來。

這時溫娜緊張得快喘不上氣來,她只知道拚命地跟女兒說:「寶寶再見,媽媽下午來接你。

」女兒好像還不知道是怎麼回事,就被老師抱著往教室走去,也沒聽到哭聲。

溫娜快步離開,眼淚像斷了線的珠子一串串落下,迎面走來很多家長。

她覺得不好意思,捂著臉快步往家裡走去。

回到家裡,看到床上孩子的東西,她趴在床上放聲大哭。

哭了一會她感覺很疲倦,閉著眼睛想休息一下,但無論如何睡不著,只好起來洗把臉,走出家門。

走著走著,她就不由自主地朝著幼兒園的方向走去。

在緊鄰幼兒園的一個樓的拐角處,她停下了,側耳細聽,沒聽見什麼動靜,就悄悄貓著腰躲在窗下。

大約有十幾分鐘,她突然聽到一聲孩子的大哭,這聲哭似乎不是剛開始的,是哭了很久之後中間的一個間歇。

這是溫娜帶孩子兩年中聽到最悲慘的孩子哭聲,她的心提到了嗓子眼,這是自己的孩子在哭。

她無助地靠著牆,任眼淚流了一臉。

她很想看看女兒在裡面是什麼樣子,老師是不是在抱著她。

她想像著女兒被扔在地上,無助地哭,無數條腿從她身邊路過,沒有一個人停下來看看她。

女兒的哭聲是那麼悽慘,老師肯定沒有把女兒抱在懷裡安撫,不然女兒怎麼會哭得這麼傷心。

想到這裡,溫娜突然感覺自己火往上冒,真想衝進去一把抱起女兒離開這裡。

這時單元門突然打開,溫娜嚇了一跳,趕忙擦去眼淚。

出來的是一位五十歲左右的大媽,看到溫娜這樣,就問她:「怎麼著?孩子上幼兒園了?唉,孩子成天在哭,煩著呢。

這本來是居民樓,就不是辦幼兒園的地方。

我們這單元現在是什麼人都會來,我們還準備反映這問題呢。

溫娜正沉迷在自己的情緒中,有點無精打采,老太太一通抱怨,她心裡更是七上八下,萬一這些居民對幼兒園不滿,幼兒園還能辦下去嗎?

她擔心自己被老師看見了,只好勉強自己往家走,但她又想知道孩子們出來的情況,所以猶豫著是不是該躲在另一個牆角再看看。

她又想起有老師跟她說:「孩子在入園之後都會哭,如果孩子看到家長在附近藏著,哭的時間會更長。

家長一定要果斷、堅定,並且在心裡相信老師,相信幼兒園。

如果家長不相信幼兒園,這種不信任的信息就會傳遞給孩子。

對孩子來說,每天感覺去一個爸爸媽媽認為不好的地方或者是危險的地方,孩子會更加難過,會沉浸在自己的痛苦中,拒絕老師和其他小朋友。

對於這個說法溫娜還沒有經驗,也不敢拿自己的孩子做實驗,所以咬咬牙,還是堅決地離開了這個小區。

回到家裡,溫娜的心情怎麼也好不起來,無心做任何事,也懶得做飯,滿腦子都在想像幼兒園的情景,想像著女兒小小的人兒在幼兒園含著眼淚流著清鼻涕獨自縮在牆角無助的樣子……她覺得老師說的那些道理,似乎是想讓家長全部信任老師,信任幼兒園,這樣一來,家長們就不再監督幼兒園,不再懷疑幼兒園了,如果這樣,那他們不是想怎麼樣就怎麼樣了嗎?有很多幼兒園,孩子出了可怕的事,在入園的時候老師恐怕也是這樣給家長說的吧,孩子回家又不會說,家長也不知道,溫娜越想越覺得不寒而慄。

到了十點多,是孩子們的戶外活動時間了,溫娜還是忍不住跑到幼兒園附近的一棟家屬樓旁邊偷偷觀察幼兒園的動靜。

孩子們慢慢走出來,臉上沒什麼表情地跟在老師後面,老師大聲唱著歌,但沒有孩子應和。

最後,老師抱著小西出來了,懷裡抱著小西,卻忙著跟其他孩子說話,指導其他孩子做事。

小西被抱在懷裡似乎變成了一塊木頭。

溫娜看著這情景,心裡很不舒服。

走了幾步,老師把小西放下,拉著她的手,跟著其他孩子一起走到了小區公用的沙坑。

沙坑用磚頭圈了起來,直徑有兩米左右,裡面有一些類似泥土和沙子的東西。

孩子們拿著小桶和鏟子在裡面挖起來,小西站在沙坑的邊上,面無表情地看著別處。

過了一會,突然「哇」的一聲大哭起來,哭了好長時間,有一個老師走過來,彎下腰來不知道跟小西說了些什麼,然後拉著小西進了沙坑蹲下來開始玩了。

溫娜的眼淚不知道什麼時候又流了出來,擦掉眼淚之後溫娜感覺自己更加痛苦,很想馬上找個人去說一說,找誰說呢?如果給老公說了,老公肯定會抱怨溫娜不該那麼折騰。

如果老公真的覺得這所幼兒園是一個不負責任的幼兒園,要求搬回去上自己家門口的那所私立幼兒園,情況可能比現在更糟,所以她只能忍著。

看看離下午接孩子的時間還有將近六個小時,她回家胡亂吃了點飯,發了一會呆,打開電腦,想看看有沒有跟自己一樣為孩子上幼兒園痛苦的人,是自己神經過敏,還是每個孩子入園都一樣,每個媽媽的情況都一樣?至少自己可以在網絡上找那些同病相憐的其他家長,看看別人是怎麼度過這個時期的。

一個媽媽寫道:

我家寶寶是11月份的,明年直接上小班,到時也快4歲了,一直擔心寶寶入園哭鬧,所以從兩歲多我就天天對他說幼兒園裡面可以學知識,唱歌跳舞還有好多玩具,有滑梯有鞦韆有木馬。

每個小朋友有自己的小床小桌小椅子,大人不可以進去哦,會坐壞玩壞小朋友的東西,小朋友去上學,爸媽要去上班等等。

寶寶對爸爸媽媽不能進入幼兒園玩表現得痛心疾首,這個心理準備算是做足了,希望到時見效,寶寶已經對上幼兒園表現得很坦然。

姥姥在幼兒園工作10多年,也目睹太多剛入園哭鬧的孩子,老師根本管不過來,哭喊的,絕食的,不睡覺的,拉屎拉尿在身上的……希望這招有效,這是心理上的準備,其他比如自己上衛生間、穿衣服、吃飯等已經在學習中,這樣不但減少老師的麻煩也能讓他照顧好自己,這些都是姥姥教的。

