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不聽話做錯事 該不該體罰孩子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番禺區王女士:我兒子今年3歲了,下面還有個妹妹,現在這個小子十分「混」,經常趁我不注意打妹妹,不光是打妹妹,在與其他小朋友玩的時候,一不順心,就會打其他的小孩子,幾乎所有的小夥伴都受到過他的「暴力」對待。

我終於忍無可忍,體罰了他,打了他的手板,讓他站在椅子上「思過」,最終,孩子表示他知道錯了,再也不打小夥伴了。

寶寶不聽話做錯事 該不該體罰孩子(親貝網qinbei.com配圖)

問題一:對於孩子不聽話,家長可不可以體罰孩子?

問題二:體罰孩子會對孩子造成什麼影響?

張潔認為,現在受過教育的父母都知道體罰孩子有許多負面的影響,但是有時氣不打一處來時,打了不聽話的、無理取鬧的孩子,也是許多父母經常的行為,甚至有些父母還會拿出那句老話:「打是親、罵是愛,不打不罵是禍害」。

如果孩子無理取鬧,到底能不能打?

美國兒童教育家海姆·吉諾特曾說過:「懲罰不能阻止不良行為,它只能使罪犯在犯罪時變得更加小心,更加巧妙地掩飾罪行,更有技巧而不被察覺。

孩子遭受懲罰時,他會暗下決心,以後要小心,而不是要誠實和負責。

」打罵孩子時,雖然孩子表面上誠惶誠恐,內心深處對自己的錯誤行為根本沒有反省,更不會去思考該如何修正自己的錯誤行為,甚至有些極端的孩子會想辦法趕快逃離家庭,逃離父母的管束。

所以家長儘量不要體罰孩子。

但張潔也表示,雖然體罰孩子有不少負面的影響,但在教育孩子的過程當中,有時候也會一時氣不過打了不聽話的孩子。

那麼,如何調整自己的心態?如何讓「打」孩子發揮更有效的作用呢?

首先,儘量控制自己不打孩子。

當孩子犯錯誤時,家長不要急於打孩子,因為衝動地打孩子,效果往往適得其反。

這時候,你可以向孩子說出自己此刻的感受,讓孩子知道你對他剛才行為的不滿。

其實家長可以用自然後果懲罰孩子。

孩子犯了錯,無須過多批評,讓孩子自己承受行為的過失或者錯誤造成的後果。

對於年幼的孩子,家長還可以告訴孩子,修正錯誤的具體方法,指導孩子自己去彌補錯誤。

比如,牛奶打翻了,就不能喝牛奶了。

同時,孩子還需要自己來清理桌上的牛奶。

這樣不但讓孩子明白了自己的錯誤可能導致什麼結果,也能夠讓孩子在承擔後果的過程當中產生悔改的想法,有利於避免孩子再犯同類錯誤。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不要打2歲內和6歲後的孩子

一位媽媽說:「孩子經常無理取鬧,到超市就要買這買那,不給買就坐在地上哭鬧。到別人家去就亂翻亂動,還會到人家沙發上亂蹦,無論你怎麼說,孩子都不聽話。每次我都會氣不打一處來,回到家就痛打一頓,但是,...

爸媽注意了! 千萬別打這2個年齡段的孩子!

打罵並不是好的教育方法。長期在打罵下成長的孩子總是想逃離家庭,逃離父母的管束。不想後悔莫及,爸爸媽媽們就不要再做這樣的錯事了!1儘量控制自己不打孩子不打孩子應該是一個理想的狀態。當孩子犯錯誤時,...

到底該不該打孩子呢?

一位媽媽跟游媽媽說:「孩子經常無理取鬧,到超市就要買這買那,不給買就坐在地上哭鬧。到別人家去就亂翻亂動,還會到人家沙發上亂蹦,無論你怎麼說,孩子都不聽話。每次我都會氣不打一處來,回到家就痛打一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