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都快上幼兒園了,還不會說話!語言發育障礙寶媽們知多少?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果果是個3歲的小女孩,粉嘟嘟的非常乖巧可愛。

可是3歲的果果現在除了會叫「媽媽」、「爸爸」之外,幾乎沒有說過整句的話。

不過其他人說的話,果果還和同齡的孩子一樣能聽懂。

愛笑會鬧,只是在不能滿足自己需求的時候,表達不出來,只會著急的撒潑打滾。

果果媽媽自我安慰,孩子什麼都懂,再大一點自然就會說了。

其他人也安慰果果媽媽,誰誰家的孩子四歲才會說話,現在人家都考博士了。

還有人說,某某某十二歲才說話,現在比誰說的都溜。

甚至還有人說,是孩子太聰明了,都懂,就是不想說。

這到底是不是自我安慰呢?孩子到底什麼時候開始說話才正常呢?

別急,聽聽發育行為科孟青醫生怎麼說。

想要明白這些問題,要從幼兒語言的發展說起。

1歲左右的寶寶,會說「爸爸媽媽」,會運用感嘆詞「啊哦」等,對「不」有反應」會試著模仿大人的詞彙。

2歲左右的寶寶,幾乎能理解大部分語句,能說出自己的名字、年齡和性別,能用4到5個詞的語組句,不熟悉的人也能聽懂他說的大部分話,時常不需要「媽媽」這個翻譯了。

3歲左右的寶寶,能理解「一樣」和「不一樣」的概念,掌握一些基本的語言規則。

能講出最長5到6個詞的句子,語言表達比較清楚,陌生人也可以聽懂。

會講故事。

4~5五歲左右的寶寶,已經能記住故事的部分內容,會講更長的故事,會用5個以上的詞組成句子,能說出自己的名字和地址。

(這個可能一些語言發展迅速的三歲左右孩子也能說出來)

對照3歲的果果,語言發展明顯還停留在一歲的階段,錯過了語言發展的敏感期。

果果媽媽後悔的說到:

一歲後就把果果送回老家給老人帶,基本老人不會給孩子說太多,只管吃飽穿暖。

當果果媽意識到孩子跟別人的孩子不一樣的時候,及時把孩子接回了身邊,但仍然收效甚微。

的確,有的孩子天生比其他孩子更健談,有些孩子天生更安靜。

安靜的孩子知道的詞彙可能並不少,只是開口時比較惜字如金而已。

但結合果果的情況,明顯不屬於天生安靜、會說但不愛說話的孩子。

語言是社交表達的主要工具,當果果不能有效的表達出自己的需求的時候,只會躺在地上撒潑,這對孩子的成長不利。

若形成習慣,會形成一連串的反應,不愛和其他小朋友玩,挫敗感強等。

這是父母不願意看到的。

如果我們的孩子還處在嬰幼兒階段,任何時候,即使孩子還不能給你回應的時候,你給孩子語言的表達都不會沒有意義。

特別是一到兩歲的語言敏感期,父母可以通過每天跟孩子說話、為孩子讀書來豐富詞彙量,提高語言能力。

你會發現,某一天,孩子居然會說那麼多詞。

當孩子能表達出自己,不僅利於跟其他人的交流,還會在互動中建立更多的聯繫,增強自己的自信心。

如果我們的孩子和果果一樣,錯過了語言敏感期,語言滯後或者發育不良,以是否影響正常的生活為標準,觀察孩子是否顯示出社交退縮,孤僻,不斷重複某些動作等跡象,就應該及時請醫生介入。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寶寶的語言是怎麼發展的?

0~2個月寶寶聽到巨大聲響會嚇一跳,這個時期的寶寶會用不同的哭聲表達感覺,可能是因為餓了、尿布濕了讓他不舒服,或是想要媽媽抱他,而寶寶開心、感到舒服時,也同樣會發出愉悅的聲音,媽咪們可以注意這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