但願但願……

還有一個媽媽這樣說:我家孩子敏感、內向,有過一次入園失敗的經歷,我對他再上幼兒園真是煞費苦心。

首先是選老師,這次的兩位老師都是年輕的母親,親切面善,我把兒子的情況向她們說明,希望老師對他有所了解,並多關照他。

其次我希望有個他熟悉的小夥伴和他結伴入園。

正好,小堂哥比他大3個月,家人一商量,把他哥倆就放在了一個班。

兩個都較膽小的孩子在一起,也許是彼此有個照應,入園沒多久,兒子就愛上幼兒園了。

但還是很膽怯,也不夠活潑。

於是,每天接他時,我儘可能在幼兒園多逗留,和老師交談,和他們班的小朋友玩耍,並結識幾個投緣的小朋友的家長,相互交流孩子的情況。

放假時,我會邀上他們班的小朋友,騎上小自行車結伴在戶外遊玩或互相串門。

有了這些相互熟悉的機會,漸漸地,兒子開始合群了。

如今,兒子已經4歲了,在班上和小朋友們玩成一片,人也活潑開朗,喜歡聽老師上課了。

第三個媽媽這樣說:

講講我自己的做法吧。

現在每天跟她說說幼兒園的一天是怎麼開始的,都做些什麼。

告訴她上幼兒園的時候爸爸媽媽要上班,並且帶她去過幾次單位。

我們的幼兒園不讓陪園,我們上的是混齡班,打算提前一天帶她去認識她的班級,物品存放的地方,廁所在哪裡。

這些媽媽做的事情,溫娜都做了,那女兒為什麼還要哭呢?

看著這些帖子,溫娜的思緒逐漸地轉移到了孩子和家長情緒方面的問題,上一個好幼兒園,是不是孩子入園就不哭了呢?是不是一開始就高高興興地去?一個好媽媽是不是就不會在孩子入園哭的時候,懷疑幼兒園照顧不周到?或者幼兒園不夠好?自己是不是不應該產生這麼多的不良情緒?不應該懷疑幼兒園?不應該對幼兒園老師有怨氣?溫娜想,雖然剛入園時在幼兒園呆了一天,但自己離開以後孩子在幼兒園到底怎麼樣呢?如果能親眼看看小西現在每天是怎麼吃飯的?怎麼睡覺的?怎麼上廁所的?萬一尿褲子了老師是怎麼照顧她的?看看其他孩子是不是也會哭?過後他們是怎麼玩的?可能就不會天天因為想著孩子在幼兒園是不是受罪而難過了吧?

溫娜矛盾著,是不是要求到小西的幼兒園再去跟一天?其實在陪園的時候她感覺老師對孩子的照顧還是可以的,除了尿了褲子老師沒有第一時間換,有時孩子鼻涕出來掛在嘴唇上,老師沒來得及擦以外,她也沒有看到這所小幼兒園別的不好的地方。

可那天沒有同樣第一天入園的寶寶,她沒有觀察到別的媽媽剛離開孩子,老師怎麼對待。

她只是看到老師時刻都在忙。

如果媽媽離開,剛入園的寶寶那麼無助地哭,老師會顧得上照顧嗎?如果老師顧不上,那這個可憐的寶寶是不是只有一個人坐在那裡哭?想到這裡,她的眼淚又流出來,她決定下午早點去跟老師談一談。

孩子是下午四點半離園,溫娜三點半就迫不及待地在幼兒園那兒轉悠了,好不容易等到四點半,她按響了幼兒園的門鈴,進到幼兒園。

她有一種感覺,似乎只有自己呆在這個屋子裡,幼兒園的空氣才是美好的。

她進來以後看到很多寶寶已經吃完飯了,有的在看書,有的在閒逛,女兒還坐在餐桌上,眼睛裡含著眼淚,手裡拿著半勺飯,清鼻涕掛在嘴唇上,臉被眼淚蜇得紅紅的。

看到女兒這個樣子,溫娜的心涼到了極點。

老師示意她往一邊躲一躲,她躲到一個孩子看不到的角度。

老師小聲給她說:「今天還不錯,中午吃飯還吃得可以。

」她在心裡說:不錯是什麼意思?可以是什麼意思?

老師接著說:「寶寶雖然在哭,但是中間會停歇下來,看其他孩子工作,別擔心,孩子不會哭壞自己的。

今天尿了兩條褲子,老師都給洗好了,包在塑料袋裡,拿回去清一下給晾乾就可以了。

她本來想問老師很多問題,但是這時哭泣哽咽在喉中,無法說話,怕眼淚流出來。

老師也看出她的痛苦,所以用手輕柔地摸了一下她的上臂,說:「放心吧,我們會照顧好你寶寶的。

這話對她不起什麼作用,因為她沒有看到老師照顧好自己的孩子,在家裡吃飯時,小西都是跟媽媽一邊吃飯,一邊會突然抬起頭用她那稚嫩的童音呱呱呱地說幾句她認為好玩的事情。

每到這時,溫娜心裡別提多熨帖了,覺得精心為寶寶和全家人準備飯菜真是生活中最快樂最有意義的事情。

現在教室里亂鬨鬨的,自己的寶寶坐在那裡,嘴裡含著涼飯,難以下咽。

腳上的拖鞋竟然反穿著,像個倒寫的八字,這讓她怎麼相信老師說的會照顧好孩子呢?她再伸頭看時,小西仍然沒有吃飯,勺子還捏在手裡,半勺飯還在。

主班老師過去給小西說:「小西,還想吃嗎?如果不想吃就可以不 吃了,如果還想吃就把碗裡的飯吃完,你還想吃嗎?」小西看著老師,就像沒有聽見老師說的話,臉上沒有任何表情。

老師用餐巾紙給小西擦掉了鼻涕,說:「如果你不想吃了,老師把
你的碗收了,你可以回家跟媽媽再吃飯。

」當提到媽媽時,小西又「哇」的一聲哭起來。

老師將小西抱在懷裡,小西完全依附在老師身上,看上去像平常
哭時在媽媽的懷裡一樣。

老師抱著她坐在牆邊的沙發上,低著頭給她說著什麼,小西立刻就不哭了。

老師一邊給她理著頭髮,替她抹掉眼淚,一邊把她放在地上。

小西馬上就往門口走過來,鞋帶也沒系好,拖在地上,一走一甩,像個剛從戰場上回來的疲憊的小傷兵。

溫娜看著女兒這個樣子,心裡像被人揪了一把,眼淚差點就掉了下來。

溫娜不理解,為什麼自己來了老師不讓自己陪小西吃飯,還要把她抱在懷裡說幾句話才讓小西來找自己。

溫娜迫不及待地從牆角跳出來,小西看到媽媽,笑著撲到她懷裡。

溫娜提起孩子的包,急急地換了室外鞋,趕快抱著女兒走到外面,她感覺在這個房間裡再呆一會自己就要窒息了。

來到外面,她總算透了一口氣,趕快幫女兒把鞋帶系好。

她把臉埋到小西的懷裡,想把女兒逗樂,小西也真的哧哧地笑了兩聲,然後深深地嘆口氣,認真地跟媽媽說:「媽媽,我明天不上幼兒園了。

溫娜不知道怎麼回答女兒的問題,只好說:「我們先回家吃飯,吃飽飯爸爸回來,我們做遊戲。

小西馬上高興了,溫娜抱著女兒做敲鼓狀,逗著女兒發笑,一路回到家裡。

看著女兒在家裡開心的樣子,她想明天一定要找老師好好談一談。

第二天,小西早晨一起床就開始哭,不斷地說:「我不上幼兒園,我不上幼兒園,嗚……」往幼兒園走的路上還一直哭個不停。

到了幼兒園門口,小西緊緊地揪著媽媽的衣服不放。

溫娜心裡很亂,不知道該怎麼辦,她沒搞清女兒是怎麼鬆手到老師懷裡的。

老師笑著讓小西跟媽媽說再見,她勉強咧嘴應了一句,掉頭就走,她聽到女兒在她身後撕心裂肺的哭聲。

上午十點鐘,主班小楊老師打來電話,讓溫娜特別意外,自己正想找機會跟老師好好聊一下,小楊老師卻主動打來電話,這讓她心裡舒服了許多。

老師開口就跟她說:「小西媽媽,小西現在已經不哭了,今天哭的時間比昨天短多了。

」溫娜嘴上不說什麼,但心裡根本不信。

小楊老師接著說:「我打電話來不是為了小西,是為了你,我看到你很難受,你這樣孩子會更加難受的,在這種時候孩子需要從你那裡感覺到力量,感覺到幼兒園是一個能讓她放心的地方,孩子才能接納這裡。

