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視家庭教育,促進孩子健康成長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家庭教育能促進幼兒身心的健康發展

家庭是幼兒的第一所學校,也是幼兒接觸最早、最多的環境,家庭環境中等各種因素直接或間接地影響著幼兒身心的健康。

良好的家風和科學的家教,能為孩子創造一個與教育和發展相適應的良好環境。

極大地影響著孩子的活動以及活動時的心理狀態,從而影響其身心的發展。

因此,家長應當培養自己健全的性格和對生活對學習的熱情,保持自己穩定的情緒,並講究方式、方法、循循善誘,注重講道理、疏導和啟發孩子的自覺性與積極性,孩子就會在輕鬆、溫暖的環境中耳濡目染,受到良好教育和影響,促進身心的健康發展。

家庭教育能促進幼兒養成良好的性格特徵

家庭教育包括諸多因素,諸如家庭成員的個性、心理素質、思想觀念、情感、信仰、風俗習慣等。

幼兒家長的性格、興趣、才能以及情緒狀態等,時刻表現在家庭生活中,對每個家庭成員,特別是幼兒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

在一定意義上說,有什麼樣的家庭,就可能塑造出什麼樣的個性。

如果家長具有良好健康的性格,爽朗、樂觀而又活潑,那麼這個家庭會較多的充滿歡聲笑語;如果家長對生活充滿熱愛,興趣廣泛,勤於學習和鑽研,那麼這個家庭則會較多的充滿學習的氣氛;無疑,這些對塑造孩子的個性是有重要作用的。

家庭教育能促進幼兒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幼兒時期,孩子對生活準則和社會規範以及其它其它知識一概不知,猶如一張空白紙,但是此時幼兒的可塑性極大,模仿性極強,這樣模仿不是通過理性去模仿,而是近乎像繪畫中臨摹一樣,憑感性直觀的去模仿,所以,往往是良莠不辨,是非不分。

孩子首先模仿的就是與他們接觸最多,心理上最接近的父母。

父母的一言一行,優點,缺點,孩子都會模仿。

因此,家長要有正確的教育態度,嚴格要求自己,以身示範,做好表率,要求孩子做到的事,自己首先要做到;答應孩子的事,一定不要落空。

平時多做塑造工作,如玩完玩具一定要讓孩子放回原處,擺放整齊;脫了衣服要求孩子疊好放在固定的位置上等等,經過日復一日的訓練,孩子自然也就養成了有條理的好習慣。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親子教育丨打開孩子「心」世界的說明書

回想80後90後的小時候多半都是散養的,上樹掏鳥,下河摸魚,鄉親菜園裡摸根黃瓜啃……都是親自去感受自然的教誨,外出務農經商的父母們又哪來時間與孩子們進行親子教育呢。今時不同往日,現在的00後1...

家庭環境對孩子成長的影響

什麼是家庭環境?家庭環境包括的範圍非常廣,總的來說,家庭中一切的人、事、物都可納入家庭環境的範疇。一般來說,家庭環境可以分為物質環境和精神環境。家庭物質環境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吃穿住行所需要的一...

家庭缺位太毀娃,家長一定要惡補的教育認知

一個人的性格與幼年所受的家庭教育有著密切關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這一實踐中得出的真理是有一定道理的。家庭教育是給孩子打基礎的教育,父母的為人處事、言行舉止將直接影響孩子的成長。在家庭中,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