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這些行為,只會讓孩子變得膽子小,你是這樣的家長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文 | 齊麗娟

人的安全感在小時候就已經開始建立,從小缺乏安全感的人,在長大後常常會表現出自卑、患得患失的症狀,平時生活中也是充滿了焦慮。

因此,家長想要給孩子幸福,首先要做的就是給孩子足夠的安全感,可是父母的一些這些行為並給不了孩子足夠的安全感,因此建議各位父母最好少做。

一、經常吵架

兩口子整天明著吵架還暗暗冷戰,日子根本沒法過下去,卻還是以「為了孩子著想」為由強行湊在一起過日子,其實這麼做對孩子的影響,比離婚的影響都大。

父母關係不和,家庭氣氛讓孩子都喘不過來氣,這種情況下成長起來的孩子,缺乏安全感是極其正常的現象。

所以說,如果父母真的愛自己的孩子,請處理好夫妻間的關係。

二、經常嚇孩子

「再不聽話就把你扔掉」

「你媽媽不喜歡你了,不然為什麼又要一個呢」

對於這種話,大家應該都不陌生吧?大人會認為這些話就是玩笑話,但是小孩子沒有分辨能力,只會在內心覺得自己不好,媽媽不愛自己了,因此變得膽小、內向。

三、經常給孩子抱怨家裡沒錢

小時候過慣窮日子的人,即使長大後有錢了,對於窮的心理陰影還是揮之不去。

孩子小時候,看到喜歡的東西時就會想要,而有些父母會以「我們家沒錢,買不起」為由拒絕孩子的請求,孩子也只能被迫接受這個事實。

這句話短時間看來是有用的,卻讓孩子逐漸變得內向、膽小,嚴重的甚至導致孩子連正常的需求都不敢提,比如說必要的學習用品等。

四、孩子受欺負時,認為是小事不放在心上

生活中,很多無聊的大人喜歡逗小孩,自己家小孩被逗哭,有些父母卻站在旁邊跟著傻笑;還有孩子在學校被人欺負,回家向告訴父母,得到的卻是一句「為啥他能欺負,你不能欺負他嗎?」

對孩子來說,家長是孩子最信任的靠山,如果父母只是嘲諷而不是保護他,孩子的安全感又從何而來呢?

五、家長缺少鼓勵

很多家長就喜歡拿孩子的缺點一直說個不停,而忽視孩子的優點。

一旦孩子犯了錯,基本上就沒什麼好日子過了,而孩子做好了,父母則認為是理所應當的,長此以往,導致孩子不敢面對挑戰,慢慢的變得膽小、畏首畏尾。

如果孩子無論是與父母還是其他人,都不交流的話,說明孩子的性格偏內向了,做父母的要想一想孩子這種性格的成因,儘量少做上文提到的這5個方面的事情,並且在平時注意引導孩子,讓他們養成一個活潑開朗的性格。

我是齊麗娟,一名高級育嬰師,在嬰幼兒教育領域從業17年,幼兒園園長,同時我也是3個孩子的媽媽,如果遇到關於育兒問題可以留言告訴我,希望我的一些育兒經驗可以幫到你。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請對這些行為說不

正確的家庭教育是孩子健康成長的保障,一個溫暖和睦的家庭,往往都是父慈子孝,其樂融融;而一個不和睦的家庭經常打罵之聲不絕,這種在哭喊和怨恨當中長大對孩子造成了巨大的傷害。因此家庭教育中,這四類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