如果你那麼難受,孩子就會覺得幼兒園是一個可怕的地方。

」小楊老師還說:「任何一個孩子離開媽媽都會感覺特別焦慮特別痛苦,這是正常的,但是孩子會適應的。

溫娜心想,人本來就是個適應環境的動物,再惡劣的環境人都能適應,不是還有孩子跟狼生活在一起也適應了狼的生活嗎?並不是說孩子能適應環境就說明環境對孩子是有利的。

這時的溫娜已經不自覺地否定了一切。

小楊老師在電話那邊又說:「你一定要放鬆,這樣你的孩子才會更快地度過入園的痛苦時期。

」聽到這裡,溫娜覺得老師有些責備自己的意思,自己的狀態是不是真的害了小西?小楊老師後面說了什麼,她全沒聽進去。

最後她聽到電話那邊問她還有什麼問題沒有,她想問的事情很多,但不知道從何問起,總不能問孩子吃飯的時候你們為什麼不給她擦鼻涕,為什麼在幼兒園尿了兩條褲子,在這之前孩子已經會說要尿尿了。

也不能問孩子在哭的時候老師抱不抱她,孩子的鞋子為什麼穿成那樣。

這些問題她問不出口,因為老師當著溫娜的面是抱了孩子的,而且也給她擦了鼻涕,只是沒有在鼻涕剛剛流出來就擦。

溫娜遲疑著,說:「現在還沒有,等我想好了去找你們,可能有很多問題要向你們請教。

小楊老師客氣地說:「小西媽媽,很多媽媽這個時候都很焦慮,會提很多問題問我們,你卻說沒有問題,你真是一個很有力量的媽媽。

溫娜客氣地說:「沒有沒有。

她說的是實話,也覺得小楊老師在故意表揚自己,實際上是在批評自己的焦慮。

為了緩解自己的焦慮,溫娜這些天來一直在網上看有關孩子入園哭的帖子,她發現有不少孩子剛入園時都哭得很厲害,有的是哭的時間很長。

溫娜可以想像到,那些孩子的父母在經歷著和自己一樣的煎熬。

但下面幾個媽媽的帖子和後面園長的回答讓溫娜的心情稍好一些。

一個媽媽這樣說:

我的兒子3歲零4個月,上小托班,且是班級里最大的兒童。

上幼兒園已經半個學期,但是每天早上去幼兒園,只要一進班臉就變了,就會大哭。

但據老師說他也就最多哭5分鐘,然後一天都能高興地參加遊戲和教學活動。

曾經問過兒子為什麼每天早上都要哭一下呢,他說:媽媽我只哭一會兒。

我現在也隨他去,他要哭就哭一會兒吧,我想這也是正常的情緒發泄。

不知道大家有什麼看法?

園長答:

的確,每個孩子在入園的時候都會哭,因為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依戀人,一個兒童最害怕的就是離開自己的養育者,這是孩子的生存本能。

所以我們把孩子送到幼兒園,孩子哭是正常的。

想像一下,如果我們的親人把我們帶到一個陌生的地方,告訴我們你在這裡呆一天,到晚上我來接你,我們的感覺可能跟孩子是一樣的。

這樣看來,孩子哭是人類的正常情感,所以我們要用正常的態度去對待它。

人類在一生中總是會遇到這種需要我們突破才能前進的坎,突破的過程沒有人會感覺舒服,我們只有在接納我們的痛苦的同時,繼續前進。

所以在入園的時候我們要認可孩子的傷心和哭,同時繼續堅持讓孩子適應幼兒園。

還有一個媽媽發了很長的帖:

寶寶現在兩歲零八個月,上幼兒園有兩個月了。

他很喜歡哭。

基本上,批評他兩句,他就哭開了。

也沒眼淚,就是乾嚎那種。

比如,跟他說不要吃棒棒糖,他立馬會哭。

跟他說,不能打別的小朋友,他也會不高興。

總之,有一點不如他的意,他就哭開了。

本來以為他在幼兒園不會的,今天老師打電話來,才知道也會這樣。

真不知怎麼辦才好。

上周四夜裡哭了整整一個半小時,邊哭邊喊:媽媽,你別走。

一說再見你就走!像這種情況,大人肯定又心疼又上火。

忍住不發火,把他抱在懷裡拍一拍,走一走,跟他說:媽媽看見你傷心也很難過,你跟媽媽說說你都遇到什麼傷心的事情了。

他不理我,繼續哭繼續喊:媽媽你別走。

哭夠了安靜下來,躺在我懷裡,跟我一起看了本書,高興了,一覺睡到天亮。

園長答:

很多老師和幼兒工作者也不見得有非常好的對待兒童的觀念和對孩子深入的理解,孩子的哭會讓所有的人都難受,有些教育工作者沒有好的辦法來解決孩子哭的問題,就試圖用簡單的方法來制止孩子的哭。

因此,有的人會用恐嚇的方式,有的人可能會直接要求孩子停止哭泣,這樣孩子就會更加難受,因為他們的憂傷沒有被理解,他們的痛苦又不能正常宣洩。

一個這麼小的孩子怎麼能忍住自己的憂傷呢?所以成人幫助孩子的能力是需要練習的。

首先不要害怕孩子的哭泣,孩子哭的時候你一定要保持平靜,這樣你才能夠理性地找到幫助孩子的方式。

理解和接納孩子的哭,並不等於是忽視孩子的痛苦。

如果用語言的方式告訴孩子,自己理解孩子為什麼痛苦,並且在孩子發泄痛苦的時候急於要求孩子跟自己溝通,這都無形中給孩子增加了壓力和暗示孩子注意痛苦。

其實在孩子哭的時候,你只要呆在孩子身邊,讓孩子知道你在傾聽他的哭,等孩子哭得差不多了,再給他一個溫暖美好的關懷,來扭轉孩子內心的痛苦情緒。

比如,講一講自己小時候上幼兒園,媽媽離開了,自己以為媽媽不回來了,就在幼兒園裡使勁哭之類的故事,讓孩子發現媽媽其實跟他也一樣。

最好講故事的時候把孩子逗樂,這樣,媽媽每天給孩子補充了心理的力量,使孩子能夠精神飽滿地去面對第二天的困難。

如果在幼兒園老師也能夠給孩子濃厚關懷的話,適應完幼兒園之後,孩子會變得更加有力量。

所以我們家長要用心靈來感受孩子,而不要只用大腦來思考,因為大腦的思考往往缺乏心靈的感受。

比如這時只給孩子講道理就是這種情況,不能夠觸動孩子心靈深處的情感。

可以在孩子哭的時候,跟孩子說,我知道你離開媽媽上幼兒園很難受,媽媽走了以後,你會感覺到害怕,告訴媽媽你在幼兒園發生了什麼。

一個媽媽求助:女兒死活不上幼兒園怎麼辦?

