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帶孩子,其實不該這麼累!
文章推薦指數: 80 %
隨著社會的進步,競爭加劇,很多父母感覺感嘆帶孩子好累!
越來越多的人感覺到「孩子難帶」,不僅是因為帶得太細緻,也是很多低效甚至錯誤方法使用太多的緣故孩子帶得無比累。
看看下面的故事吧:
「我家婆婆不給用紙尿褲,節儉得要命」
紙尿褲是一個偉大的發明,它既解放了幼兒(增加幼兒睡眠時間、舒適感),也解放了家長(減輕換洗尿布的負擔)。
但下面這段對話,在中國的家庭中也很常見,媽媽:「紙尿褲方便,洗曬尿布太費事。
」長輩:「紙尿褲不透氣、又費錢,還是用布尿布好。
」
不誇張地說,中國的老人(按照聯合國的算法,很多也只是中年人)對傳統尿布有近乎偏執的熱愛。
雖然隨著生活生平的提高,我國嬰兒的紙尿褲使用率在逐漸提高,但依然遠遠低於已開發國家的水平。
按照《金融時報》2014年的報導,即使把統計口徑放在我國的城市,國內嬰幼兒紙尿褲使用率依然不足50%。
支持傳統尿布的理由無外乎兩點,透氣性好、省錢。
透氣性的問題,紙尿褲已經做得很好,只要配合使用護臀霜,就不會出現所謂「紅屁股」的現象,而且由於紙尿褲會吸收絕大多數液體,利於局部清爽,還能預防尿布疹的出現。
但即使把種種優點說清,「省錢」這點倒真讓人無可奈何。
在某育兒論壇上,一位年輕媽媽抱怨「老人家是不是都很喜歡給寶寶用尿布?我生我家小寶時,我婆婆跟我媽兩個人就拿了好多尿布來家裡,說用這個最好,我用了兩天累死了,尿一次就要換而且還會把寶寶屁股弄的濕噠噠的」,下面有不少感同身受的人回復「我家婆婆也不肯用紙尿褲,節儉得要命」。
傳統尿布一曬就是一大片,耽誤大量時間
使用傳統尿布,嚴重導致育兒效率的低下。
其一,洗尿布的工作量巨大,而且有些老人還不願意用洗衣機,心裡想的是「我手搓一搓就行」,結果一搓半個小時就過去了;其二,在夜裡給孩子使用傳統尿布更可怕,只要尿濕就要換,一換就會哭醒,然後你就別想睡一個好覺了。
用這種方式帶孩子,不累可能嗎?
更多硬體設備、設施跟不上,也造成效率低下
在中國的很多家庭中,白天由2-4個老人(甚至還要請保姆)在家帶孩子,晚上孩子父母下班後也要加入,一天到晚這麼多人圍著一個孩子轉,可能真是中國獨有。
而在「老人和年輕人各自精彩」的歐美,除了有高度發達的託兒所系統,一對年輕夫妻帶多個孩子也很常見:孩子的媽媽一邊背著(用嬰兒背帶)一個小嬰兒,一邊拿著吸塵器打掃衛生,家裡還有兩個三五歲的小孩在客廳里玩耍(用嬰兒圍欄)。
而僅僅是嬰兒背帶和嬰兒圍欄這兩樣最常見的育嬰用品,在中國都還遠遠沒有普及。
像這樣用嬰兒背帶帶孩子出門的瀟洒父親,中國並不多見
再來看讓中國家長最頭疼的吃飯問題,常常可以看見一個大人手抱孩子,另一個大人給孩子餵飯的情況,甚至還要滿屋子追著跑,一頓飯吃下來,大人精疲力盡,孩子哭得驚天動地,就像是一場戰役。
實際上,最科學的方式,並不是家長追逐孩子,「逼迫」吃飯,而是用有安全帶的兒童餐椅把孩子固定住,圍上圍兜讓它自己吃。
