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媽必看!孩子最容易受這些傷,今天一次性告訴你怎麼快速急救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高熱驚厥 ,不要往小孩嘴裡塞東西

高熱驚厥是小兒常見疾病,多發於6個月~3歲的孩子,約有3%會在發燒或體溫較高時產生的一種抽搐現象。

抽搐發生時,可讓孩子平躺,用柔軟的物體如衣服等墊在孩子頭下,免遭以頭砸地。

疏散旁觀者,保證孩子周邊有一定空間,移開可能危及孩子的物體,如熱水瓶等,避免孩子受傷。

同時,家長需記錄發作持續時間,給醫生提供參考。

一旦發作終止,家長應立即檢查生命體徵。

如果孩子有自主呼吸,儘快將其置於穩定側臥位;如呼吸停止,立即心肺復甦。

此外,在孩子抽搐時或抽搐後,不要馬上餵東西,以免引起嗆咳或誤吸;不要不斷晃動或束縛孩子的身體;不要讓孩子的頭仰著,以免嘔吐物堵塞氣管,造成窒息。

誤區

往嘴裡塞任何東西

抽搐發作時往嘴裡放東西,必然需要撬開嘴巴,很可能造成牙齒和軟組織損傷。

若撬開嘴巴的物品易碎,容易誤吸入氣道;物品若堅硬,如鐵筷,孩子抽搐緊咬牙關時受力點在有限的一兩顆牙齒,更容易損傷牙齒。

試圖強行按壓

孩子在強烈抽搐過程中,家長總想試圖以強行按壓來控制住抽搐,這樣會造成骨骼肌肉或軟組織損傷。

家長應保持冷靜,等孩子恢復意識後前往醫院。

一般情況下,小兒高熱驚厥3~5分鐘即能緩解。

若抽搐超過5分鐘不緩解,或短時間反覆抽搐,應立即叫撥打120。

異物卡喉,根據年齡大小選擇不同急救方法

據相關調查顯示,意外傷害已占0~14歲兒童死亡原因的第一位,兒童被異物卡喉,致死致傷的事例時有發生,但是家長在很多時候都會忽視。

若出現異物卡喉,根據年齡大小選擇不同急救方法:

1歲以下幼兒異物卡喉,採用雙指胸部衝擊與手掌跟背部拍擊相結合的方式:

1.將孩子口裡的分泌物用手指輕摳、清除掉;

2.反轉孩子,讓其俯臥在家長的左手臂上;

3.用左手的拇指和食指,固定孩子的雙下頜部位;

4.再將小孩翻轉朝上,在胸部正中,乳頭連線下緣胸部按壓衝擊5次,交替進行,直到異物排出。

1歲以上幼兒異物卡喉,最有效的處理辦法是「海姆立克」急救法:

1.讓孩子站立,大人從後方將孩子環腰抱住;

2.大人單手抱拳,以大拇指側與食指側對準患者劍突與肚臍之間的腹部,另一隻手抱拳覆蓋。

3.孩子微前傾,大人抱拳向上向內衝擊,但力度要呈爆發性衝擊力,方向與力度若不嚴格遵循原則,會損傷到孩子的內臟、胸部和肋部。

此外,簡鋼仁提醒,孩子吃飯的時候,家長應提醒他們要嚼碎,並且要控制情緒,不要邊吃飯邊打鬧;尤其是要避免幼兒誤食瓜子、花生、杏仁等堅果,以免誤吸入氣道造成堵塞。

誤區

吞下一大口飯

這種強行吞飯的方法往往會把異物帶到更深的部位,有可能原本只扎在咽喉較淺的部位,到醫院門診都可以取出,而強行吞咽則會把異物帶到下咽部或食道,取異物的時候有可能觸碰到大血管,引起致命的大出血,這是非常危險的。

