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避免我們的孩子成為熊孩子?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最近微博上有個視頻很火,在杭州一家商場的遊樂場內,因為一名女孩誤踩了一名男孩的腳,導致男孩的母親失控咆哮,在這段長達一分多鐘的視頻中,小女孩的媽媽一直在道歉,而小男孩的媽媽則顯得不依不饒,持續歇斯底里的咆哮著,全然不顧老公在身邊勸慰和嚇哭的兒子。

很多人認為男孩的母親反應太過激烈。

但是仔細看過這段視頻後你會發現剛開始男孩母親還並沒有表現出「儀態盡失」,而女孩母親也一直拉著女兒道歉。

不過小女孩卻再一次上前推了男孩一下,接著又推了身邊一個陌生的小女孩,很多人認為這個小女孩是個熊孩子。

那麼怎樣避免我們的孩子成為一個熊孩子?你要知道所有的孩子天性都是差不多的,區別他們成為不同的人的因素,是教育,尤其是家庭教育。

小孩子做事情是不知道對錯的,一切隨心,所以孩子熊不熊要靠家長對孩子行為的指正。

做對了家長表揚,做錯了家長批評,慢慢的才形成了孩子的對錯觀。

想要孩子不熊很簡單,只要家長及時批評就行,可是孩子不熊不代表對孩子的教育就是成功的。

把孩子教成大方得體並懂得維護自己自己的權益,而不是畏畏縮縮萬事委屈,這才是誓不把自己家孩子教育成熊孩子的家長面臨的最大的難題。

一、真正傾聽孩子的聲音。

用和孩子平等的身體語言(俯下身,平視孩子),關掉電腦電視手機,用心傾聽孩子的話,並透過孩子的隻言片語來了解真正的需求。

二、尊重孩子的感情。

傾聽孩子的描述,並將孩子你的理解表達出來:孩子是通過成人的反饋來了解感情和自己行為正確與否的。

如果一個孩子的感情能得到充分的理解和正常釋放,就能更好地成長。

三、建立孩子的成就感。

孩子總是希望取得父母的認可的,即使有時候他們表現得好像專門和你作對,你也一定要明白這不是他們的本意。

四、讓孩子感到自己被了解。

如果孩子能感受到自己被了解、關心和重視,他們就會更主動地學習、與人合作和關愛他人。

大喊大叫、羞辱、傷害或者命令的方法,只能適得其反。

五、避免爭奪控制權。

越是試圖控制孩子,越有可能與孩子發生爭執。

孩子的突出特點之一,是渴望幫助和取悅爸媽,作為父母應該滿足孩子這種需求,並給孩子一個獨立自主的空間。

六、建立明確一致的行為準則。

尊重孩子絕不是沒有任何規則,相反,孩子是需要規則和限制的。

在表達的時候,務必確定你能清楚地向孩子表達這些規則和限制的意義,不要進行空洞的威脅:孩子們往往在不斷觀察父母是否真的會監督他們按規矩行事。

七、言傳身教。

禮貌言行是逐步形成的,這需要孩子能了解他人的感受並且控制自己的行為,對孩子來說是比較高的要求。

只有以身作則、言傳身教,才能對孩子的行為進行潛移默化。

八、給孩子留出過渡的時間。

孩子有自己的活動節奏,並且比成人的節奏慢得多。

九、恰當地對孩子說「不」。

不縱容孩子的重要法則之一,就是學會對孩子說「不」。

但是,需要以恰當地方式說「不」。

孩子是家庭的一面鏡子,而家庭是社會的一面鏡子」,當孩子出現任何「問題」的時候,家長是不是該首先進行自我反思?而不是說我家孩子還小,不懂事?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1歲兒子被小女孩踩到,母親失控咆哮狂拽追打

昨天,微博上熱傳了一個視頻,內容是在杭州一家商場的遊樂場內,因為一名女孩誤踩了一名男孩的腳,導致男孩的母親失控咆哮、儀態盡失。視頻中,小女孩的媽媽一直在道歉,而小男孩的媽媽則顯得不依不饒,不停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