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注意了:孩子撒謊,說明Ta變聰明了?!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各位爸爸媽媽,如果你發現孩子撒謊了,

會怎麼辦呢?

是心平氣和講道理?

還是不由分說先打一頓?

抑或裝作什麼也沒發生?

加拿大多倫多大學兒童研究所曾經對1200名2-17歲的兒童進行了研究,結果顯示:

2歲的孩子中,30%的人撒了謊。

3歲的孩子中,50%的人撒了謊。

4歲的孩子中,超過80%都會撒謊。

但最愛撒謊的年紀是12歲,到達這個年齡的孩子幾乎個個都會撒謊。

在我們的孩童時代,撒謊可是壞孩子的表現。

多數父母會為孩子的撒謊行為深感焦慮:「3歲看小,7歲看老,這麼小就會撒謊騙人了,長大了還了得?」甚至用「打一頓」的方式解決問題。

如今輪到自己當父母,如果孩子撒謊了,該怎麼處理呢?

其實,家長們完全不必擔心和焦慮,因為,撒謊並不完全是壞事。

撒謊是大腦的高級功能,是孩子認知能力發展的表現,可以說是孩子成長的里程碑。

有研究表明,撒謊代表著孩子認知水平的發展,認知發展越好的孩子越能編出高明的謊話,孩子越小開始撒謊越聰明。

因為想要成功欺騙別人的基礎就是了解別人的內心想法。

從某個角度說,在學前階段,越會說謊和假裝的寶寶越聰明,那是需要智慧的。

所以,當你發現2歲的孩子開始撒謊,完全不必驚慌,因為這意味著你的孩子腦部發展迅速,進入了認知發展的新的里程碑,他變聰明了!撒謊的孩子,跟不撒謊的同齡人相比,有更加優越的認知表現, 孩子第一次撒謊,跟長出第一顆乳牙和學會走路一樣珍貴。

雖然撒謊很珍貴,但不意味著我們要縱容孩子說謊,還是要用正確的方法去應對和引導。

孩子們的謊言從性質上來分,可以分為無意撒謊和有意撒謊。

一)無意撒謊,一笑而過

3歲以下,孩子通常還處於無意撒謊階段。

會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可能是:想像與現實的混淆;理解性的心理錯覺、概念模糊;表達能力欠佳,敘述有出入;對於一些抽象概念理解困難,不易記憶。

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認知水平的提高,孩子的這種說謊行為自然就會好轉。

當孩子出現無意撒謊行為,家長完全不用緊張,一笑而過即可,有時候甚至還可以配合他們天馬行空的想像,一起創編故事。

二)有意撒謊,隨機應對

3歲以上,孩子開始出現有意撒謊,而導致孩子撒謊的原因很可能跟家長的教養方式有關,所以,這時候家長除了關注孩子撒謊的行為本身,更需要知道孩子謊言背後的需求。

① 「我」害怕被懲罰

有的孩子做錯事後,害怕家長的指責訓斥,就會本能地捏造謊言來進行自我保護。

對於這種情況,家長需要反思,自己平時對孩子是不是過於嚴厲了?

② 「我」渴望被表揚

有的孩子為了取悅父母,會給父母匯報一些與事實不符的事情。

家長需要反思,自己平時對孩子是不是期望過高了?

③ 「我」為了達成願望

有的孩子為了滿足自己的小願望,又擔心父母不同意,就會通過撒謊來實現。

家長要及時點破孩子的謊言,與孩子積極溝通,引導他們用恰當的方式提出自己的訴求。

總之,家長應該學會欣賞撒謊這種「小聰明」,用正確的方式將其引導成大智慧。

本文來自於微信「有才家長幫」(youcaijzb)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你的孩子是說謊大王嗎,如何正確引導

人天生就會說慌,而且孩子一般在兩歲開始就會說謊,說得越巧妙越聰明。這是孩子成長的一個必經過程,不過父母別去表揚孩子,隨著年齡增長,如果孩子說謊得到了甜頭並且養成習慣,這對孩子的將來影響是非常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