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太倔不聽話難溝通?是你沒有做好這些!第一是說不!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孩子太倔不聽話難溝通?是你沒有做好這些!

1、恰當地對孩子說「不」。

不縱容孩子的重要法則之一,就是學會對孩子說「不」。

但是,需要以恰當地方式說「不」。

你可以告訴孩子,他還能做什麼;試著告訴他不希望他這麼做的原因;分散注意力;給出另一種替代方案;提供兩個你能接受的選擇;闡明規則;推遲滿足孩子的需求;幽默地化解孩子的問題;認可隱藏在孩子未被滿足的請求下真實的願望。

2、真正傾聽孩子的聲音。

用和孩子平等的身體語言(俯下身,平視孩子),關掉電腦電視手機,用心傾聽孩子的話,並透過孩子的隻言片語來了解真正的需求。

3、尊重孩子的感情。

傾聽孩子的描述,並將孩子你的理解表達出來:孩子是通過成人的反饋來了解感情和自己行為正確與否的。

如果一個孩子的感情能得到充分的理解和正常釋放,就能更好地成長。

4、建立孩子的成就感。

孩子總是希望取得父母的認可的,即使有時候他們表現得好像專門和你作對,你也一定要明白這不是他們的本意。

例如有時孩子不斷說髒話,其實是希望得到你的關注和回應:他們會認為如果不說髒話,你就不會第一時間跑到他們身邊去。

5、讓孩子感到自己被了解。

如果孩子能感受到自己被了解、關心和重視,他們就會更主動地學習、與人合作和關愛他人。

大喊大叫、羞辱、傷害或者命令的方法,只能適得其反。

6、避免爭奪控制權。

越是試圖控制孩子,越有可能與孩子發生爭執。

雖然不主張讓孩子來制定規則,但建議父母使用一定的技巧和語言讓孩子一起來做事,而不是抵制你。

孩子的突出特點之一,是渴望幫助和取悅爸媽,作為父母應該滿足孩子這種需求,並給孩子一個獨立自主的空間。

7、言傳身教。

禮貌言行是逐步形成的,這需要孩子能了解他人的感受並且控制自己的行為,對孩子來說是比較高的要求。

只有以身作則、言傳身教,才能對孩子的行為進行潛移默化。

8、建立明確一致的行為準則。

尊重孩子絕不是值沒有任何規則,相反,孩子是需要規則和限制的。

在表達的時候,務必確定你能清楚地向孩子表達這些規則和限制的意義,不要進行空洞的威脅:孩子們往往在不斷觀察父母是否真的會監督他們按規矩行事。

9、認識到你所使用的語言的力量。

父母必須謹慎措辭,尤其不要隨意給孩子「貼標籤」。

就事論事地敘述你的看法和期望,而不是打罵、不雅暱稱、不恰當的褒獎或者蓋棺定論的判斷。

10、給孩子留出過渡的時間。

孩子有自己的活動節奏,並且比成人的節奏慢得多。

因此,如果希望孩子進行下一項活動,需要提前告知他,耐心地提醒幾次,並且可以使用一些固定的程序。

例如要把孩子從遊樂園帶走時,可以和孩子一起唱你們編的「再見歌」,從而幫助孩子實現心理上的過渡。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如何與孩子有效交流 與孩子交流應該注意什麼

良好和諧的家庭氛圍是家長與孩子順利溝通的重要條件。一方面要求家庭成員之間要和睦相處,相互體諒,互相尊重;另一方面家長與孩子能在民主、平等的氛圍中生活,精神上沒有壓力。然而很多家長並不了解如何與孩...

如何避免我們的孩子成為熊孩子?

最近微博上有個視頻很火,在杭州一家商場的遊樂場內,因為一名女孩誤踩了一名男孩的腳,導致男孩的母親失控咆哮,在這段長達一分多鐘的視頻中,小女孩的媽媽一直在道歉,而小男孩的媽媽則顯得不依不饒,持續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