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個能說會道的「小大人」,真的好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點擊上方「果然幸福」 可以關注哦!

昨天晚上偶然從電視上看到了某衛視大型喜劇選秀節目的重播片段,播放的是一名六歲男孩的相聲表演。

這個小男孩舞台感十足、笑點頻發,而更令我驚訝的是,在評委提問過程中,各種問題對答如流,十分老練,那察言觀色的小表情、那逢迎評委的圓滑腔,真的很難讓我與這個小不點稚嫩的小臉聯繫起來。

最後評委表決環節,馮小剛評委並沒給予「通過」,馮小剛的點評也說出了我的感覺,他說:「這個表演無可挑剔,但是從這個孩子的表現來看,總是缺了點什麼,和小孩的那種感覺不搭」。

這個六歲的小男孩並不是個例,當你聽到孩子們越來越多的說「大人話「,當你發現孩子圈也有了他們的「遊戲規則」,當你看到孩子們的行為越來越「成人化」,你真的覺得這是讓我們欣喜的高情商表現麼?家裡有個這樣能說會道的「小大人」,真的好嗎?

一些父母認為早熟的孩子更懂事,更能體會生活、珍惜機會,是一種情商與智商發育得更好的表現,甚至會引導性的教孩子怎樣用大人的辦法解決問題,怎樣用大人的方法去交際,父母們甚至會誇讚的說某某家的孩子成熟穩重,懂事,像個小大人。

當然,作為家長,我們都希望隨著孩子的成長,他們能夠很好的融入社會,可是這樣過早的社會化,未必是件好事。

你的孩子,有沒有過度社會化?

兒童社會化是指一個人在兒童階段(通常指 0~14歲)通過個人和社會的交互作用,獲得語言、思維、情感等能力和最初行為的方式,逐步了解社會、掌握生存能力的過程。

在兒童對應的年齡階段,掌握了超過本身年齡階段應該具有的社會化標準,我們就可以稱之為過度社會化。

美國心理學會曾給兒童的社會化制定了一個判斷標準:

兒童的社會化判斷標準

A. 至少有一個同齡朋友,並且友誼至少維持6個月。

B. 在看不到有什麼好處的情況下能夠主動幫助別人。

C. 做了錯事,並造成了壞的結果,但能在不被人發現時主動認錯。

D. 別人做了對自己不利的事時,能夠原諒別人,不指責也不告狀。

E. 對周圍的人表示關心,分享自己與別人的幸福和快樂。

如為別人生日、考試優秀、獲獎等感到高興,主動向別人祝賀。

一般來說,在上面的5條中,6歲以下的孩子要至少滿足1條;7-12歲的孩子要至少滿足2條;13-18歲的孩子要至少滿足3條。

如果孩子不達標,說明社會化不足,家長要及時進行指導。

而社會化超標,將直接導致孩子早熟,成為了我們看到的「小大人」。

有研究表明,孩子說大人話,不一定是好事,小孩語言早熟會降低兒童智商。

過早進入成人世界的孩子,並不表明他們心智已經成熟,相反他們的成長僅限於模仿,缺乏對自我的認識,等真正到了成人年齡,反而往往不會獨立思考和應對生活。

像莫言一樣,有個胡思亂想的童年

事實上,我們從孩子身上得到的快樂,除了撫育新生命帶來的責任感和成就感,還有孩子在各階段給予我們的童真。

「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穩重懂事,但如果以犧牲孩子的童心童趣為代價是得不償失的。