而在育兒論壇上,可以看見很多家長說「寶寶發育的太快,兒童餐椅用不了多久就不能用了,還是不要浪費」。
讓孩子從小在兒童餐椅上吃飯,有助於他們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除了家庭里現代育嬰設備普及率不高,整個社會對這方面的重視程度也不夠。
很多媽媽吐槽,即使出門前都做足了準備,在外還是無法避免狀況頻出。
比如不少公共場所能配吸菸室,卻找不著母嬰室。
但在很多國家,在這方面都做得比較到位,比如日本,廁所里可以在自動販賣機上買到尿不濕,城市裡有各種無障礙通行的設施,公共場所一定會有母嬰室。
這些都和一個國家的文明程度、經濟發展程度密切相關。
更多的累,還是認識誤區導致的
吃喝:中國家長認為任何買來的輔食、飲料都不安全
根據WHO(世界衛生組織)的建議,對於足月的健康寶寶,滿6個月後可以開始添加輔食(6個月之間,要堅持純母乳餵養)。
在孩子可以吃輔食之後,中國家長們的用武之地終於來了,各種折騰各種作,而對從外面買來的成品、半成品輔食非常抗拒,給孩子們吃這些包裝食品,如同「虐童」。
但是,首都兒科研究所主任醫師就曾對媒體說「嬰兒當然可以食用購買的輔食」,美國兒科醫生也建議沒有充足時間的家庭「可以直接買嬰兒食品,營養成分並沒有差異」。
但中國的家長們還是不相信,有一篇傳播很廣的文章介紹「日本媽媽從來不買外面的輔食,都是自己做」,但據一位長期在日本生活的知乎網友介紹「日本媽媽往往是一個人做家務帶孩子,老公不到晚上八九點不著家(編者註:日本公司聚餐文化盛行),一個人怎麼來得及搞這些?她們在外面給小孩買的成品、半成品食物非常多,比如鋁箔袋裝的拌飯,只需要拿熱水把袋子泡熱,倒在米飯上,孩子的中飯就好了,一歲以內的娃更簡單,各種現成米粉,包裝打開沖水就行。
」
再來看「喝」的問題。
小孩子都不喜歡吃水果,但中國家長往往一定要讓他們把水果吃下去,比如削了一個蘋果,吃完可能要耗費兩個小時,大人、小孩都折騰得精疲力盡。
實際上,對於1歲以上兒童,完全可以喝果汁,但是中國家長又認為果汁會損失營養而且不可信。
在美國,兒童是最大的果汁消費人群,而這些果汁都不是家裡鮮榨的,而是包裝好的成品。
美國兒科學會(AAP)甚至因為美國兒童飲用果汁過量,建議每日劑量應控制在110至170克(1至6歲)。
可能有人會說,中國家長不敢買市場上的成品輔食、果汁,是因為對國內的食品安全沒有信心。
但這種說法是站不住的,其一,中國家長也不信賴國產尿不濕,所以國外同類產品的代購業務就很火熱,但是國際品牌的兒童輔食產品卻乏人問津;其二,很多搬到國外居住的中國家長,依然排斥當地的成品輔食,即使在忙不過來的時候,也不願意購買這些產品。
說明,很多人確實在骨子裡認為「自己做的,才是最安全最營養的」。
睡:一些家長認為孩子做不到整夜不進食
帶孩子累,不僅累在白天,更累在晚上。
這種顛倒黑白、披星戴月的辛苦,讓很多人心力交瘁。
所以,我們常常能發現這樣一種現象,一些孩子的父親,寧願晚上在公司辦公,也不願意回家(回家會受到很大的干擾),也有不少父親單獨睡一個房間(怕影響第二天的工作)。
中國的孩子,晚上一定要這樣折磨人?
