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必讀!掌握孩子成長的規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撫養和教育孩子是家長的主要責任。
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有其自身的發展規律,孩子的成長也不例外。
要想做好一個家長,首先要懂得自然人的成長規律。
1、人的潛能是無限的,具有向多方向發展的可能。
孩子的潛能就象小樹的枝杈,具有象多方向生長的可能,是家長的「不字教育法」,使孩子沒能正常生長。
家長常常這樣教育孩子:不要攤玩,不要看電視,不要打架等等,但不要之外還有多種選擇,這時孩子尤其是小孩子就無從分辨了。
正確的方法應當是告訴孩子應當怎樣做,什麼是對的。
當你確定孩子的培養方向時,一是要注重孩子起初原始的傾向性,二是創造條件刻意培養。
千萬不能以家長的理想讓孩子去實現,這是對孩子嚴重的摧殘。
2、父母的親情是不可替代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
大量的事例證明,單親家庭的孩子或跟祖父母長大的孩子,大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心理問題。
還有的家長由於工作忙,將很小的孩子就送到寄宿制學校,沒時間跟孩子溝通,經常用錢打發,這樣就更危險了。
正確的方法應當是陪伴。
在陪伴中傾聽,在陪伴中交流,在陪伴中溝通,在陪伴中理解,在陪伴中共贏。
孩子剛來到這個世界上,就象被關在黑屋子裡,唯一透過來的光亮是父母的愛,是這愛讓孩子有了足夠的安全感。
由於孩子天生的學習摸仿本能,使家長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成為孩子仿效的榜樣。
3、孩子的成長有其固定的程序,不可強求。
生命,就是成長的過程。
在這個漫長的成長過程中,孩子有自己的身心發展規律。
像動植物一樣,每個階段都有其不同的特點。
如:西紅柿的幼苗期,在光照充分、營養完全、適宜的溫度和濕度、通風良好等條件下,可培育出適齡壯苗。
過強的光照、過高的溫度、過量的水分、過剩的營養等過分的呵護下反而會畸形生長。
義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說得好:「每個人的成長都有一個程序,他在某個年齡特徵段該領悟什麼樣的問題,其實是固定的,你沒辦法強求,過份人為地加以干涉只會毀了他。
」
既然孩子的成長有自然發展規律,那就要順著它的「長勢」讓孩子自由而快樂地發展。
象農作物必然要經過一定的時間才能成熟一樣,拔苗助長只能適得其反。
它不能超越,只能等待,用時間等待孩子的成長。
4、人本能地逃避痛苦,追求快樂。
當孩子發現自己做的事能給父母帶來快樂,他就會努力去做。
當孩子做某件事獲得了成功的快感,體內就產生了沿這一方向做下去的興趣和動力。
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講,對孩子的教育就是千方百計使孩子快快樂樂地做事情。
不提倡用毅力去對抗情感,因為持久對抗的結果,情感最終會戰勝毅力取得主動權。
5、好奇、自尊是孩子的本性。
在孩子的心靈中就沖滿了好奇,所以他就要不斷地追尋探究。
在追尋探究的過程中,成功和出錯的幾率是對等的,這說明孩子出問題很正常。
如果家長只許孩子成功,不許出一點差錯,否則非打即罵,這種「強盜行為」的結果,把孩子的好奇心自尊心泯滅了。
好奇心、自尊心是孩子最寶貴的精神財富,是求新求異的原動力,一旦埋沒掉,就像汽車沒了動力,人類沒了靈魂。
6、利己、任性是孩子的本能。
在人類群居的社會中,只有適當顧及別人的利益,自身才能獲得更大的利益,這是人類社會的遊戲規則之一。
如果對孩子的這一本能不加節制任其發展,就很難融入社會更別說出人頭地了。
利己、任性的調適,利他、寬容的培養一是使孩子在利他中得到成功的快感;二是不要無原則地遷就,對孩子非正當要求不與理踩。
7、精神獨立、生活依賴是孩子與生俱來的矛盾。
孩子是社會的,是他自己的,父母對孩子有監護權沒所有權。
孩子不是可以任意處分的財產,是精神上獨立生活上依賴的個體。
由於經濟上不能獨立存在,所以只有委屈於自己的父母。
家長要想讓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只要精神上尊重他,經濟上供養他就足夠了。
8、每個孩子都是與眾不同,獨一無二的!
做父母的其實早就應該懂得,每一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創造性,每一個孩子都會對他遇到的事情做出反應,每一個孩子都在努力塑造自己。
正因為他們生來就是獨一無二的,當父母、老師對他施加壓力,使他不願意接受或使他不快樂的時候,就會產生逆反心理。
作為父母,責任是引導孩子,他們需要時時檢查自己是怎樣引導孩子的。
要正確引導孩子,應對他們有細緻的觀察,了解他們的行為目的、情感願望,如果發現他們想什麼,就會對他們有了更深的理解。
所以,每個家庭的教育也應該是唯一的,不能用別人的教育模式和方法教育自己的孩子,這樣很可能會導致失敗。
9、孩子是在經歷中成長、經驗中提升的。
其實,成年人也一樣,不經歷磨難、不經歷風雨、不經歷傷害,能成長嗎?孩子的經歷要從最基本的生活適應過程開始,慢慢拓展到人際交往、社會交往中。
當孩子看到媽媽洗碗的時候,好奇地想試一下,可媽媽說:「你還小,洗不乾淨,快去寫作業。
」,媽媽的這種「愛」其實是阻攔了一次孩子成長很好的機會。
每一件事、每一個經歷都是教育孩子很好的契機,不通過親身經歷光靠大人的教誨每天坐在書桌前的孩子永遠也長不大。
孩子是在經歷中成長的,多次的經歷中總結出的經驗將受益於終生。
10、賞識成就孩子。
未成年的小孩子對自己的看法完全取決於周圍人的評價,特別是父母的評價,哪怕是一句話,或者是一個眼神,都會對孩子產生終生的影響。
小孩子在無意識中按照父母的評價調整自己的行為,達到父母讚揚或者抱怨中屢次提到的「期望」。
而現在,我們為什麼不用賞識的目光凝視自己的孩子,卻要抱怨呢?」抱怨自己的孩子不如別人家的孩子這也不好那也不好,結果使孩子越來越不好。
賞識教育承認差異,肯定孩子的長處和點滴進步,結果使差異縮小、消失。
「您想讓孩子聰明嗎?那麼找出孩子聰明的『星星之火』,吹風鼓氣,它就會成燎原之勢,您嫌孩子寫字不好嗎?那麼他哪天有進步,您就小題大做,無限誇大地表揚他,一定會有驚人的結果!」
在家庭、學校、社會三者的教育關係中,家庭教育是最基礎的、最重要的、最關鍵的。
其中,父親、母親的教育有共同之處,也有不同之處,它們是相輔相成的。
家庭教育應該是持續性的、連續性的,不可一時關注一時疏忽。
問題孩子長大之後父母付出了別人幾倍的努力仍很難挽救的情況時常能看到,父母抱怨孩子為什麼這樣不聽話,把責任推到孩子身上。
其實,這個問題可以說完全是父母的責任。
因為,在孩子小的時候沒有找出問題或找出問題但並沒有關注並及時的給於糾正。
當然,家長和孩子是一同成長的,到底怎麼樣才能教育好孩子,只能在實踐中摸索,對於一個具體的孩子來說沒有現成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