女兒今年三月份入園(哭了三個星期,脾氣比較倔強),五個月之後的一天,說什麼也不願去幼兒園了,到了校門口就是不下車,看到她哭得那難受勁,我就把她帶回了家,就這樣在家歇了整整一個暑假。

園長答:

這樣做對孩子很不好,除非您打算再也不讓孩子上幼兒園了,這樣的做法等於告訴孩子,只要使勁哭就會避免上幼兒園。

那她以後就會試著拚命哭,不達目的決不罷休。

媽媽說:

昨天開始恢復幼兒園生活,沒哭,老師說一天都挺好,沒什麼不好的情緒。

可到了今天早上又不行了,在家就嚷著「不上幼兒園……我今天不想上幼兒園……」一路上也鬧了點小情緒,我問她為什麼不願上幼兒園,她說:「有小朋友打我,有小朋友搶我玩具。

」我知道這不是真正原因,她只是不想和我分開。

園長答:

這可能是真的,因為孩子在家沒有小朋友跟她互動,都是大人跟孩子的互動。

大人跟自家孩子互動是順從型的,大多數是大人滿足孩子的要求,並主動照顧孩子。

孩子跟小朋友互動時,小朋友不會像爺爺奶奶爸爸媽媽那樣照顧他,時刻關注他。

小朋友群體會有各種各樣的人,有的對他好,有的不理他,有的侵犯他。

孩子在家裡從未遇到這樣的情景,無法理解和處理這樣的信息,所以感到很恐懼。

成人感到恐懼時會用意志力要求自己突破恐懼,而孩子的意志力還沒成長起來,他們對付恐懼的辦法就是本能地不離開保護人。

如果必須要送幼兒園,而這個幼兒園的確是能夠愛孩子的,最好的辦法就是讓孩子發現,一直去幼兒園也沒發生什麼,並且還有好玩的事。

孩子用自己的經歷證實了幼兒園的環境是可靠的,也就真正適應了。

媽媽說:

到了校門口,我讓她下車,她就拉住車門不讓開。

我使勁打開車門,她又死死拽住車坐墊不鬆手,怎麼勸也不行。

最後還是我狠下心硬把她的手掰開,抱出來塞給了老師。

老師抱著她走的時候,我聽到撕心裂肺的哭聲和喊聲:「媽媽,過來……」

園長答:

儘可能不造成這種情景,家長和孩子的這種鬥爭更加重了孩子的恐懼感。

遇到這種情況,寧可手扶著孩子的手請她放開,一直堅持到孩子自己鬆開手為止。

家長用自己的耐力而不是用身體力量來讓孩子鬆手。

如果我們用意志力而不是身體的力量,孩子下次可能就不會這樣做了,同時他們不會被爭鬥的力量搞糊塗,以為家長不愛自己了,以為自己是力量很小的人,自己是弱者,有時這個認識會留到成年。

媽媽說:

我想問的是:該繼續送女兒去幼兒園,請老師關注,還是尊重孩子的要求,讓她在家休息幾天?怎麼樣才是對孩子好的?誰能答覆我呀!我很痛苦!女兒可憐啊,她哭了幾天了,是一想起來就哭啊。

我們兩歲半剛去幼兒園那會兒都沒有這麼哭過。

現在都差不多入托近一年了,真讓人著急啊。

園長答:

每當遇到這種情況時我們就要審視一下自己,看看我們對孩子是一種什麼樣的愛,我們具有的是愛的感覺還是愛的決心。

愛的感覺就是我們的心裡有一團感情,使我們的情緒和表情很有愛意,使別人看到我們就知道我們在愛。

這種情形和螢幕上的演員真誠地表演有點像。

愛的決心,除了上面講的那種感覺以外,更多的是時時刻刻為孩子的將來、為孩子的生活著想,這樣我們就會想辦法去達到某個對孩子最有利的目的,在這種情況下,家長才能分清什麼是孩子真正需要的。

如這個寶寶,她想要的是不去幼兒園,不面對一個幼兒園環境的衝突,讓自己舒服一點。

而她需要的是獲得發展,練習和別人相處,練習感受別人,並能深刻理解他人的意圖、動機和情緒感情等等。

這樣她才能很好地與別人相處,只有能夠與別人相處才能順利地融入人群,為將來的社會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礎。

這時,家長需要了解孩子成長的需要,不僅要有愛孩子的感覺,還要有愛孩子的行動,所以愛更像是一種決心。

決心就是將愛的感覺付諸行動。

比如你心裡有一種強烈的想法讓孩子獲得良好發展的願望,但當她吵得你休息不好,不能好好上班,就把孩子交給爺爺奶奶帶,那就不是愛孩子,那是愛你自己。

因為你受不了孩子的哭聲,不去想辦法解決問題,也就不能為孩子的成長打下良好的基礎。

有一個孩子上幼兒園的過程和小西很像。

女兒上幼兒園本來就很愛哭,但有天晚上臨睡前要我抱著她哭一會兒,哭了一會兒,她說她不想去幼兒園,睡著了。

第二天早晨醒來情緒很不好,大哭著說不去上幼兒園。

我送孩子的時候問老師是不是昨天發生了什麼特別的事情,老師說女兒曾被一小朋友突然撞倒,撞了個四腳朝天。

當時女兒嚇壞了。

這天晚上回到家,女兒感冒咳嗽。

又過了幾天,聽阿姨說,女兒告訴她,小張老師不做他們的主班老師了。

我說是嗎,那天見到怎麼沒有聽說。

女兒剛好在身邊,我問女兒,是嗎?女兒哇的一聲哭了起來。

之前的一段時間,女兒很依戀小張老師。

我直覺感到這回孩子的哭鬧和以前不同,是處於恐懼之中的那種哭。

小張老師建議我親自送幾天孩子,讓小岳老師(現在的主班)接她。

聽老師說,女兒的哭是那種只流眼淚不出聲的,很壓抑的哭。

其間又病了一次。

孩子正在經歷著巨大的痛苦。

後來我和老師溝通過,決定尊重女兒意見讓她休息幾天,但到了要上幼兒園的時候,還是哭。

看來,女兒內心的不安全感和恐懼感,只留在家裡也沒有辦法修復。

在家休息的時候,女兒還算輕鬆,但意識到要去幼兒園了,就會在臨睡前跟我說,她想休息三天後,再休息三天。

我說我只能告訴你休息三天,之後要看情況。

她哭起來,但不厲害。

就這樣過了很久,我幾乎絕望了。

一天我陪女兒到幼兒園,又陪她玩了一會,才和她道別,她沒有哭。

晚上臨睡前,女兒還是哭了一會兒。

但會邊哭邊和我說話。

我有些焦慮,因為怕吵到家裡老人,但我最終決定好好傾聽她的哭泣。

我相信,她需要時間,她這兩天已經很好了。

大約又過了兩天,我去接女兒的時候,已經看到她笑了,前一周去接她時,她看到我都沒有笑,她終於可以接受了。

園長答:

