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等孩子出現壞脾氣和暴力行為,父母才反思自己做漏了這3件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www.zy.com

父母的認知高度和行為方式,

影響著孩子眼裡的世界。

洛陽晚報曾經報導過這樣一篇新聞:在江蘇鹽城,一個12歲的孩子弄壞了茶館裡的物品,想讓媽媽替他賠償。

媽媽可能言語上沒有隨孩子的意,孩子當場就對媽媽動起手來,還使勁掐媽媽的脖子。

正如多數網友都指出的,打罵父母極端案例,表象是子女問題,但本質卻是源於父母教育的失敗。

家長從小對孩子的放縱溺愛或「棍棒教育」,以及不良的言行示範,都容易導致孩子出現行為偏差。

一、父母要避免暴力的溝通方式

世上沒有天生就懂得禮儀、孝順父母的孩子,所有的孩子都有自私、為所欲為的天性。

父母要認識到,自己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最重要的老師,自己的所作所為對孩子的影響極大。

敢對媽媽動手的孩子,往往是因為見過爸爸有類似的行為,於是孩子「有樣學樣」。

為了避免孩子產生暴力傾向,父母儘量不用暴力去 解決問題,這是很有必要的。

首先,夫妻間要彼此尊重,多換位思考和溝通,給孩子營造和諧的家庭氛圍;如果家庭環境中存在暴力行為,孩子就會學習父母用暴力解決問題的方式。

其次,要認識到「暴力管教」雖然一時 省事,能讓孩子聽話,但是孩子也會受到暴力傾向的負面影響。

既要樹立家長權威,也要用相對平等的方式和孩子交流,擺事實、講道理,讓孩子從心底理解並接受父母的教育。

二、為孩子建立規則感和邊界感

在《爸爸去哪兒》里,記者進入吳尊家採訪的時候,孩子們正在睡覺,吳尊並沒有為了迎合節目組,將孩子叫醒,而是請工作人員儘量壓低聲音,不要影響孩子們休息。

後來大女兒醒來了,非常頑皮地要進弟弟房間去叫醒他。

吳尊堅持不讓,說「弟弟在睡覺,你不可以去打擾」,他語氣溫和而堅定,無論女兒如何央求,都不妥協。

這看似是一個很普通的舉動,卻藏著很大的教育內涵:告知記者不要打擾孩子是在建立自我邊界;讓女兒不要叫醒弟弟,是在引導她遵守家庭規則。

在一個家庭中,母親給予孩子們的,總是些溫柔、溫暖、感性和有創造性的東西,而父親的教導,往往體現在某些規定和行為準則上,這些更能影響孩子們的教育成長。

難怪很多人誇讚吳尊是個十分的好爸爸,單從這一點就能窺見全貌,起碼他在引導孩子走向社會的進程中,有了非常好的開端。

法國兒童教育專家馬克·雷諾研究特別指出,兒童教育的一個重要因素是,樹立家長的權威,善於向孩子的「任性」說「不」。

因為有時候,孩子並不知道什麼對他們來說是最好的,而教導他們辨別是非則是父母的責任。

爸爸用權威維持好家庭秩序,媽媽才能將精力放在關心孩子的生活上。

爸爸和媽媽的分工明確,孩子才能找到平衡點,一個家庭也才會變得有序而溫暖。

父母要針對孩子成長中遇到的問題,協商好一套統一的規則。

規則面前人人平等,大人也不例外,確保規則的權威性。

比如,孩子吃飯的問題,有的孩子經常要父母追著餵。

家長可以明確告訴孩子,吃飯時間不準玩,一旦離開飯桌就意味著這頓飯已經結束,再吃只能等下一頓。

這樣的規則對兩歲以上的孩子來說,既是能做到的,也是能理解的。

如果孩子破壞規則,父母不能因為他們哭著喊餓就心軟,心軟一次就會讓努力前功盡棄,以後管教就會難上加難。

三、關注媒體對孩子行為的影響

美國的一項調查研究表明,少兒的電視節目,每小時有20-25次有關暴力的描繪。

一般來說,孩子長到18歲時,會看1500-8000小時的電視(而上學的時間僅為12000小時),以及目擊20000次的電視暴力行為,其中包括18000次的犯罪。

孩子接觸到的其他媒介,如報紙、雜誌、廣播、網絡等,有時也會有一些不利於少兒身心健康的信息。

父母要經常坐下來看一看孩子喜歡的電視節目或碟片遊戲,並對孩子的選擇進行適當的干預。

為減輕孩子對這種篩選行為的反感,父母就要跟孩子好好談談。

告訴他們,除了暴力,還有更好的方式可以解決人們之間的問題。

正如我們都不想讓可怕的犯罪活動發生在自己家一樣,爸爸媽媽也不想讓家裡人在電視上看到這些犯罪行為。

還要幫助孩子將他們在虛構的節目中看到的暴力與現實世界區分開。

教會孩子批判性地看待媒體上的信息,可以幫助孩子理解為什麼電視節目不能代表他們所生活的世界,也可以減輕媒體暴力的不良影響。

劃重點

現象解析

▪ 孩子暴力行為背後是父母的教育問題

▪ 生活中和媒體上的暴力傾向影響孩子

▪ 規則感和邊界感有助孩子處理問題

家長應對

▪ 父母避免暴力的溝通方式

▪ 父親要為孩子建立規則感和邊界感

▪ 關注媒體對孩子行為的影響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