靠喝醋來軟化

食醋確實可以起到軟化骨刺的效果,但食醋從食道流過的速度過快,根本沒有軟化骨刺的時間,同時醋酸也可能會使傷口部位潰爛。

因此,被食物卡住咽喉時,應儘快到醫院取出。

割傷和擦傷,哪裡出血壓哪裡

面對出血量不大的擦傷或者割傷,處理原則「哪裡出血壓哪裡」。

一些很小的外傷,可用生理鹽水洗凈傷口、絡合碘消毒、無菌紗布包紮,或是用創可貼粘合保護。

若出血量大,應及時到醫院進行止血處理。

誤區

向傷口吹氣

很多家長在兒童擦傷時,習慣性用嘴向孩子的傷口吹氣,這樣做,會將成人口中的細菌吹送到孩子的傷口上,更易受到感染。

傷口癢表明在癒合

雖然傷口周圍的皮膚開始聚合的話皮膚會有點癢,但也可能是由於對藥物或膠布的過敏導致的。

遇到這種情況無需擔心,用點消毒藥水,塗抹傷口周圍皮膚即可。

將香灰、牙膏抹在傷口上

將咖啡、香灰、牙膏等塗抹在傷口上,只會刺激傷口,對傷口的癒合非常不利,不應該塗抹。

傷口流膿表明它出現炎症:

傷口結痂之前滲出一些黃色的膿汁是正常的,這表明身體正在儘量讓傷口表面形成一層痂從而保護傷口。

如果結痂後還有膿汁滲出,可能就是炎症的症狀。

撕膠布的動作最好要快:

快速地將傷口上的膠布撕下,可能會引起傷口的再次撕裂。

應該慢慢地將膠布順著毛髮生長的方向撕下來,如果很難撕下,可以嘗試用酒精或者水在膠布的周圍輕拍。

燒傷、燙傷,用冷水立即沖洗

一旦發生燒燙傷,立即脫離熱源,用流動、清潔的冷水立即沖洗10-20分鐘。

待皮膚降溫後,用乾淨的紗布或毛巾、被單等包裹住,趕緊送孩子就醫。

如果是隔著衣服燒燙傷了皮膚,切記要小心去除表面的衣服,如果衣服黏連在傷口上,不能強行脫去,以免造成新的傷害。

誤區

燙傷處塗牙膏、醬油

此法不僅無益,還會感染傷口,使創面顏色發生改變,影響醫生的判斷。

燒傷燙傷後立刻冰敷

燒燙傷後,受損的皮膚已經失去表皮的保護,不可直接冰敷,以免凍傷。

用麻油、草灰塗抹創面

會影響創面滲出物的排出,導致傷口感染。

產生水泡要挑破

如果水泡不是很大,不需要挑破,這樣可以防止細菌的侵入,不易發生感染,還能保護創面。

如果水泡過大,水泡的位置在關節等活動頻繁處及易摩擦處,可用無菌的針棒挑破水泡,棉花棒將水吸干,不要移除水泡上的表皮,以做為保護層。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讓家長措手不及的燒燙傷,千萬別這麼處理!

昨天回家,小魚兒拿著一條毛巾一下子貼在我的背上,把我冰的一個激靈,然後小鬼趴我背後問我:「媽媽,冰不冰?」我正要問她哪裡來的冰毛巾,我婆婆來解釋了。原來今天晚飯的時候,婆婆覺得孩子吃飯太慢,想給...

3歲孩子洗澡被燙傷,奶奶這樣做致孩子險喪命

家住元寶山區的小浩在洗澡時不小心跌入熱水盆里,奶奶發現他被燙後,直接脫去孩子身上的衣物,造成孩子腰部、臀部、腿部大面積皮膚撕脫。在隨後的時間裡,奶奶用冷鹽水、冷茶水擦洗孩子受傷的部位,還聽信各種...

孩子燙傷後怎麼辦?這幾樣東西可不要塗抹

夏季是嬰幼兒燒燙傷的高發期。由於天氣炎熱,寶寶們都會穿得很清涼,到處玩耍,而孩子好奇心又強,自我保護意識又薄弱,若是家長看護不到位,就很容易發生意外。萬一,寶寶被燙傷,父母應該怎麼護理呢?有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