我們看到的結果是,孩子在經歷了這麼艱難的過程後終於適應了幼兒園。

看了園長的答覆,溫娜覺得自己清楚了很多,她從沒有想過愛是一種決心,可能更多的家長有的是愛的感覺,而不是愛的決心。

溫娜好不容易能稍稍平和地面對女兒的哭了。

誰知,接下來的幾天,小西每天都要尿濕一包褲子回來,老師說來不及洗,讓溫娜回去自己洗洗。

聽老師這樣說溫娜很感動,這本來就應該是自己洗的。

可孩子這種情況溫娜也很擔心,本來已經學會上衛生間尿尿的女兒怎麼會這樣呢?老師說這是小西到了肛門期,讓每天多帶幾條褲子來。

溫娜在網上查了肛門期,也叫肛欲期,是弗洛伊德的理論。

可孩子為什麼一到幼兒園就進入肛欲期了呢,不會是老師用肛欲期來搪塞家長,掩蓋孩子由於入園痛苦而造成的大小便失禁吧?

據說人過於痛苦的時候會造成身體感覺器官的紊亂,不再能意識到身體的感受,有了大小便自己也不知道,就會自然地排解到不該排解的地方。

溫娜聽小西每天早晨進幼兒園時撕心裂肺的哭聲,覺得孩子內心的痛苦足以超過對身體的感受。

更令她難過的是,小西不但在幼兒園尿褲子,回來也會尿。

小西在家裡正玩的時候,也會尿濕褲子,問她是不是尿褲子了,女兒卻極力否認,還面無表情地繼續玩耍。

溫娜非常困惑,為什麼孩子會掩蓋自己尿褲子的事實?如果她在尿褲子的時候沒有受到成人的訓斥和不好的待遇,這麼小的孩子怎麼可能隱瞞自己尿褲子呢?小西從月子裡就非常敏感,一旦尿濕不舒服了就會哭,給她換完了馬上就不哭了。

現在都三歲多了,濕濕的褲子浸在屁股上,怎麼還能繼續玩耍?這一定是有原因的。

吃飯的問題

不知是由於心理原因,還是真實情況,溫娜覺得孩子一天天地瘦下去,臉上的光澤不見了,胖嘟嘟的臉也開始變小。

每天接小西出來,她都會蹲下來盯著女兒的臉看半天,覺得女兒似乎被餓了一天。

溫娜並不是無中生有,因為小西入園這一周來,每天回家都會狼吞虎咽,吃得非常多。

這讓她懷疑孩子在白天幾乎就沒吃什麼。

這樣下去,孩子的身體怎麼能夠受得了。

老師肯定不會餵孩子吃飯,而孩子一般吃飯注意力不集中,吃到不餓就不吃了。

如果孩子不吃了,成人就以為他吃飽了,不再給他加兩口的話,那孩子肯定自己吃不飽。

所以溫娜在家裡拚命地給孩子做一些好吃的。

孩子上學以後,溫娜就在一些雜誌的兒童食譜中尋找各種各樣的營養食譜,花時間備好料,等女兒一回來,就變著花樣做給她吃。

有一天,小西說:「寶寶不吃幼兒園的飯,媽媽做的飯好吃。

在小西入幼兒園的第二周,有一天送小西的時候小楊老師告訴溫娜:「請你在外面轉一下,一會我找你。

」溫娜嚇壞了,以為女兒又出了什麼狀況。

好不容易等到小楊老師出來,小楊老師一見到她就問:「孩子在入園前吃飯是不是都是別人餵的?」

溫娜堅決地否認。

因為她早知道餵孩子吃飯不好,所以從女兒九個月起,就讓她自己抓著吃,只是每頓飯吃完後,再給她餵兩口,因為孩子玩心重,如果只靠她自己吃,一般都會吃不飽。

她把這情況告訴老師,希望老師也能這樣做。

小楊老師一口回絕:「我們不會這樣做的,因為孩子只有自己吃飯才能吸收食物,否則即便是塞進去了,孩子也不會吸收。

溫娜想,這麼說來那些癱瘓在床的人,餵進去的飯都不會吸收,不都餓死了?大多數家裡的爺爺奶奶追著吃飯、餵飯的那些孩子不也長得很壯實嗎?如果按老師的說法,那些孩子早營養不良了。

想歸想,終歸是沒有說出來。

餵飯那麼花時間,老師們當然拒絕餵飯。

總不能要求老師們像媽媽一樣關心孩子吧。

小楊老師給溫娜說:「我找你不是為了孩子吃飯餵不餵的問題,是我想了解一下你做飯是不是特別好吃,你們家的伙食是不是特別豐富,因為小西昨天中午拒絕吃飯,坐在餐桌邊一直把兩隻手夾在腿中間呆坐著,不吃飯。

老師問她為什麼不吃飯時,她的樣子很可憐,但是不回答。

沒有辦法,老師只好告訴她,小西,你是不想吃飯嗎?她點點頭,老師問,你不餓嗎?她又點點頭。

老師沒有辦法了,給她盛了一點飯和菜,告訴她必須得吃一點。

她很艱難地吃了兩口,然後又坐在那裡。

後來老師問她為什麼不吃飯,她說飯不好吃。

到下午睡起覺來,可能是太餓了,她就使勁地吃水果,一下午情緒都不好。

溫娜心裡在打著鼓,她怎麼也沒想到,家裡吃得太好,會拔高小西的口味,覺得幼兒園的飯不好吃。

但是幼兒園為什麼就不能盡心一點,做出像自己做的那樣好吃的飯菜呢?看來這個幼兒園還有很多做得不到位的地方。

也許感覺到了她的疑問,小楊老師說:「有很多孩子家長並不了解他們的教育,只是聽說這個幼兒園吃得好,才把孩子送到這裡來。

」小楊老師又補了一句:「我們是幼兒園不是餐廳,給孩子的營養搭配一定是夠的,但不會像廚藝好的媽媽做那樣多的花樣,又好看,又好吃,畢竟是二十多個孩子的飯。

溫娜也覺得自己是不是太苛刻了,只好說:「好,我們注意。

」但是她想起女兒就心痛得不行,每天上學那麼多次尿濕褲子,又吃不上飯,這孩子能堅持幾天?

