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挨打後該不該還手?媽媽這樣教很重要!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孩子們在一起玩,少不了會起衝突,經常玩得好好的就打起來了,真是一言不合就上手啊。

曾經看到這麼一篇文章,通篇宣稱的就是「孩子有人打你,你就要打他」的理論。

作者認為「幾歲的小孩子能有什麼暴力?有小孩推你,你還手推他,有小孩踢你,你還踢之,傷不了的。

打得贏就打,打不贏就跑,總之要回擊。

有人侵犯你,你不還手,委曲求全,小孩子就容易陷入不安和鬱悶的境地。

如果受到侵犯,或者受到冒犯,當時當地就予以還擊,既可以憑實力與同伴建立平等的關係,又在當下就宣洩了壞情緒,保證心理健康。

喵姐並不完全認同這種看法。

問題的關鍵在於,別的孩子打你,不一定是故意的,而你在挨打後反擊,是故意的。

在歐美發展心理學界和幼教界,故意打人、人身傷害都是零容忍行為,在幼兒園和中小學必然會受到懲罰。

孩子挨了打,親爹親媽特心疼。

別說是幾歲的孩子,就是幾十歲的孩子,也沒有哪個爹媽願意自己的孩子挨打啊!但是在挨打這件事上,父母們又糾結了。

有的父母堅決主張: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打我我必打人!就是主張誰打你你就打回去。

有的父母覺得讓孩子打回去的方法實在暴力,但是看著孩子忍氣吞生又心有不甘。

那孩子挨打了到底該不該還手呢?

1、孩子挨打了,你彆強出頭。

有的父母看到自己孩子挨打了戰鬥數值立馬爆表。

不狠狠教訓那熊孩子一頓枉為親媽!因此我們經常看到這樣的情形:兩個孩子干架了,雙方父母即刻開始火拚。

然而就在雙方父母飛沙走石的時候,剛才打架的兩個孩子早就和好如初拉上小手了。

這時候父母只有大寫的「尷尬」。

其實,孩子們發生衝突時,大人首先要保持冷靜的頭腦和清醒的意識,只要沒有發生什麼危險,就不要出手干涉。

你得記住:這是孩子的小江湖,你眼中的打架有時僅僅是他們的一種社交方式。

在你可控的範圍內,訓練孩子解決衝突的能力,才是制勝高招。

2、你要教會孩子的不是必須還手而是保護自己。

孩子在挨打的時候,躲避或者找大人尋求幫助不見得就代表無能啊。

相反,我倒覺得是一種睿智的表現。

人只有在沒有其他解決方法的時候才會選擇硬碰硬。

就算真要還手也要估計一下對方的實力,如果本身實力懸殊硬衝上去當炮灰那才是真正傻呢!

在家裡,要教會孩子根據欺負方的情況,用不同的應對方法來保護自己。

如果欺負方小於等於自己,先用語言威懾他,把他說懵:住手!你憑什麼打人?聲音一定要洪亮,有氣勢,聽到的人越多越好,如果對方還不罷休,可以向大人求救,如果還不行,可以還手!如果欺負方大於自己,可以試著用語言威懾,最好的辦法向老師或者大人求救,如果周圍沒有人可以求救,那就快跑!如果欺負方太強大,跑得越快越好!知己知彼,百戰不殆!這一點都不慫,保護自己是最重要的!

3、如果孩子真的被惡意欺負了,

那最重要的是安慰他。

有的父母看到孩子被打不由分說上來就一通咆哮:你怎麼那麼沒用啊,他打你你不會打他啊!孩子都已經那麼傷心了,你這個時候還吼他,不是讓他痛上加痛嗎?正確的做法應該是,輕輕地抱著孩子,安慰孩子,消除孩子的不安,告訴孩子你知道他很難過很委屈。

還要讓孩子明白被人欺負不是因為自己沒用,每個人都有被欺負的時候,媽媽像你這麼小的時候也受過欺負啊。

溫柔的安慰,可以讓孩子儘快擺脫氣餒和自我否定的情緒。

4、父母平時要多帶孩子社會交往、鍛鍊身體。

多帶孩子出去,增加社會交往的機會,進行戶外運動,鍛鍊孩子的身體素質,提升勇氣,自信和膽量,讓孩子的身體和社交能力都得到提高,被欺負的機會自然就少了。

別忘了熊孩子們都精著呢,柿子都是揀軟的捏!

父母不可能陪伴小孩一輩子,老師不可能時刻在小孩身邊,孩子遭遇人際方面的麻煩,遲早得自己去應對。

從這個意義上來看,大人對孩子最好的保護,就是教會孩子自我保護。

各位親們,有育兒問題可以關注我哦~~

沒有什麼育兒難題是3分鐘不能解決的,如果有,那就5分鐘~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孩子被打,到底該不該打回去?

「如果有人打你,你怎麼辦?」大部分的人會說,「那當然要先知道他憑什麼打我?如果沒有特別合理的理由,當然要打回去了。」再問另一個問題,「如果有個比你強壯得多的人打你,你怎麼辦?」我相信可能就會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