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停地催促孩子,只因你太焦慮了!
文章推薦指數: 80 %
1、睡過頭了的早晨
上周的一個早上,我不小心睡過頭了:六點鬧鐘響,缺覺的我順手把它關掉,翻個身又睡著了。
等到猛然驚醒,已經6:15,嚇得我一骨碌爬起來。
小曦6:30必須出發去上學,她還等著我叫起床呢。
我衝過去敲小曦的房門,告訴她已經6:15了。
她要在一刻鐘里穿衣服、洗漱、扎頭髮,還要吃早飯。
接下來是一片兵荒馬亂。
昨晚小曦說早上要吃水餃,這會兒顯然來不及煮了。
我急匆匆地煎了兩個雞蛋和幾片火腿,熱兩杯牛奶。
因為是自己睡過頭的緣故,我沒好意思催促小曦,做好早飯後趕緊幫她收拾東西。
眼看出發的時間就要到了,諾曦爸爸雖然沒有明著怪我,可臉上露出了焦急的神色,並開始催促我:
你快點把她的飯盒收好啊!
你快點兒幫她梳頭髮,別叫她自己梳了!
你快點拿保鮮袋把這雞蛋給裝了車上吃!
你快點幫她拿雙襪子出來!
你快點......
隨著他的語氣越來越不耐煩,我的心情變得越來越灰暗。
終於把父女倆弄出門,我深深呼出一口氣,心裡的鬱悶卻並沒有呼出去多少。
我回到床上打算和往常一樣,陪著小諾再睡個回籠覺,卻再也睡不著。
我不過是被諾曦爸爸催了幾句,就鬱悶得睡不著覺,那麼每天被我催促無數遍的孩子們,是啥感受呢?
2、每天說500遍「快點兒」
我不禁開始檢討自己每天和孩子說的話。
早上6:00,我催促小曦起床直到她出發。
我跟小諾說:
快點兒起床啦!
快把小手伸進毛衣里來!
快穿襪子!
快去刷牙!
快來洗臉!
快點兒吃早飯,不然要遲到了!
快點兒去換鞋子出發了!
快按電梯!
快點兒走,要來不及了!
快上車,別磨蹭了!
快坐好!
終於到了學校門口。
「快下車,保安叔叔要關門了!」
「快洗手!」
......
傍晚放學時間:
快點兒走,我們要去接姐姐了!
接到姐姐後,開始輪換催促倆娃:
姐姐快點兒......
妹妹快點兒......
到家了,催吃飯、催姐姐寫作業、催姐妹倆洗漱、催關燈上床,甚至催妹妹快點兒閉上眼睛......
有一回我牽著小諾走路,在幾層台階上她沒走穩差點兒摔倒,我脫口而出:「快慢點兒!」這句話說完,我自己都愣住了。
「快慢點兒!」是個什麼意思呢?我連讓孩子「慢點兒」都要快速!
我一天要跟孩子說500句「快點兒」,每一句「快點兒」表達的都是一種不滿,傳遞給孩子的信息是:你的速度太慢了。
想想孩子一天要接收我這麼多的負面信息,真是汗顏!
曾經有一個視頻特別火爆,是一個7歲孩子模仿爸爸怎麼玩手機的,點播量已經破千萬。
我想,如果拍一個孩子模仿媽媽怎麼催促嘮叨的視頻,估計效果更震撼。
或者做一個角色互換的體驗,讓媽媽扮演孩子,每天被500遍催促「快點兒」......光想像一下,我就忍不住打寒顫。
小曦和小諾每天被我這麼催促,怪不得「皮越來越厚」,催促不起作用。
這也是孩子的一種自我保護機制吧:屏蔽媽媽催促帶來的負面信息,否則,童年還怎麼美好啊?
可我呢,明知道催促起不了作用,還是日復一日不斷地說「快點兒!快點兒!」要不是被諾曦爸爸這麼催一個早上,還真不懂得反省。
3、為什麼我總是催促和嘮叨?
為什麼我總是催促和嘮叨呢?我不禁開始深思這個問題。
我想,大致有兩方面的原因:
1)擔心再不快點兒就要來不及了
來不及上學,來不及按時完成作業,來不及按時上床睡覺,來不及......如果來不及做這些,就會帶來嚴重的後果,比如:
孩子上學遲到,會被老師批評和懲罰,會給老師留下不好的印象,會被老師忽視,會影響孩子的學習和自信,會......
來不及寫作業,第二天作業沒寫被老師批評,給老師留下不好印象,會......
來不及按時上床睡覺,會導致睡眠不足,第二天打瞌睡,上課沒精神,學習效率下降,開始惡性循環......
這就是焦慮不安的表現,我總是在潛意識裡擔心發生不好的事情,希望事情都按照規定的軌跡運行,不能出一點兒差錯。
2)認為不催促,孩子就不會快點兒
其實對孩子催促多了,真的起不了什麼作用。
孩子左耳朵進右耳朵出,催促的結果只是把我自己氣得半死。
4、如何減少催促?
當我意識到這個問題之後,我開始嘗試改變:
首先,減少自己的焦慮
把焦慮控制在一個合適的度上。
讓自己明白,即使孩子動作慢了,產生的後果也遠不如我想像的那麼嚴重。
另一方面,讓孩子自己去承擔拖拉磨蹭帶來的後果,對孩子來說未嘗不是好事兒。
也許孩子能從此明白按時上學、按時完成作業是自己的事情。
其次,要明白催促和嘮叨幾乎不起作用
催促多了,孩子就習以為常,根本不會因此加快速度,反倒讓孩子覺得凡事有媽媽操心,自己不用管。
所以在接下來的幾天,每當我想催促孩子的時候,我就在心裡跟自己念:別催,別催,催了也沒用,提醒一下就好!
第三,相信孩子有自己的節奏
在我減少催促的幾天裡,小曦並沒有因此上學遲到,她只是偶爾來不及吃早飯,用保鮮袋隨便包個早點就出發。
小諾到學校的時間,也就比平時晚了幾分鐘而已,幼兒園入園的時間彈性很大,因此幾乎沒有影響。
第四,換一種語氣和方式「催促」孩子
以前我總是嚴肅甚至嚴厲地、用威脅的語氣說:「快點兒,要不然就要......」而且常常是連名帶姓地稱呼孩子,想因此引起孩子的重視。
事實上,這種帶著威脅的方式和語氣,只會引起孩子不滿,對她的行為起不到積極的作用。
於是,我決定換一種方式,比如用說笑話方式:「孩砸,速度哦~~」,比如用悄悄話的方式:「親愛的,你看看鐘!」
這種方式讓小曦無法再當做耳旁風,她總是瞬間加速。
有一次還撒嬌似的跟我說:「你這個壞人,不早點提醒我!」我哈哈大笑。
最後,提前5-10分鐘準備,給孩子留出時間
別再錯怪孩子了!家長做錯了這件事,孩子越催越慢!
周末清晨,買早飯回來,看到鄰居樂樂的媽媽站在車位上向樓上望著。我問她在做什麼?好像這句話刺激到了她一樣,她開始給我抱怨:我這孩子現在做事情拖拖拉拉,磨磨蹭蹭,叫起床半小時,穿衣服半小時,上衛生間...
嫌小孩太磨蹭?還不是因為你沒這樣教他!
還沒起床嗎?——催!還沒吃喝桌上的豆漿嗎?——催!還沒穿好鞋子嗎?——催!還沒收拾好書包嗎?——催!......你是不是幾乎每天都要重複對孩子怒吼以上的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