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歲之前這樣做,打造全能社交寶寶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外向≠社交達人,內向≠不善社交

有位媽媽問我:「 我的寶寶1歲半了,我發現她特別不喜歡人多的公共場合,比較內向。

我帶她到商場,有喜歡她的阿姨湊過來逗她,她都是害羞的往我身後躲。

我和她爸都是內向的人,在社交方面特別不擅長,也吃過很多虧,我特別不希望我的孩子將來向我們一樣不會社交,所以特意給她報了早教班,希望能在小朋友多的環境中,在老師的引導下,能夠善於社交。

但是,我帶她上早教課,她總是哭著要往外跑,也不跟老師和小朋友一起活動,真的很沒辦法,不知道怎樣讓它變得外向一點。

單從孩子的性格來說,內向和外向並不會影響到孩子的社交能力。

很多人都有一種誤區,認為性格外向的人活潑、開朗,善於表達和交際;而性格內向的人沉穩、內斂,不喜溝通和交際。

其實不然,這只是我們看到的性格的外在表現形式,但這都不會影響到社交能力。

不同性格的人,有自己喜歡、適合的社交方式。

所以,父母完全沒有必要擔心,我的孩子屬於內向性格,TA會不會更難交到朋友,或者會不會影響到將來的社交能力。

更沒有必要試圖改變孩子的性格,而逼TA去社交。

這樣反而對孩子的成長不利。

父母只要順應孩子的性格特質,找到孩子社交行為的正確打開方式。

外向性格

喜歡走出去,走進人群,侃侃而談,從而獲得別人的關注,結交到朋友;

朋友數量會很多,但真正交心的朋友就那幾個;

遇到問題,更喜歡求助於朋友,聽聽大家的看法。

如果你的孩子很外向,喜歡融入群體,父母就可以多帶孩子接觸更多的同齡小朋友,放手讓TA盡情的去和別人互動、遊戲,並分享他TA的快樂。

性格內向

喜歡別人走進來,沉穩內斂的氣質更容易得到別人的信賴,結交到朋友;

雖然朋友數量不多,但也會有真正交心的朋友,友誼會非常深厚;

遇到問題,更喜歡自己想辦法去解決。

如果你的孩子很內向,不喜歡和一群人在一起玩,父母不必為了鍛鍊孩子的社交能力而強迫他走入群體,反倒是內向的孩子更喜歡和相對固定的、熟悉的1-2個朋友一起玩,那麼我們就鼓勵和支持TA在小範圍內去社交。

3招幫助內向孩子搞定社交

1請小朋友回家做客

對於不太善於社交或者不敢社交的孩子,我們可以給孩子創造一些社交氛圍。

比如經常邀請小朋友來家中做客。

對於孩子來講,自己家是最熟悉、最放鬆的場所,做為小主人,在自己家裡和小朋友們打交道縮減了孩子的慢熱過程,讓孩子有更加安全、可控的感受,便可以安心社交了。

邀請小朋友來家做客的人數要由少到多,先邀請1個小朋友,讓孩子有「一對一」和小朋友慢慢熟悉交往的過程,再到2-3個小朋友,讓孩子有「一對多」和小朋友交往的經驗和感覺。

2先跟熟悉的孩子玩

父母也可以多帶孩子參加各種小朋友們的活動,尤其是有孩子熟悉的小夥伴參加的活動,給孩子提供更多的社交機會和情景。

在熟悉的小朋友的帶領下,內向孩子會更快進入社交氛圍,參與進去。

帶孩子參與社交活動的頻率要循序漸進,間隔要由長到短,不能為了提高孩子的社交能力就頻繁帶孩子出入各種公眾場合,這樣會讓TA更加恐懼和牴觸社交。

3不強迫TA跟陌生人打招呼

不強迫孩子去主動跟人打招呼或積極參與集體活動,接納孩子的慢熱過程和畏難情緒,支持和鼓勵孩子去嘗試,及時鼓勵和稱讚孩子的每一點小進步,耐心等待孩子去成長就好。

不同年齡階段,有趣的社交方式

有位老人對孩子的社交行為很困惑:「我孫子2歲了,挺活潑開朗的,也特別喜歡往人堆兒里湊,哪有小朋友玩他就去哪。

但我不明白的是,他經常只是看著別的小朋友玩,或者別人玩別人的他玩他的。

我總是鼓勵他和別人一起玩,他也不動彈。

我說那咱們去那邊玩,他也不樂意。

真不明白他怎麼想的。

其實,不是孩子不會社交,這正是這個年齡段孩子的社交特點。

心理學家帕頓,根據孩子的社會化發展,將孩子的遊戲進行了階段的劃分。

0-1歲

無目的的活動

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常會有一些看似無所事事的活動,比如玩自己的身體(吃手、扣腳、搖晃腦袋等),或者爬來爬去、爬上爬下,或看看聽聽、或盯住一點不放。

