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生人該不該相信?兒童「成人化」,誰之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陌生人該不該相信?壞孩子是不是該遠離?媒體負面報導如何解讀?面對如今複雜多面的社會,很多家長憂心忡忡,既希望孩子單純、善良,又擔心他們被騙、變壞。

為此,本報特邀「現代教育大講堂」專家、多年來致力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宗春山老師,分享如何為孩子解讀社會、如何對待社會——

兒童成人化,原因何在

前幾天,一篇三年級孩子的作文引髮網友熱議。

女孩在文中寫道「公主與前男友有了孩子,王子幫她打胎,最終公主與王子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之前,網上也曾曬過一封一年級男孩的情書:「妞妞,你跟我結婚吧,我讓我爸給我們買一套房。

」兒童們的這些成人化言行,令人啼笑皆非。

如今的社會,小大人頻現。

很多孩子的心理成熟度超越了實際生理年齡,這絕不是一種簡單的現象。

兒童成人化的根源,涉及哲學、心理學、社會學等深層次問題。

歸根結底,在於我們全社會教育的成人化,沒有承認兒童的特殊性和特殊需求。

比如,主流價值觀中,比較提倡「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這有一種童年要為成年做犧牲的意味,過於強調成人化的知識和技能學習,而忘卻了兒童是在遊戲中習得的。

在一些學校,一個班級多達40個孩子,這也是對兒童的一種忽視,兒童成長需要關注到每一位個體的發展。

比如,文化體系中對兒童特殊性的忽視。

文化產業和文化設施沒有專門考慮到兒童的需要。

比如,在商場我們從沒見過兒童衛生間;比如,博物館的講解是給成人聽的,沒有專門的兒童講解員,文字解讀也未考慮到為兒童而標註拼音;比如,媒介不分級,讓孩子看不適合年齡段的影視作品就是缺乏對他們的尊重。

在西方文化中,成人是崇拜兒童、尊重兒童的,他們認為「兒童是成人之父」。

兒童有自己的思維方式、做事方式,成人要接受、理解並尊重它們,這是西方的兒童觀。

影視劇和讀物會為兒童按年齡分級、孩子的差異性會當做他的特性。

在中國的文化背景下,從社會到學校再到家庭,「權威」概念貫穿始終。

孩子作為「個體」應得到的尊重並沒有得以體現。

中國家長一方面忽視對兒童的接受和理解,另一方面又把「教」孩子看成是義不容辭的責任。

這是中西方教育觀念的巨大差異。

如今,我們的文化確實在向尊重兒童方面發展,但如果價值體系不改變——忽視兒童的特殊性,就不會有質的飛躍。

家長要給予自然無痕的教育

我們不願兒童在成長中變得過於成人化,就需要從方方面面去尊重兒童的特殊性和獨特需要。

只是孩子不可能生活在無菌的環境中,對社會上一些負面資訊、負面現象,我們要給予孩子自然的教育,既不摒棄它又不極端化去強調。

如何不被騙?遇到壞人怎麼辦?這些家長最關注的問題,該用何種方式說給孩子聽呢?