孩子為什麼不願意上幼兒園

小楊老師走了以後,溫娜突然想起,她可以到有大沙坑的大幼兒園去諮詢一下,假裝自己的孩子要入園,了解他們是如何照顧新入園的孩子的。

自己的女兒不在那所幼兒園,如果自己能去看一看那所幼兒園裡的孩子一天是怎樣度過的,孩子是否快樂,自己就更能了解幼兒園的生活。

如果這所小幼兒園跟那所是一樣的,就可以再呆一段時間,如果不一樣,孩子去上那所大幼兒園也不遲。

這所幼兒園有專門負責對外諮詢的部門,老師熱情地接待了溫娜。

幼兒園有專門供來訪人員談話的場所,布置得很溫馨。

坐下來後,溫娜問負責諮詢的老師:「我不知道你們這所幼兒園是怎樣照顧剛入園的新寶寶的,我朋友的孩子在一所小幼兒園……」

溫娜將女兒在那所小幼兒園經歷的事情一一敘述了一遍,看看這所大幼兒園是怎樣回答的,她覺得有比較才有鑑別。

溫娜問:「寶寶第一天入園時沒哭,為什麼上了一天哭得反而凶了?」

老師說:「這種情況是很正常的,因為寶寶在家裡一直跟家人在一起,家庭環境和家裡的人成為寶寶生活的所有內容,我們從兒童心理學上講,就是寶寶已經同化了家庭。

自己家的環境成了他的自然環境。

雖然家裡人也經常帶寶寶到陌生的環境中去,但那時有家人跟孩子在一起,家人成為寶寶的心理支持,也叫安全參照點。

就是寶寶只要知道有家人和自己在一起,無論什麼樣的陌生環境,孩子的感覺都是安全的。

但寶寶上了幼兒園就離開了這種安全環境,他被放在一個相對陌生的環境和陌生的人中間,從來沒有這麼多陌生的大人和孩子長時間跟他在一起,包括吃飯睡覺,家人也沒有這麼長時間地離開過寶寶。

在這種情況下,寶寶不確定自己是不是被家人拋棄了,所以就會特別恐懼,特別憂傷。

溫娜覺得這個老師的解釋很有說服力,她接著又問:「那為什麼他第二天會哭得比第一天厲害?」

老師說:「因為第一天他沒有經驗,以為還像以前一樣家人會跟他在一起,媽媽是暫時離開。

但有了第一天在幼兒園的生活經歷之後,他發現跟以前的任何情況都不同,而且老師對他的照顧方式也和家人不一樣,小朋友也沒有一個是認識的,寶寶就有了第一天在幼兒園的不愉快經驗,於是第二天就會堅決拒絕去幼兒園。

溫娜說:「朋友家寶寶上的幼兒園跟你們的幼兒園理念也很接近,應該也是會使孩子們快樂的一個幼兒園,為什麼寶寶上了一天幼兒園會留下痛苦的經驗呢?」

這位老師回答說:「不要說寶寶,就是成人,從一種已經熟悉的生活進入另外一種不熟悉的生活時,內心都會惶恐不安。

在還沒有適應新的生活的時候,人們普遍比較注意那些不好的,令自己不舒服的事情的感受。

所以,初期的體驗一定是不愉快的多,愉快的少。

等寶寶開始適應幼兒園了,就會逐漸地去感覺那些令他愉快的事情,慢慢地不愉快的事情就會少,愉快的就會多,那個時候,寶寶就適應幼兒園了。

溫娜想想這位老師說得有道理,現在她理解了為什麼自己的寶寶第一天不哭,第二天哭得那麼凶,應該不是幼兒園可怕,而是孩子適應過程的自然現象。

溫娜又問:「那位朋友說他們寶寶在那所幼兒園裡從早到晚都在哭,而老師又那麼忙,在寶寶新入園的時候,怎麼照顧新入園的寶寶呢?」

這位老師說:「這得看具體情況 ,剛入園的孩子老師當然得多照顧一些,在我們的幼兒園,有新孩子入園的時候,老師要調整工作,專門有一個老師負責照顧新來的寶寶,但這個老師不是一直照顧這個寶寶,是以一位老師為主,其他老師為輔。

溫娜問:「寶寶剛離開媽媽來幼兒園,如果有一位老師持續照顧,寶寶容易對這個老師產生依戀,這樣更加容易度過入園的痛苦時期,要是多位老師照顧,寶寶不知道該依戀哪一個老師,對這麼小的孩子來說,是不是又是一個難題?」

諮詢老師笑了一下,顯然又集聚一下足夠的耐心才能回答這個問題,但溫娜暗暗地下決心,為了女兒,一定要把自己的疑慮都搞清楚。

諮詢老師說:「以一個老師為主,其他老師為輔,不是一會換一個老師,負責照顧寶寶的老師,要關注到孩子所有的困難和吃喝拉撒睡,以及剛入園以後生活能力方面的學習,我們叫做日常生活訓練。

在寶寶出現情況的時候,像流鼻涕、尿褲子、吃飯時需要特殊照顧等等,其他老師也可以協助照顧新來的寶寶。

如果一個孩子入園期所有的事情都由一個老師照顧,寶寶會很快依附於那個照顧他的老師,對寶寶入園期的焦慮確實有緩解作用,但同時也會帶來不利影響。

比如,寶寶會把專門照顧他的老師當成第二個替代媽媽,在入園期結束之後,仍然只要那個曾經依附過的老師,不願意接納別的老師。

更加糟糕的是,寶寶會在那個老師擔負自己的工作並照顧其他孩子時,感覺到被忽視產生嫉妒心理等不良情緒,這種情緒會保持很久,而且很難消除。

除非把寶寶和這個老師分開,寶寶才不會受到進一步的傷害。

如果一旦造成這種局面,寶寶斷了一次媽媽,還得再斷一次老師。

說到這,溫娜覺得自己聽明白了。

她又接著問:「據說他們家的寶寶在入園前就已經會上衛生間,不尿褲子了,為什麼上了幼兒園後,反而又開始尿褲子?」

老師說:「這也是正常現象,寶寶在兩歲多到三歲多的時候有個肛欲期,到了這個時候,寶寶會練習有意識地憋住大小便,不像以前那樣,有了就尿,沒有就不尿。

在做了大小便練習之後,寶寶有了便意以後會憋到自己想要解的時候再解,這樣才能慢慢地練習到自由地控制自己的大小便。

孩子剛剛開始這種練習的時候,會突然尿褲子,拉褲襠,因為他們還不熟練,在練習的時候出現失誤是正常的。

溫娜說:「肛欲期我是知道的,為什麼寶寶上了幼兒園之後才開始肛欲期,是不是孩子由於痛苦的原因大小便失禁呢?」

諮詢老師微笑著說:「應該不是痛苦地大小便失禁。

每個孩子情況不一樣,大多數這種情況是由於到了一個新環境,上廁所對孩子來說成為一件很重要很特別的事情。

以前在家裡孩子沒有遇到有了大小便怎麼解決的困難,所以沒有專門憋過,但到了新環境後,孩子有了大小便不能像家裡那樣到熟悉的地方以熟悉的方式去解決,所以大小便成了一件困難的事情,孩子就開始控制大小便。

