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你的孩子被社會教育!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你小時候挨過打麼?

這個問題出來,好多好多人都會說

挨過!

那你們小時候都挨過什麼東西的打呢?

掃帚?

拖鞋?

衣架?

皮帶?

還是直接扇耳光?

以前管教孩子的方式前篇一律

都是打!

而現在管教孩子的方法卻千奇百怪

但不管怎麼樣,

孩子都不能不管!

有一句流傳很廣的話,講得也很有道理,這句話說:你不會教育自己的孩子,社會會幫你教育!

這句話說得很有道理,你怎麼樣教育孩子,會不會教育孩子,教育出來什麼樣的孩子都會經過社會的檢驗的。

不管你孩子是多麼高傲,社會會教他什麼叫做謙虛;不管你孩子是多麼內向,社會會教他自信;不管你孩子多麼執拗,社會會教他變通....

只有這樣,你的孩子才能在這個社會裡生存和生活下去,才不會被拋棄,被淘汰。

那麼,該怎麼教育自己的孩子呢?打麼?

我們小時候就是挨打的,習慣了,所以現在很多爸媽也延續了以前的思維,不聽話就是打!就像那個一天三頓打的狼爸,他的手底下打出了三個北大生,一個女兒還在音樂領域成才,辦起了自己的古箏音樂會,確實挺爭氣,看著挺讓人羨慕的。

可是!中國有幾個這樣的狼爸?只有一個!

每個人的性情是不一樣的,就算是剛生下來的小孩子,張嘴呼吸還是閉嘴呼吸也是會不一樣的,你用打來教育孩子,不同的孩子也是會有不同的反應的,這是不可能複製的東西。

可是,我並不是說孩子不需要管教,那樣會成為熊孩子的!那要怎麼教育呢?教育教育,說教在前,養育在後,當然是要以說教為主了。

有些人的說教會很成功,比如我有一次在電影院看電影,一個小孩子纏著他媽媽問問題,聲音大而且響亮。

他媽媽就問他:現在是什麼場合?

孩子:公共場合。

媽媽:在公共場合大聲說話是不是會影響其他人?

孩子:是的,影響別人的人是垃圾人。

媽媽:那你是不是垃圾人?

孩子:是,媽媽,我不說話了。

然後那孩子整場電影下來沒有再說過話,這就是一個成功說教。

但是有些人的說教就會很失敗,甚至有些人根本就不會管教孩子,造成了很多的熊孩子。

你是不是見過拿著炮仗點燃扔別人腳下嚇唬人的熊孩子?你是不是見過無緣無故去踩別人腳的熊孩子?你是不是見過隨便拿別人東西,隨便毀壞別人物品的熊孩子?

如果遇上會道歉的父母,那還好,可以原諒,可以理解成是父母暫時的看護不利,可是遇上那種護犢子護得特來勁的父母呢?最害怕的就是熊孩子造成危害和困擾的時候,家長是默許的,他們總有一個理由為他們的孩子辯護,那就是孩子還小不懂事。

我有一朋友是個孕婦,和閨蜜一起去逛街,閨蜜被一熊孩子掀起了裙子,她揪著熊孩子想要找父母理論,熊孩子的父母卻沒有出來,熊孩子還對她拳打腳踢罵髒話,無奈的她只能放棄。

逛完商場準備回家的時候,在下樓梯的時候熊孩子從後面推我那孕婦朋友,朋友驚慌的抱住肚子,還好有個陌生朋友眼疾手快抓住了我那朋友才沒有悲劇。

朋友的閨蜜抓著熊孩子閃了一耳光,這回熊孩子的父親倒是出現得很快,說是又沒出什麼事,用得著打孩子麼?還諷刺朋友的閨蜜是狐狸精,言語刻薄至極。

這樣的父母你能怎麼辦?

熊孩子並不會被一直縱容的,我在公交站就見過一個帶著小女孩的婦女和一個帶著小男孩的婦女,小男孩眼饞小女孩手裡的布娃娃,一把將她推倒,搶到娃娃。

還沒等小女孩的媽媽說話,小男孩的媽媽就說:小孩子不懂事,不用計較。

小女孩的媽媽忍下怒氣微笑著對小女孩說:妮妮,媽媽告訴過你,被人欺負了要怎麼辦?

小女孩爬起來說了句:打回去。

然後就一耳光閃得那小男孩哇哇大哭,然後搶回了自己心愛的娃娃。

小男孩的媽媽想要怒斥,小女孩的媽媽卻搶先說道:小孩子不懂事,不用計較。

然後那小男孩的媽媽就只能悻悻的安撫自己的孩子去了。

有時候就是如此,你不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到了外面吃虧的其實還是自己的孩子,他有可能被孤立,有可能被更大的孩子欺負,更有可能就是走上一個不軌的道路。

不要小看從小養成的習慣,也不要放任孩子的管教,因為社會教育他的代價會很大。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寶媽有奇招,在公共場合如何巧妙應對熊孩子

小閒肉好文推薦相信很多家長都遭遇過孩子在公共場合大喊大叫,影響他人的事。有的人認為這種熊孩子需要嚴加管教,嚴厲的制止才行,有的人認為這是孩子的天性,他們還不能控制自己的行為和情緒,可以理解。到底...

我為什麼不和孩子做朋友?答案令人詫異

中國教育很奇特,在我們那個年代,家裡孩子最少也有兩個,大人教育孩子都是簡單粗暴的,要麼罵一通,要麼揍一頓。但現在,家裡哪敢這樣教育孩子啊,生怕孩子的心靈受創,變得自閉內向。於是時刻告誡自己教育孩...

我為什麼不和孩子做朋友?答案令人詫異

中國教育很奇特,在我們那個年代,家裡孩子最少也有兩個,大人教育孩子都是簡單粗暴的,要麼罵一通,要麼揍一頓。但現在,家裡哪敢這樣教育孩子啊,生怕孩子的心靈受創,變得自閉內向。於是時刻告誡自己教育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