針對學齡前後兒童,用故事去說理是一個很好的辦法。

我們可以選擇一些相關故事,比如《小紅帽》《大灰狼與小白兔》。

故事講完之後,可以用提問引導孩子思考:「如果你在現實中遇到大灰狼,你會怎麼辦?」但家長切記要就事論事,不要將一件事上升到普世性問題。

比如,悲觀地總結:「社會上壞人太多。

等孩子到小學高年級,父母可以與他們就報紙或電視上的新聞(殺燒搶掠、天災人禍)進行討論。

可先將報紙內容念給孩子聽,靜觀他的反應。

如果孩子對話題感興趣,再請他一塊討論。

比如,面對陌生人,我們信任的尺度在哪裡?媒體報導過一個案例,14歲女孩連續三次藉手機給陌生人,結果均被騙走手機,最後女孩憤憤地說:「我再也不相信陌生人了!」

有狀況發生時,正是教育的契機。

我們可多提問引導孩子思考。

「你覺得這個案例是普遍的還是極端的?」「你覺得自己有能力幫助別人嗎?」「當你不想藉手機時,可以明確告知對方:對不起,我還是一個孩子,請你去找成人年幫助。

」在交流之中,孩子自然會去思考:案例是否極端?對方是否為騙子,還是他真的需要?這就是自然的、無痕的教育,而不是說教和強化。

如果我們鄭重其事過分強化,反而會讓孩子恐懼、害怕。

再如,面對馬路上或地鐵中的乞討者,與其告知孩子「他們都是騙子」,不如換一種積極思維去引導孩子——「你想怎麼做呢?我們並不知道他是誰,也無從考證。

如果你想盡愛心,你就去捐錢給他吧。

但要記住,這不是出於他的需要,而是出於你的需要,你想要去表達愛意。

隨著年齡增長,在跟社會的連結中,孩子會不斷社會化,會形成自己的判斷力。

當然,這種經驗習得,一定要在孩子能承擔後果的前提下進行。

在孩子尚無法承擔時,家庭要給予更多保護性的教育,讓孩子擁有安全感。

一個孩子是否擁有過硬的素質去應對社會,離不開家庭給予他的安全感。

家庭中父母是否善良、父母是否平等尊重地對待孩子、父母的價值取向是否符合社會價值,這些決定了孩子的生命底色。

孩子對社會的看法,受父母的影響

但現實生活中,很多家長的所作所為都不如兒童。

我目睹過這樣一幕:地鐵上,一位中年婦女亂扔果皮,身邊的小孩問:「姑姑,你怎麼亂扔東西呢?」「你管那麼多幹嗎?」婦女臉上掛不住,反而將孩子訓斥一通。

再如,一些家長隨地吐痰、哄搶東西、愛占小便宜等等。

一方面,父母的以身作則非常重要。

你對世界的看法、你的價值取向將直接影響到孩子。

提醒父母做任何事情時,都別忘了家裡有一個孩子,他用一雙無邪的眼睛隨時追隨著你。

另一方面,家長也要減少不當環境對孩子的影響。

不是所有的電視節目都適合孩子看,要和孩子進行討論。

儘量少帶孩子參加大人的聚會,成人間的一些談資並不適合孩子。

多給孩子買兒童讀物,多帶孩子參加公益或環保活動,多讓孩子與同齡人交流,這些是最好的社會法則。

社會對孩子的影響度占30%~40%,家庭的影響占60%~70%。

家庭對孩子最大的影響在於,是否給予孩子充足的安全感,包括心理安全和社會安全。

一方面,父母要無條件地愛孩子,讓孩子覺得不會被拋棄,內心沒有恐懼感。

另一方面,父母不要陷入簡單的「二元」評判,非好即壞。

讓孩子對社會保有安全感,相信多數人是善良友好的,社會整體是美好向上的。

■問答

宗春山:

北京市青少年法律與心理諮詢服務中心主任,北京市家庭教育研究會副會長。

讀者徐女士:我的孩子上二年級了,他總愛和一些愛打架、調皮搗蛋的男孩玩,我很怕他交友不慎,以後會變壞,該怎麼引導?

宗春山:首先,父母結交的朋友類型和他們對朋友的態度,孩子都會看在眼中,影響到孩子對朋友的選擇。

其次,您還是在用成人眼光看待和評判兒童。

兒童交友只遵循一個原則「說得來」。

其實,孩子們小小年齡能有多大問題呢?請您把他們都只當做孩子,不要冠以「好壞」去評判。

等孩子到了青春期,更不能在他面前否定朋友,可以用引導式提問:「我聽說他……你認為是真的嗎?你怎麼看?」讓孩子自己去思考和決定。

家長要尊重孩子的選擇,相信自己的家庭、自己的價值觀對孩子潛移默化的影響。

文/王小艾

了解更多教育新聞請關注現代教育報微信號:modedunews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家長注意,兒童成人化不利健康成長!

針對兒童成人化問題,美國心理協會調查組負責人艾林·楚兒認為,「在這個消費社會當中,不合時宜的市場營銷手段使得兒童變得早熟,使得一些孩子過早減肥,以致飲食失調,自我評價降低,沮喪抑鬱。就5-6歲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