這樣,入園就引發了肛欲期現象。

老師加了一句:「按照人類發展的原理,出現這種現象是一種進步的標誌。

溫娜在心裡感嘆著,如果沒有人講,大多數人會把重新尿褲子當成是退步的現象。

話說到這裡,溫娜有點不好意思再往下問,因為她所擔心的問題,在這位老師嘴裡都成了正常現象,看來自己是多慮了。

自己的寶寶沒在這個幼兒園,老師不會為了掩蓋自己或者隱藏幼兒園的不足而欺騙她,而且老師說得有理有據。

但溫娜心中的疑慮並未完全消除,她接著問:「對不起!我還有兩個問題想幫朋友問一下,孩子流鼻涕在你們幼兒園能夠得到老師及時的關注嗎?」

諮詢老師沒有聽懂,認真地看著她說:「你是說孩子鼻涕流出來了,老師看到了不擦,還是老師根本就沒有看到?」

溫娜也被問住了,只好說:「我也不了解具體情況,只聽朋友說,孩子的鼻涕經常吊在嘴唇上,有時候孩子會下意識地去舔,也沒見老師及時來給孩子擦掉。

諮詢老師笑著說:「噢,是這樣。

不知道你朋友家孩子上的是哪家幼兒園。

在我們這裡,孩子剛入園的時候,老師會及時替他們擦掉鼻涕,但有時候孩子鼻涕流出來了,老師沒有看到,就沒辦法及時擦。

如果家長身處這樣的環境,出於對孩子的擔心,也是因為父母的眼睛只盯著自己的孩子,所以會很容易注意到那些情況,如,鼻涕流出來了,褲子尿濕了等。

但老師很可能在這個時候,關注著前後左右好幾個孩子,哪個孩子的工作需要引領,哪個孩子出現了不當的行為,以及怎麼恰當地解決這些問題。

還有,我們認為一個孩子生活中遇到困難的時候,如果成人沒有第一時間替他解決,他就會想辦法自己來解決,孩子的能力就是這樣成長起來的。

在我們幼兒園,孩子剛入園的時候,我們老師會教他們怎麼做,到什麼地方拿紙,擦完了以後,用完的紙扔在哪裡。

過了入園期的孩子,有時候鼻涕出來了,老師會故意不替他們擦,讓他們有機會自己解決自己的問題。

人類只有自己解決自己的問題了,才能真正獲得身心的自由。

溫娜說:「再問最後一個問題,朋友說她去接孩子的時候,明明她已經在教室的外間了,這時她的孩子哭了,老師卻把孩子攬在懷裡,安慰了一會,才讓孩子下地找媽媽。

朋友不明白,為什麼這位老師不讓孩子第一時間去找媽媽?」

諮詢老師又笑笑說:「這還真是一個比較特別的問題,每個老師應該都有自己的想法,可能有的老師會直接讓孩子去找媽媽,有的老師會把孩子領過來,送到媽媽的手裡,你說的這位老師,應該有她自己的想法。

據我理解,有可能是她覺得一天結束了,孩子要離開幼兒園了,在見到媽媽之前,老師先抱一抱她,跟她建立一個情感關係,這樣孩子去找媽媽的時候,就帶著對老師的信任和老師給她的溫情去找媽媽,明天孩子再來幼兒園的時候,內心中就會留存著昨天那個對她溫情過的老師的影子,所以就不會感覺到太無助。

不知道我理解得對不對。

」無論諮詢老師講得對不對,如果這樣理解,溫娜是可以接受的。

諮詢老師又接著說:「你朋友孩子上的幼兒園的老師應該是一個很有想法的老師,而且據我們的經驗,孩子只要送去了,如果沒有發現老師對孩子不好的行為和做法,沒有發現教育理念中確實讓家長不接受的內容,家長最好儘可能地放鬆自己,這樣孩子才有可能更好地適應。

結束了這場談話,溫娜覺得自己心裡的一個疙瘩解開了,她真正有信心讓孩子在那個小幼兒園了。

孩子上幼兒園為什麼總生病

溫娜心情放鬆地過了幾天,直到有一天老師打來電話,讓她到幼兒園把小西接回去,說小西好像不舒服,有點發燒。

這個小幼兒園是沒有校醫的,所以孩子稍不舒服,老師就讓家長把孩子接回家來。

溫娜趕緊到幼兒園把孩子接出來,摸摸腦門也並不是很燙,但看上去一點精神也沒有,她趕緊把女兒帶回家。

回到家裡,女兒的臉已經燒得通紅,看著女兒蔫蔫的樣子,溫娜很心疼。

她趕快找到體溫計給女兒量體溫,三十九度五,她決定送孩子到醫院去。

到了醫院,又是採血,又是化驗,醫生診斷為病毒性感冒,但是最近並沒有流行病毒性感冒,孩子怎麼會感染了病毒呢?

醫生給孩子開了一點退燒的肛門栓之類的藥,問要不要打點滴。

她不想把那麼多的藥弄進女兒的身體里,就帶女兒先回家,用家裡的冰袋給女兒進行物理降溫。

這一夜,女兒燒得迷迷糊糊,小鼻子呼扇著。

溫娜和老公幾乎一夜沒睡,溫娜覺得這一夜太漫長了。

第二天一早,女兒燒還沒有退,溫娜趕緊帶著孩子到離家最近的一家醫院打點滴。

但是一瓶藥快滴完了,女兒仍然高燒不退,溫娜急得哭起來,決定跟老公帶著女兒一起到兒童醫院看看。

到了兒童醫院,他們掛了專家門診。

醫生說孩子可能是最近身體不好,抵抗力下降,所以略微有病毒就會被感染,需要再打幾天點滴。

既然兩邊的醫生說的都一樣,溫娜就回到家門口的醫院,繼續輸液。

三天後小西才漸漸好轉。

看著女兒蠟黃的臉,溫娜心疼極了,這麼小的孩子,為什麼不能在家裡跟媽媽一起過一種平靜的生活,非要經歷這種分離的痛苦?她覺得自己沒有信心等到孩子真的適應幼兒園,能在幼兒園大口吃飯,每天陽光燦爛的那一天,不知道那些大孩子都是怎麼熬過來的。

在小西生病的幾天裡,每天老師都會打電話來問孩子的情況,並且告訴她孩子有病時不要嬌慣,等孩子病好了一定要繼續送幼兒園,以免孩子還要重新適應。

溫娜覺得老師說得也有道理,自己可能是有點小題大做了,哪個孩子不生病呢?於是等小西身體好一點不發燒了,她就送小西去上幼兒園。

但是小西卻哭著不去,她做了很多工作才好不容易把女兒抱到車上。

到了幼兒園門口,女兒又像剛去幼兒園那天一樣大哭,但溫娜想起老師的話,不想讓她重新再去適應幼兒園,她還是堅持讓老師帶女兒進去了。

過了幾天,溫娜發現小西晚上回來不斷地咳嗽、流鼻涕。

她想孩子也許就是受點涼,應該沒什麼大事,第二天給孩子帶了點止咳藥,還是把孩子送去了。

到了中午,老師給溫娜打來電話,說孩子又發起了高燒,讓她趕快來接。

半個月的時間病了兩次,溫娜心裡不是滋味,但她還是心存僥倖,想讓孩子用身體的抵抗力來控制病毒。

最終,小西的這次發燒演變成肺炎,在醫院裡住了兩周。

溫娜覺得對不起老公,對不起孩子,這都是由於自己一意孤行,給孩子帶來這麼大的痛苦。

老公看著她瘦下去的臉,安慰她說:「誰都沒養過孩子,我們不也是才學嗎,誰讓孩子遇到我們倆,都沒有經驗,連小孩子都沒抱過,如果咱養個老二,你就成為高手了。

女兒一連兩次生病,讓溫娜覺得,先要保證孩子的身體沒有問題,才能談到教育的問題。

所以對於老師堅持送的說法,每次都是嘴裡答應,心裡卻想著一定要讓孩子在家裡養好了,再去幼兒園,如果實在不行就不送了,等長大一點再說。

平靜下來,溫娜也有點想不通,別人家的孩子為什麼兩歲多就送幼兒園,好好地長到了六歲畢業,自己的孩子已經三歲多了,難道真的就不能適應幼兒園嗎?