威廉·西爾斯是全美最著名的兒科醫師,在他的《親密育兒百科》一書中寫道,從3到6個月開始,大部分寶寶都會進入睡眠穩定期,很多都可以「一覺到天亮」(「一覺到天亮」在醫學上的定義為:連續睡5個小時)。
但也有一些寶寶晚上會醒來,醒來的原因比較多樣,比如冷、牙齒痛(發生在長牙期)、分離焦慮等,並不一定是餓了。
而中國媽媽看到孩子哭了的第一反應就是餓了,趕快餵奶,實際上這毫無必要,學界普遍的共識是:6個月以上的孩子,整夜可以不進食。
但在一些育嬰論壇上,常常可以看見很多已經滿一周歲的孩子,晚上還要進食4次。
那麼,孩子晚上醒了後大哭,應該怎麼辦?美國最著名的嬰兒睡眠專家、哈佛大學醫學院教授理察·法伯認為,首先,孩子要和父母分床睡(可以睡在一個房間),孩子晚上醒了後哭泣,家長第一次過去安慰應該在哭了3分鐘之後;如果再哭,5分鐘後再去;如果還哭,10分鐘後再去。
長期踐行這個規則,孩子就能安睡一整晚。
當然,這個問題一直存在爭議性,學界至今也沒有形成共識,比如西爾斯堅持認為,父母應該在第一時間對孩子啼哭作出反應,否則可能造成「有害神經的影響,進而對大腦部分發育造成永久損傷」。
醫療:只要小孩有一點不舒服,就往醫院跑
中國的家長對孩子身體任何風吹草動都緊張得要死,帶著出門散步,回來稍微有點流鼻涕,做長輩的就會指責年輕夫妻:又吹風受涼了吧!
國內的兒童醫院,永遠處於擁擠狀態
因為太緊張,兒童醫院永遠是最擁擠的醫院,一去就是一大家子,一耽誤就是一整天。
就以嬰幼兒就醫最常見的問題之一發燒來看,在大多數情況下,都是沒必要去醫院的。
根據北京和睦家醫院兒科主任崔玉濤(北京兒科絕對權威)的說法,首先,只要體溫在38.5℃以下(37.5℃以上),都先只需要物理降溫,體溫大於38.5℃才需要服退熱藥;第二,發熱時間在五天以內一般來說都是正常的,家長不要過於焦急,超過五天才需要特別注意;第三,體溫高低不代表病情輕重。
應同時觀察是否存在咳嗽、腹瀉、拒奶等表現。
僅是高熱,服用退熱藥後精神好,進食基本正常,應在家觀察;第四,不能輕易給嬰兒用抗生素。
家長不能用「凡事求個安心」來解釋動不動就帶孩子去醫院的行為,正是這種無用功做得太多,才導致了「帶孩子真累啊」。
育兒理念:寧願一直錯下去,也不願意查查書上怎麼寫
之所以在育兒方面,中國家長誤區很多,一方面是不願意學習,一方面是老一輩認定自己的經驗就是對的,甚於知識。
實際上,關於科學養育的書籍非常多,比如上文提到的威廉·西爾斯,就出過好幾本育兒方面的書籍,基本把家長可能面對到的狀況都介紹了,看了這些書,就能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麻煩、低效。
就拿要不要給孩子「把尿」來說,很多長輩認為從月子裡就應該為寶寶把尿,於是,不少中國寶寶白天基本處於光屁股的狀態,定時被「把尿」。
但已經有無數的專家指出,不僅不應給小嬰兒「把尿」,也不應給大嬰兒「把尿」。
因為「把尿」既不利於嬰兒髖關節的發育,也容易造成嬰兒脫肛、肛裂等現象。
正確的做法是,隨著孩子逐漸長大,他們會感覺尿排在紙尿褲內的不適感,先是尿完後給予家長提示,逐漸就會在尿前給予提示。
家長需要耐心等待,2歲左右,嬰兒就會有一定表示了,到時因勢利導很容易形成排尿習慣,戒掉尿布。
這些知識,並沒有很高的門檻,只要家長識字就能解決,但就是有很多家長,寧願一直錯下去,也不願意看看書上怎麼寫。
堅持科學、高效育兒理念,年輕夫妻要敢於「忤逆」長輩
不能因為長輩奉獻多、家庭要和諧,就去堅持許多錯誤的事
