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愛告狀,教你幾個處理的小妙招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家長或老師會發現4-6歲的孩子有一段時間經常愛告狀,其實怎麼應對是個有學問的話題,我們首先應該明確孩子愛告狀的原因是什麼?

1、渴望大人主持公道。

別人打他一下,搶了他的玩具,他不知道怎麼回應,或者不想以同樣的方法對別人,所以就想要大人給主持公道。

這是孩子是非觀、行為習慣、人際交往、獨立處理問題的關鍵期。

2、規則意識萌發。

他遵守規則,但身邊小朋友沒有遵守,他就會很積極的揭發舉報,並希望得到老師的表揚和認同。

3、打抱不平的正直之心。

對破壞規則紀律,對傷害別人的行為很討厭,所以向家長或老師告狀。

4、希望引起大人的注意和關心。

這類的孩子也很多,也許很聽話,也許很內向,但心裡還是很希望得到老師和家長的注意和關心的,但又不知道怎麼獲取,於是就通過告狀來引起大人的注意。

5、太過依賴的孩子。

一有什麼事情就找父母、找老師,反正大人都會幫忙解決的。

所以你看,雖然是最常見的「告狀」,但其中的內涵依然不簡單,它反應了孩子各種各樣的成長心理和問題,這些是他們性格、價值觀養成的關鍵。

孩子向我們告狀,是對我們的信任,如果我們只是不耐煩、敷衍、偏袒,或者乾脆不理,那就很粗暴的打斷了孩子某方面的成長,為以後的發展埋下了巨大的隱患。

所以我們一定要重視起來,那對待孩子的愛告狀,我們應該注意什麼呢?

1、要認真聽

當孩子向你告狀的時候,一定要認真聽,你的任何敷衍、不耐煩都會打擊孩子以後向你訴說的渴望,會消減孩子對你的信任和親近。

聽完要先謝謝孩子告訴你這些,這是對你的信任和愛。

2、你做的對

如果孩子的告狀有理,是對紀律、規則的遵守,那一定要馬上給予肯定,並誇獎孩子做的對,同時引導孩子思考,別人那樣做為什麼不對,加深孩子對規則的認識,進而形成孩子自己的是非觀、規則意識和價值觀。

3、你覺得該怎麼辦呢

了解完事實之後,可以問孩子,「這件事你做的對,他做的不大好,那你覺得該怎麼辦呢?是老師狠狠的批評他一頓,還是你也打他一下呢?」引導孩子獨立思考、獨立處理,最後給出老師的建議。

孩子愛告狀,只是成長中的一個階段,此時正是孩子需要關心的時候,正是孩子行為習慣、規則意識、人際交往能力、獨立思考處理問題能力養成的時候,所以一定不要敷衍孩子,一定要重視起來,用耐心和愛心來呵護孩子的健康快樂成長。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送寶寶上幼兒園一定不要遲到,太傷孩子了

幼兒園馬上就要開學了,很多幼兒園都有這樣的情況:早上8點早餐直到中午11點左右仍然有家長領著孩子姍姍來遲。一些家長看來,幼兒園不同於學校,沒有什麼紀律可言,想送孩子則送,想什麼時候送就什麼時候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