這天,小楊老師來看小西了,小西正好睡著了。

溫娜覺得這是一個與楊老師深入溝通的機會,幾句閒話後。

溫娜問楊老師:「是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會像小西這樣,在入園的時候經常生病?」

出乎溫娜的意料,小楊老師肯定地點著頭說:「絕大多數都是這樣。

溫娜說:「那是為什麼呢?」

小楊老師說:「原因很多,首先是孩子在入園期跟母親分離後的痛苦,造成他們心情不好,心情不好就容易得病。

其次在適應幼兒園的過程中,由於吃飯吃得不好,睡覺也睡得不好,孩子的抵抗力就開始下降,也容易使孩子生病。

還有就是孩子在家裡時一個大人照顧一個孩子,有的媽媽不太懂得養育孩子要讓孩子成長起自然的抵抗能力,所以過於講衛生,照顧得過於精細,孩子進入幼兒園之後,幼兒園的環境跟家裡不一樣,也沒有那麼精細,衛生方面也不像家裡那麼單一,孩子的抵抗力不足以抵禦幼兒園的環境,所以孩子也會生病。

溫娜聽了心裡不太舒服,一個幼兒園都不能保證乾淨,而讓細菌感染孩子使孩子生病,那怎麼辦幼兒園。

但溫娜嘴上卻客氣地說:「幼兒園的衛生不是按國家衛生防疫站的要求嗎,據說那個標準是很高的。

小楊老師也聽出溫娜話里的意思,但她仍然慢條斯理地說:「我們是按衛生防疫站的要求標準做的,即使是這樣,也達不到家長要求的標準。

我們就這樣說吧,其實你的孩子在家裡時,你自己帶她,她沒有得那麼多的病,並不等於你孩子身體好,因為那不是你孩子自身抵抗力使她不得病,而是外在保護使她不得病,這不是真正的健康。

如果一個人只為了不得病活著,那生活在真空的環境裡是最好的了。

我們人有內在的自然抵抗能力,這個抵抗能力必須經過練習才能夠發展起來。

在自然的環境下,也能夠抵禦來自各種情況的病毒和細菌,才叫做有抵抗力。

只有這樣成長起的抵抗力才能使孩子在自然環境下生活,這是一個很簡單的道理。

溫娜至此已經有點折服於小楊老師,這個女孩年紀不大,但對教育理論了解真不少,就這一點來說,應該是個熱愛教育,喜歡孩子的老師。

抵抗力的問題和生病的問題她雖然還是有些不放心,但也找不到更多的問題要問了。

最後她說:「孩子入園期經常生病的這種狀態要持續多久?」

小楊老師告訴她:「如果入園前家裡保護得很好,時間就長,一般

來說,要持續半年左右。

」溫娜算算,按照這種得病頻率,每周一次,半年一共二十四次。

她用開玩笑的口吻對老師說:「那就是說,小西要得二十四次病。

」老師笑了:「也不能那樣說,只是半年內會得病多一些,大體情況

是頭幾個月比較密集,後幾個月頻率會低些。

」說完這些,小楊老師又摸了一下溫娜的上臂,說:「你要有信心哦。

」其實老師拐著彎又批評了她一頓,意思是孩子的病還是家長的問題。

自此,雖然去那所大幼兒園諮詢過以後,很多問題上明白了很多,但她還是覺得有點不憤,孩子的所有問題不是家長的問題就是孩子自身的問題,幼兒園沒有需要改善的地方嗎?

這些話溫娜無法說出口,只好跟小楊老師閒扯了一些其他事情。

小楊老師抱了抱溫娜說:「加油啊,辛苦了。

」被小楊老師這樣一抱,溫娜莫名其妙地很想流眼淚,真的覺得自己好辛苦,堅強的防線差一點崩潰。

隨著小西身體的好轉,溫娜漸漸地不那麼焦慮了。

她又參加了幾次園裡組織的家長答疑會,發現很多家長存在著和自己同樣的問題。

原來每個孩子都要經歷同樣的過程,只是程度不同罷了。

她也告誡自己一定要調整好心態,自己曾經的經歷並不等於是孩子的經歷。

一定要多學習,多看看別人的體驗和經歷。

兩個多月過去了,有一天周六女兒起床,在家裡玩了一會之後,跟溫娜說:「媽媽,我想去幼兒園。

」聽到孩子這麼說,溫娜真是覺得有陽光從厚厚的雲層里射出來一樣美妙,心裡別提有多開心了,看來,孩子入園的適應期終於過去了。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為什麼孩子在幼兒園總生病?吃藥未必真管用

溫娜是新入園的家長,這段時間過得非常煎熬,不到兩個月的時間裡的孩子就已經病了三次。每天中午電話一響,她就很緊張,害怕是老師打來的電話,害怕老師告訴她孩子又發燒了。這天,老師又打來電話,說孩子不舒...

家長能為寶寶入園做什麼 準備?

中高考已經結束了,又到了每年的畢業季,緊接著就是開學季,幼兒園也不例外。作為即將入園的孩子家長,一定在困惑該做什麼準備呢?回想起2年前我的經歷,想和各位寶媽分享一下。

與幼兒園老師溝通,實用技巧你get到了幾個

「媽媽,我不想上幼兒園了」。放學接她出來,冷不丁她來一句。「為什麼呢,剛才從幼兒園出來的時候不是很開心嗎?」我稍感意外。「嗯,因為老師今天批評我了。」「被老師批評也很正常啊,如果你哪裡做的不對,...

入園前 小朋友得學會這些話

在寶寶入園前,媽媽總會各種擔心,怕孩子吃不飽或是尿褲子、生病……對此,我們應該怎麼辦呢?畢竟,我們不能一直在陪在孩子身邊。最好的方法其實就是增強孩子的自身能力,讓孩學會「求助」。當孩子遇到自己無...

幼兒園的那些事!寫給即將入園的家長們

豆豆上幼兒園已經有半年多了,分享下我對幼兒園的一些看法吧!希望能給即將上幼兒園的家長們一些建議。孩子是否已經準備好上幼兒園?專家的建議是三周歲上幼兒園,因為大多數三周歲的孩子在語言表達能力、生活...

寶寶入園前要做的準備,你家娃都get了嗎?

過了這個暑假,寶貝就要入園了。爸爸媽媽們開始做準備了嗎?書包、文具、衣服、全買了新的,倍兒有面子!小水壺,小毯子,絨公仔,孩子喜歡,統統給帶著……安全教育——「不認識的人來接,一定不要跟著走哦!...

娃上幼兒園, 一月一病怎麼辦?

自九月入園季伊始,大家聽得最多的神句便是:自從我家乖乖上了幼兒園,我這當媽的操的心就一天沒停過。心想著寶寶上了幼兒園能省點心,可誰想到,孩子一上幼兒園操心的事可多了去了。不說別的,就孩子的健康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