這個階段的孩子還完全沒有社交意識,在孩子眼裡,一切都可以成為玩具。

如果把兩個1歲以內的寶寶放在一起,他們只會把對方看做是一個「大玩具」。

1-2歲

單獨遊戲

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只會自己玩,並不會關注到身邊其他小朋友,更不會和別的小朋友一起玩。

所以在這個階段,孩子各自關注著自己手裡的玩具,各玩各的,不會跟身邊的其他小朋友有任何主動交流的願望。

2-3歲

旁觀行為

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已經會注意到身邊其他小朋友的活動了,並且對別人的活動產生興趣。

孩子只會看別的小朋友遊戲,但自己不參加,或者有時會開口教別人怎樣做,但仍舊不會參加。

與之前階段不同的時,2歲開始,孩子有了初步的社交意識,這是孩子社交能力的一個飛躍。

3-4歲

平行遊戲

這個年齡段的孩子,開始有了社交願望,但還是不太會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或參與互動。

孩子會去玩別的孩子正在玩或玩過了的玩具,並且試圖作同樣的遊戲,仍舊不和別的孩子一起遊戲。

但在孩子看來,這已經是一種交往了。

4歲以上逐漸互動

4歲以上,孩子才會逐漸的能與身邊小朋友互動起來進行遊戲。

比如從相互交換玩具,到慢慢的有組織、有團體意識的抱團活動,然後出現有規則的組織遊戲。

孩子的社會化活動越來越獨立、豐富起來。

雖然2歲以前的寶寶還沒有社交意識,但父母在孩子2歲前和孩子的互動,對孩子的教養方式和未來的社交能力是有影響的。

了解孩子在不同年齡階段的社交特點,才能更好地引導孩子社交能力的發展。

孩子對社交的看法,都是你告訴TA的

我曾經見過一位很嚴苛的爸爸,在孩子的成長中挑剔大於稱讚,總是說孩子這也不是,那也不對。

結果他的孩子長大以後,就真的如爸爸之前對自己評價的那樣,一無是處。

可以說,在很大程度上,爸爸對孩子的挑剔和不認可,造就了這樣一個孩子。

父母對於孩子的心理暗示,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孩子的成長,社交能力也不例外。

「我家孩子膽小、內向,隨我,特別不擅長跟別人交往」你有這樣跟說過自己家孩子嗎?孩子會得到這樣的暗示:我就是個不擅長跟別人交往的孩子。

「寶寶,出去玩一定躲大孩子、愛打人的孩子遠點,別傷到你」你有這樣囑咐過孩子嗎?孩子會得到這樣的暗示:社交好危險,我該躲遠點。

父母對孩子的心理暗示或催眠,會漸漸被孩子內化為對自己的評價。

正如皮格馬利翁效應所說「人心中怎麼想、怎麼相信就會如此成就。

」通俗理解就是:「說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說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

」總是說孩子社交能力差、性格不好的父母,孩子就真的會差給你看!

你對別人的態度,就是孩子對朋友的態度

有媽媽說:「我一直是鼓勵孩子社交的,也會告訴孩子應該怎麼做,對孩子的態度特別好,不打不罵,就希望他也能這樣對待自己的朋友。

可是沒成想,他在跟小朋友的交往中特別凶,完全不像我平時教他那樣。

模仿是孩子的天性,為了給孩子做好榜樣,我們自己往往很注重對孩子言行的態度,並希望孩子也能溫和的對待別人。

這樣做確實是對的,但我們可能忽略了一件事,那就是我們自己對身邊人的態度,更可能被孩子模仿習得。

一個經常對身邊人呼來喝去、態度生硬、情緒失控的媽媽,無論再怎麼溫柔可親的對待孩子都沒用,隨時隨地、潛移默化「薰陶」,依舊會影響到孩子對於身邊人的態度和行為方式,畢竟身教永遠大於言傳!

沒有安全依戀的寶寶,社交堪憂

依戀,是孩子與其主要照料者 (一般為媽媽)之間存在的一種特殊的感情關係。

它產生於孩子與父母的互動中,是一種感情上的聯結和紐帶。

安全的依戀關係是孩子建立安全感,內化多種好的性格品質的基礎。

有了安全感做基礎,孩子才更有勇氣向外探索,尤其是對人際關係的探索。

因為孩子知道,無論在探索和嘗試的路上遇到怎樣的挫折和危險,TA都能迅速轉身回到媽媽的懷抱。

想要和孩子建立安全依戀,第一要和孩子有親密接觸,第二要有平時的高質量陪伴,第三要鼓勵孩子的探索和成長。

總之就是給予孩子無條件的愛和接納。

編後語:

孩子的社交能力也如同孩子其他能力的發展一樣,有他自己的規律,每個孩子都不一樣。

有的孩子社交能力發展的早一些,有的則晚一些。

每個孩子也都會自建一套適合自己的社交方式,遇到問題或挫折,孩子們都有其獨特的解決方式。

作為父母,我們更該做孩子成長路上的守望者,守護孩子的獨特,觀望孩子的發展,有耐心等待孩子慢慢成長,而不急於去給孩子鋪平道路和手把手教他們去做。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