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裡有個不幫忙帶孩子的婆婆,是好還是壞呢?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寶媽們一般都希望有個人能替自己分擔,能幫忙做做家務,看看孩子。

一般情況下,婆婆都很樂意和你分擔,但是,家裡的婆婆就是不願意幫忙帶孩子怎麼辦?辭職嗎?天天在家抱怨嗎?今天就和你分享一下我好朋友慧慧的育兒勵志經歷,聽了她的故事,也許,你會認為碰上一個不幫忙帶孩子的婆婆,未必是件壞事。

周一,好朋友慧慧約我去喝咖啡,她說咖啡能帶來幸福感,聽著電話里她興高采烈的語氣,仿佛中了大獎似得。

許久沒見,慧慧身著一款長袖連衣裙,粉妝玉琢,容光煥發的出現在我面前,我突然一驚,想起三年前見面時慧慧膚色暗淡,滿臉愁容的樣子,簡直判若兩人。

都已晉升媽媽的我們聊天的話題自然離不開孩子,這次慧慧顯然不是和我訴苦水的,她舉止優雅,滿面春風,和我大談育兒經。

慧慧的女兒是她自己一手帶大的,如今已經四歲,聰明可愛,勇敢獨立。

談起女兒,慧慧很有成就感,她說陪著孩子慢慢長大,好像經歷了一次新生,很辛苦,也很美妙。

現在想想還要感謝婆婆當時拒絕幫忙帶孩子,女兒現在成長的那麼好,母女的親子關係那麼融洽。

女兒一出生,慧慧就開始學習如何做個好媽媽,女兒上了幼兒園,開始有了自己的時間,於是注重由內而外地打造自己,她堅信自己優雅幸福的活著,才能給女兒詩和遠方的田野。

我不禁佩服慧慧的自我改變和積極的態度,慧慧原本有一份光鮮的工作,收入高,福利好,競爭也激烈。

三個月的產假後,她原本計劃著回單位上班,然而婆婆不願意幫忙帶孩子,而自己的母親身體不好,又不放心把孩子單獨交給保姆來帶。

萬般無奈之下辭了職。

每天的辛苦忙碌,加上夜間餵奶,讓她心力交瘁,由此心中更加痛恨婆婆的無情。

慧慧的婆婆五十多歲,已經退休,每天跳廣場舞逛逛公園,悠閒自在,每周來探望兩回寶寶,看到婆婆每天打扮的光彩照人,在想想自己,更是氣不打一處來。

經常在老公面前說婆婆的種種不好,搞得老公在夾縫中很難做人。

在中國,老人幫忙帶孩子是理所當然、天經地義的事情,不但可以增進親情,而且含飴弄孫還給很多老人晚年生活增添了樂趣。

在這個人情社會,老人們大多對孩子的事情大包大攬,樂此不疲。

出門溜娃,很多「」奶奶「」們大聊孫子孫女吃喝拉撒睡的問題,每次見到慧慧單獨溜娃,都會前來詢問:「孩子奶奶呢?怎麼不給帶?」頓時語塞,不知如何回答,有時笑笑,表示尷尬。

由於慧慧從懷孕起讀了很多育兒書,秉著書上的理念,加上自我感受的實踐,慧慧把女兒教育得非常好,活潑、開朗、大方、懂禮貌,還很有愛心,深受老師同學的喜歡,親友鄰居也都嘖嘖稱奇。

女兒的良好成長帶給慧慧很多自信,這種成就感不亞於在工作中取得的成績,她的思想也漸漸轉變,不再埋怨婆婆的拒絕,還經常帶孩子去奶奶家逗老人開心,對老公也體貼備至。

原來愛是融會貫通的,它可以提升人的心智,凈化人的心靈。

看來,慧慧在這場沒有硝煙的婆媳戰爭中因「禍「得「福「了!我為好友慧慧感到高興,作為一個同樣自己獨立帶娃的媽媽,不管是主動也好,被迫也罷,孩子的未來是最重要的。

帶孩子,是父母應盡的職責,一個和諧、美好,能讓孩子受益終身的原生家庭,就應該是孩子與父母共有的那個家,當父母親手帶大自己的孩子,才能體會父母當年一把屎一把尿的不容易,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得到了父母的關愛和照顧,建立起的親情才牢不可破,溫暖孩子的一生。

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懷有一份感恩的心,愛父母,就讓他們盡情地享受晚年時光,愛孩子,就把時間、精力放在對孩子的陪伴上。

想了解更多情感美文,婚姻故事,請關注微信 zmqx5476 (長按複製) 每天會抽出幸運觀眾贈送小禮品。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