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多大說話才正常?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寶寶多大說話才正常呢?這個問題是很多家長都會關心的問題,其實寶寶說話的時間並不統一,每個寶寶學說話的時間有長有短,一般小孩子在一歲左右就開始牙牙學語了,真正到說話的時候,一般在兩歲左右,有的可能會因為環境的關係說話還要晚一點,不過超過3歲還不開口說話,不會叫爸爸媽媽,這就有一些問題了,這時要考慮孩子是不是語言發育遲緩、舌系帶發育遲緩、自閉症等原因。


有的寶寶存在先天聽力或大腦發育問題,直接影響孩子對於語言的學習。

爸爸媽媽要時時關注孩子,發現不妥及時到醫院做聽力篩查和智力測評。

有害物質測定鉛等有害物質會損害寶寶智力和其他發麵的發育,導致寶寶的語言發育滯後。

下面是孩子每個年齡段說話表現

  • 1歲的幼兒可以說連說兩個重音的字,如花花,東東,果果。

    以後漸漸能說出2-3個字組成的詞,如,電視機、毛巾、涼鞋帶。

    想要某個東西時,會用手指著並說出名稱。

  • 1歲半時會說2-3個字組成的單語如「吃飯」、「喝水」;有時說些類似「媽媽抱」的「亂語」。

    此時孩子能聽懂簡單的句子,理解許多詞語,但說不出來。

  • 1歲半到2歲時,幼兒能正確地說出簡單的句子,如「媽媽上班」;用幾個簡單的詞提問題,如「蘋果呢?」,「這是什麼?」。

    會用「不」、「不要」表示拒絕。

    能說出一幅畫的名稱。

  • 2歲半的寶寶開始會會開始使用「我」和「你」了。

    在兩三歲之間,寶寶的詞彙量會增加到300個詞。

    他能把名詞和動詞連在一起,造出雖然簡單但也完整的句子了。

  • 到了3歲時,寶寶將能夠持續地談話,並根據談話對象來調整語調、說話模式、用詞等。

1-2歲是孩子語言發育的重要時期。

語言的發育與環境及所接觸的人有一定關係。

如果環境單調,帶管小兒的人寡言少語,幼兒的語言發育勢必受到一定的影響。

因此,父母在此時期應為寶寶提供一個良好的語言環境,儘量多與他交流。

不要怕羅嗦,不必擔心孩子聽不懂。

教寶寶說話的一些小方法

①0-1歲階段:說給寶寶聽。

不會說話的寶寶能通過耳朵接受信息,為他們日後的「說」打基礎。

如果父母把日常生活中的每件事,通過清晰準確、生動形象的語言和相應的動作傳達給寶寶,孩子會對你的話很感興趣,並試圖咿咿呀呀地表達。

製造發聲的機會。

寶寶會用「咿、呀、哈、嗚」等聲音表達自己的願望,這恰是培養寶寶模仿發音的好時機。

當他們表達要人抱、要喝奶、尿布濕了時,媽媽趁機替他把這些願望用簡單的詞語說給孩子聽,然後等待寶寶的反應。

如此天天重複,就等於在他的頭腦中強化了這些語言,最終使孩子的語言模仿變得容易起來。

②1-2歲階段:多給予刺激促使孩子講話。

身邊物品,是教育寶寶學習語言的好工具。

把這些生活用品或玩具指給寶寶看,告訴他這些東西的名稱、用途、形狀等等,隨後再問問孩子它們分別是什麼、顏色、用途如何,這不但能幫寶寶學到一些生活常識,還能幫他積累新名詞,促進語言的發展。

滿足要求晚半拍。

寶寶想要某種東西,往往盯著它或用手去抓。

這時媽媽不要馬上滿足他,而是把它拿在手裡,鼓勵孩子說出自己想要什麼。

如果孩子說不好,媽媽可以先做示範,由寶寶「學舌」,再把這些東西給孩子。

重複說過的內容。

準備一套動物卡片,在寶寶認識了其中的動物之後,請他給媽媽講每張卡片上有什麼;也可藉助簡單的圖畫書,媽媽講頁、寶寶重複一遍,然後再往下進行。

總之,利用各種機會讓寶寶開口。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爸比媽咪,跟寶寶說話是門學問

語言是在社會中與他人溝通的方法,影響孩子日後的思考邏輯,然而這麼精細的認知和發展學習,並不是一時半刻就能夠學會,即使寶寶還不會開口說話,從來到這個世界的那一刻起,就不停的吸收環境中的訊息,因此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