」孩子就應該童言無忌,該笑要笑,該哭要哭,孩子本來就應該是天真爛漫,甚至是傻乎乎的。

莫言曾在一次採訪中說道:「我曾經半開玩笑、半認真地說,因為我讀書比較少,所以我的想像力發達。

如果我讀上三十年的書成了碩士、博士,可能想像力要大打折扣。

……小學五年級輟學,七八歲的孩子到田野里放牧牛羊,天天和牛羊在一起,很早就跟大自然打成一片,經常一個人獨處,當時的胡思亂想現在看起來就是一種想像力的培養、開掘。

……比如,突然看到一棵玉米,就感覺到這個玉米是能夠跟人進行情感交流的,仿佛它可以說話,或者能聽懂我的話語。

有時候遇到一隻小鳥,就在想這個附近肯定會有一窩,一找果然就能找到,有時候就是感覺特別准。

莫言這段話所想表達的是一個人在不同的階段,會有屬於這個階段的獨有的東西,例如在童年天真爛漫的時代,會有和你長大後完全不同的想像力和創造力,所以我們的孩子不應該捨棄掉的正是這種與其年齡段匹配的特質。

「老師說,明天再遲到就不用來了」

西西是我敏姐九歲的兒子,這個孩子很有意思,他會毫不在意別人的看法,會很樂天地對待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

最重要的是,有著符合自己年齡的童真,用「心大」、「洒脫」、「隨性」來形容大多也都貼切。

例如,有一次上學因為堵車遲到,敏姐很擔心老師會批評西西,緊張了一整天,放學後敏姐問他今天遲到老師說什麼沒有,西西滿不在乎的說,也沒說啥,就說了一句。

敏姐聽了心就放下了一半,那老師說了句啥呢?

西西答,老師說,明天再遲到就不用來了。

用敏姐自己的話說,這得多不靠譜的媽才能養出這麼心大的娃,總是擔心這麼幼稚不成熟的娃,可咋辦。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幼稚「的小娃,卻有著最珍貴的想像力。

他會和媽媽說他夢見人出生就是老人,然後慢慢變小,最後變成小孩子死掉了,而且人剛出生的時候什麼都會,慢慢的就什麼都不會,技能在一件一件的丟失。

這讓我想到了好萊塢頂級編劇羅伯特·麥基,他說過:「創造力才是最好的故事」,或許童真賦予給孩子的真的比書本還多。

大人能做的,就是不要錯誤引導

當然,產生兒童社會化的原因很多,除了社會環境的影響、大人的錯誤引導外,還有一些是家庭客觀條件所導致,諸如諺語所講「窮人的孩子早當家」等等。

拋開少量的特定家庭環境因素,我們到底該如何積極引導孩子,使之具有與之年齡相匹配的社會化程度呢?

首先,遵循孩子的天性,不要刻意去左右他們的觀點。

當孩子有自我判斷能力時,與他們相處,就應該是平等的關係。

溝通、觀察、思考,從而總結出更好的相處方式。

如今的孩子普遍都比實際年齡成熟1-2歲,不能再用以前的觀點去左右他們,只要不過分,就應該讓他們順其自然的去選擇。

其次,不要刻意讓孩子去迎合你的需求。

越來越多的孩子會「察顏觀色」,根源恰恰在於成年人日常生活中急功近利的心態和表現。

你一味地關心孩子學習、讀書或者其他某個方面,就會讓孩子潛意識裡認為,父母只對這些方面感興趣,時間長了孩子就學會了揣摩大人心思,因而去迎合。

最後,做當下年齡應該做的事。

過於成熟的孩子不僅容易缺少朋友,還可能因此錯過了一些人生體驗。

要按孩子的生理年齡、心理來對待孩子。

如果孩子不能再保持「稚嫩」,那就應該讓孩子按最有利於其成長的方式進行教育。

儘量多鼓勵孩子與同齡人進行玩耍。

多陪伴、多傾聽,學會用他們的方式去幫助他們解決問題。

不要動不動就說孩子真幼稚,或者用表揚的口吻說孩子像一個「小大人「,為孩子創造有伴交往的環境,還孩子一個爛漫無邪的純真氛圍。

大部分的孩子還處在習慣的形成階段,很多行為只是偶然,即使孩子偶爾說了大人話,我們也不必大驚小怪。

我們既不應該去誇讚這樣的「小大人」行為,也不必焦慮不安,要理性對待,科學分析,仔細觀察,積極引導,給孩子創造一個最適宜其成長的環境,保留孩子童真的想法和屬於童年的想像力與創造力。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