在低福利社會,家庭成員之間互助、風險共擔,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而在高福利社會,尤其是在以個人為單位的福利制度下,政府承擔了傳統家庭的大部分功能,故傳統家庭存在的意義減小,家庭平均規模縮小到夫妻二人,家庭成員互助的必要性也減小。
這些國家的老夫妻像保姆一樣,幫子女帶他們的孩子,是非常少見的。
所以我們要明白,中國長輩幫忙帶孩子,是情分,不是本分。
恰恰考慮到這點,和中國「婆媳關係」的複雜,很多年輕夫妻並不是沒有意識到長輩帶孩子的方式存在問題,但總是很難說服長輩,撕破臉面,按照自己認定的那套來。
這種時候,就需要技巧,而不是順著老人的意思來。
這裡可以做一個優秀示範,如果長輩給孩子亂吃藥,做父母的,可以把藥拿過來,說我自己餵吧,然後獨自進入房間,把門關上,把藥扔掉,對長輩說「餵過了」。
越來越多的人感覺到「孩子難帶」,不僅是因為帶得太細緻,也是很多低效甚至錯誤方法使用太多的緣故
我是世界記憶法大師,專注快速記憶法和高效學習方法
如果您的孩子記憶力不好、學習靠死記硬背、很努力但成績不理想......
那麼請加QQ/微信: 374067179(長按複製),或關注我的微信公眾平台: gaoxiao3210(長按複製)
人家做這個都會帶上娃,別再說帶娃太累啦!
外國父母,不管出生才幾個月的baby,父母都隨身帶著四處參加活動、旅遊、逛夜店,年幼的小朋友累了會安然睡在童車裡,一點都不哭鬧,年大的孩子會跟隨父母一起瘋狂。這就是外國人帶娃比中國人更輕鬆的訣竅...
為什麼現在的育兒知識西化的廣受追捧,傳統的都被認為是錯誤的?
提問者:比如育兒理念上,主張讓孩子自然發展,減少對孩子的管教;特彆強調原生家庭對父母育兒行為的影響;主張孩子不是家庭關係的中心,夫妻關係是第一位的。在育兒習慣上,反對傳統的坐月子、把屎把尿等?育...
老人帶孩子為什麼總是拒接使用尿不濕輔食等工具
自從有了孩子常常會出現以下對白:媽媽:「紙尿褲方便,洗曬尿布太費事。」婆婆:「紙尿褲不透氣、又費錢,還是用布尿布好。」事實是,紙尿褲能吸收大量液體,保持寶寶屁屁乾爽,預防尿布紅疹,用尿布不但大人...
你為什麼不能一個人帶孩子,這些原因很真實,卻也讓人心酸
文|秘籍君 昨天休息去探望剛生下寶寶的朋友,進去後發現屋子裡已經沒有多餘的地方可以休息,不算她和寶寶,屋裡還有她婆婆、公公、媽媽、老公、保姆五個人,朋友說月子過去保姆就回去了,家人可能要在家一直...
中國:一個團隊帶一個孩子,外國:一個人帶一個團隊的孩子
「所有的人都在圍著孩子轉。」中國家庭有一個普遍現象,一旦有了孩子,所有的人都會圍著孩子轉,夫妻自己、外公外婆、姥姥姥爺,有的甚至還要再加個保姆。那麼多個人帶孩子應該會輕鬆不少吧?然而你去問一問,...
什麼老外一個人能帶寶寶,中國要一家子?最近特火!
最近,在網上有關中外不同育兒方式比較的討論特別熱烈,有位爸爸在提了這樣一個問題:「為什麼中國人是一個團隊帶一個孩子,外國人是一個人帶一個團的孩子?
為什麼法國是如何一個人帶一群孩子,而中國媽媽一群人帶一個孩子
很奇怪國外的女人是怎麼做到一個人帶一個團隊的小孩的,恰好有位媽媽在法國,她回答了這位爸爸提出的問題:首先介紹一下我的兩種帶娃方式的經歷。大學剛畢業還未租到合適的房子時曾借宿在法國老闆家的大別墅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