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學會尊重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 點擊上方頭像訂閱「親子約」 ↑

圖片來源於網絡

致孩子——

第一個青春是上帝給的;第二個的青春是靠自己努力的。


家長教育孩子時要相互尊重,這樣孩子才會聽話,有錯誤也會及時的改正。

這樣也可以幫助孩子建立自尊,同時能培養孩子尊重人的習慣。

案例一

13歲的女兒是個懶散的人,小房子裡總是弄得亂七八糟。

那天是個周六,我推開女兒的房門,進去幫她打掃衛生。

"媽媽你進來幹嘛!出去出去!"

女兒很不高興的朝我揮著手。

"沒看你的房間髒成什麼樣了?"

我不顧她的抗議,拿起掃帚掃起來。

"你看見我房門上的請勿打擾的告示了嗎?不要隨便進我的屋子好不好?要進來也應該敲

門呀!"

"以後自己把房間弄整潔啊!"

"那是我的事,不要你管!"

女兒仍是一副不耐煩的口氣。

"你這孩子,這是怎麼說話呢?"

「媽媽,你應該尊重我啊。

我也是大人了呀!」

我生氣地從女兒房間裡退出來。

一看女兒門上,真的掛著一個漂亮的掛飾,可以用手撥動,每撥一格就有相應的話出現。

比如「我正在看書,請勿打擾」或「進門之前先敲門」等等。

要讓孩子尊重你,你首先得尊重孩子。

那麼,家長如何才能獲得孩子們的尊重呢?這裡有幾個秘訣:

辦法一:多商量,少命令。

比如提醒孩子該做作業了,可以這樣說:「到時間了,你是不是該做作業了?」

而不要直來直去地說:「別看電視了,快去做作業!」

再比如請孩子給家長做一件事情,可以這樣說:「你能幫我把那件衣服拿來一下嗎?」而不要說「把那件衣服給我遞來。

如果孩子幫你做了,你還要記得說一聲「謝謝」,這樣,孩子就會感覺你很尊重他,心情會很愉快,而且也很願意聽家長的話。

辦法二:多引導,少訓斥。

家長對待孩子,要像對待成人一樣,不要有一點錯就總是板著臉指責他,而是應該委婉地指出來,儘量避免傷害他的自尊心。

如孩子的作業字跡太亂,家長可以這樣說:「你做作業的速度挺快的,真不錯。

不過,要能再把字寫得整齊好看一點就更好了!我相信你要是認真寫,一定能行!」

家長切不要在作業本上指指點點,憤憤地說:「你看你,這寫得像什麼字呀?亂七八糟的!」

有的家長可能會這麼認為:把孩子當一個成人,委婉地給他指出缺點?他能改嗎?若有這份覺悟,他還叫什麼孩子!

其實相反,家長越是尊重孩子,孩子就會越自尊,越是自尊,他就會越會注意修正自己的言行,以更加贏得別人的尊重。

因此,委婉地指出孩子的缺點反而會比赤裸裸的訓斥效果好得多。

當然,具體情況還得具體對待,對於孩子的壞品行、壞習慣等原則問題,父母不必要委婉,但也不可採用訓斥的方式,而是要平等而又嚴肅地與他談話,指出其危害性,要求其改正,並訂出一些懲罰措施。

這樣的態度比打罵責備更容易讓孩子接受。

辦法三:多和孩子交朋友,少窺探孩子的隱私。

很多孩子都特別反感家長翻看自己的書包,偷看自己的日記。

而家長之所以這麼做,主要是相藉此了解自己孩子的所思所想,擔心孩子有什麼事瞞著家長,有利於及進教育。

家長的想法沒有錯,因為孩子畢竟是需要父母的教育引導的。

但是,難道沒有更好的辦法了解孩子嗎?有!那就是多和孩子交朋友。

家長平時應多抽時間和孩子聊聊天,問一問孩子學校的事情,人際關係情況,對一些事物的看法等等。

如果孩子告訴你一些真實感受和想法,如對某男同學有好感,或某男對她有好感等,

千萬不可指責她,要站在孩子的立場先去理解她,然後告訴她該怎麼辦。

對於孩子遇到的一些人生困惑,父母要耐心地給他們指導幫助,為他們解疑答惑。

這樣,孩子感受到父母對自己尊重和信任,他們也會越來越信任父母,就會把父母當成傾訴對象,而不是保密對象了。

記住:即使再小的孩子,也是應該得到尊重的人!請尊重你的孩子吧!

案例二

兒子上五年級了,平常喜歡寫寫畫畫的,

常常在一些本子上寫一些類似小說的玩藝和,或畫中一些小漫畫,因為他的文筆很有些意思,畫技也還可以,爺爺、奶奶、姥爺沒事時都喜歡把他的「傑作」找出來欣賞並讚嘆一番。

雖然我們知道兒子是不喜歡別人看他的「傑作「的。

但我們確實很想看一看。

於是有一次,趁他還沒睡醒之機,我和妻子找出他的本子正在翻看,想不到被突然醒來的兒子發現了,他很生氣地說:「你們在幹什麼!別亂翻我的東西!別動我的書包好不好?」

「怎麼說話呢,你?你還有什麼秘密嗎?」妻子問道。

「也不是什麼秘密。

可這是我的私人空間,你們應該尊重我的隱私權!」

我們連忙把兒子的本子合上了,這時才注意到本子的封面上寫著這樣一句話:「未經本人同意,請勿擅自翻閱!」

「你應該尊重我啊。

我也是大人了呀!」

「你們應該尊重我的隱私權!」

諸如這樣生硬的對抗性的話,你的孩子是不是也對你說過呢,他們的話是不是會像重錘敲在你的心上呢。

記得美國心理學家羅達·鄧尼說過:「父母錯了,或違背自己許下的諾言時,如果能向孩子說一聲對不起,可以幫助孩子建立自尊,同時能培養孩子尊重人的習慣。

可我們卻常常忽略這一點,總認為他還是個小孩子,懂什麼!在潛意識中,有的家長可能會認為「他」是我的孩子,我們就有權利也有責任管他的一切。

殊不知,這樣不僅會阻礙孩子的成長,而且常常傷害了孩子的自尊還不自知。

長此下去,不僅會影響父母和孩子的和諧關係,甚至還會使孩子形成不健全的人格。

供稿:親子約達人@美琪轉於不一樣的卡梅拉

如文章侵犯你的權益,請通知我們刪除

親子約是一個基於社群信任的親子分享平台,我們整合親子達人媽媽的社群影響力,協助親子商家做更好的傳播和推廣。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