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選興趣班?這可能是最全面中肯的建議……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親媽

自從有寶寶以來,關於要不要送孩子去早教、興趣班是廣大家長一直在糾結的問題。

去,費用不低,對寶寶不一定有用;不去,我家寶寶錯過了什麼發育關鍵期該怎麼辦?下面請看親媽學堂讀者群里的討論,也許對您有所啟發。

//////////////////////

時間:2017年7月4日晚

「親媽學堂」讀者微信群

關於早教班

「親媽學堂」讀者留言精選

讀者「明心」

該讀者為親媽曾經的學生,現為北京海淀區某小學教師,寶寶8個月。

+

Q

親媽,您給孩子報早教班嗎?您對早教班怎麼看?我也在糾結美吉姆和金寶貝……

親媽沒報,太貴,不值。

明心:沒必要報嗎?

親媽:早教班老師哪有我的水平?(偷笑)

明心:還真是!可我們沒您這水平啊!

親媽:好多家長報早教的動機是為了建立與孩子一起玩的儀式,因為花了錢,看在錢的份上也得陪著孩子去。

明心不報個班總覺得拉下了(捂臉)

親媽我認真比對了周圍去早教與不去早教的孩子,真的沒差。

明心:您真有心!

親媽:孩子只要不與世隔絕,智力身體都會自然發育的很正常,根本不需要特殊訓練學習。

報名之前想想(早教)是孩子真需要還是你為了緩解焦慮(而採取的一項措施)。

讀者「在路上」

「親媽學堂」讀者,幫女兒帶孩子,寶寶1歲8個月。

在路上:我贊同!我也認為沒有必要去報什麼早教班,還有這個補習班那個補習班,如果孩子有喜歡的,可以報個興趣班。

老師,你說我的想法對不對?

親媽:大致是對的。

不過孩子興趣比較多變,家長還需要多觀察總結自家孩子的特點,適當引導。

很多孩子在幼兒期的興趣點表較分散,在成長不同階段的興趣方向會不停地搖擺。

所以家長一方面要尊重孩子的興趣,還要幫助孩子建立自主選擇的能力。

這樣在進入學齡以後孩子學習的自我驅動力會比較充分。

讀者「笑」

該讀者為親媽同事的媽媽,是兩個孩子的姥姥,寶寶分別為4個月、四周歲。

笑:孩子在沒會說話之前,還是由爸爸媽媽多和孩子交流,做一些簡單的遊戲就不錯了,那些做早教的老師,不見得有你們有水平。

親媽:同意。

玩耍這件事本身沒有固定模式。

去早教中心是為了遊戲玩耍,在去的途中孩子撿樹葉、踩影子也是玩耍。

只不過很多時候是我們大人比較乏味,非得把遊戲限定在特定的環境和儀式里。

其實在孩子眼裡,日常生活中很不起眼的事情都是遊戲,不要用大人的乏味無聊去干擾孩子發現樂趣的自我動力。

結論:有趣的家長是最好的早教。

Q

對於你們說這問題我這麼看。

前幾天我大女兒的那個外孫子,他媽媽跟我說,要把這孩子呢,送去學那個主持人那個班兒。

後來我當時我就說。

他不到四歲、說話還不太清楚呢,你把他弄那個班裡頭交了錢了,人家老師肯定都是讓孩子上前去說說吧?那你說我們那孩子說話不清楚,他到前面一說、別人一笑……你打擊他自尊心吧?我就說不能去這個班兒。

她不信,結果她把孩子帶去了。

最後到那個(主持人)班跟前,那個孩子就不進教室,你說那有什麼意義呢?

親媽:

是這樣的,目前很多家長送孩子去早教中心,分這麼幾種情況:

1.一種是孩子的父母親比較忙,孩子平時由老人帶

那麼報早教班,就有一種方式可以使孩子跟自己的父母親有單獨的相處玩耍的時間。

(這樣)可以增進親子之間的感情,這是很好的。

如果你不去花這份兒錢,可能對於孩子的這種定時陪伴,父母會執行的更差一些。

如果是出於這種情況,報早教班也未嘗不可。

但是對於三四歲之前的孩子來說,其實他們玩耍的場地,在日常生活當中、處處皆是,(所有的地方)都可以進行早期鍛鍊的。

比如一歲之前的爬行,家長可以把家裡收拾的整潔一些,安全一些,這些是完全可以做到的;比如對於自然界的一些細節的認知,如陽光、影子、樹葉、蟲子這些東西,在小區里就能完成。

2.另外還有一些家庭,可能由於家裡本身居住條件的限制,孩子在家裡敞開了活動的機會不是特別多。

家裡可能比較擁擠、家具比較多,這樣的情況下,去早教中心最起碼在活動安全這個問題上是不用擔心的。

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報一個早教班是可取的。

但是,排除這兩種情況,如果送孩子去早教班,依舊由爺爺奶奶或者姥姥姥爺來陪著,父母仍是缺席,那我建議就不要花這份冤枉錢了

因為本身的初衷是為了多陪陪孩子,那麼(父母)從家庭環境的缺席到早教環境的缺席,這種轉變就比較浪費,沒有什麼必要。

我的建議是:抽時間多跟孩子一起玩,就是讓孩子幫父母做做飯,打掃打掃衛生。

這樣的日常生活陪伴要比把孩子放到早教中心並仍然由老人去帶更有實際意義。

關於興趣班

對於三四歲以上的孩子可以去上一些興趣班。

三歲以下的孩子一般只能去繪畫班或律動班。

大一點的四歲以後的孩子可以去學學舞蹈、主持人、還有歌唱這一類的所謂才藝的培訓。

去這些才藝班的目的有兩個:

1.一方面是你家孩子可能在某一方面有一些特長,你想強化培養一下。

2.另一方面是因為三四歲的孩子的好奇心非常強,精力也比較充沛。

如果整個周末的兩天或者整個假期的時間段,如果家長不給孩子報一個興趣班,如果趕上大人都比較忙,需要大人輪流獨自帶孩子,完全由一個家長去全過程盯孩子兩三天甚至更長的時間,大人的體力是吃不消的。

這樣的話,報一個興趣班讓孩子的精力有發泄的渠道和空間,並且可以使大人得到適當的休息。

這種做法是可取的。

親媽

可是有一些家長選擇興趣班的目標是自家孩子缺什麼就去練什麼,比如孩子說話不敏捷、靈活,家長就去報主持人班。

或者孩子不好動,家長就去報舞蹈班。

這種情況下,如果孩子一次,兩次,三次都很抗拒的話,建議家長不要過於勉強孩子

因為這種強迫會把一個孩子本身只是不感興趣但是還沒有到反感程度的事情,在家長的逼迫下變成孩子認為很恐怖的事情,這樣的經歷其實對孩子的身心包括興趣愛好的培養都是非常不利的。

所以對於三四歲的孩子報興趣班,我的建議是選擇拓展型的,儘量多方面、深層次發掘孩子的優點,儘量避免參與一些修正型的興趣班

比如家長覺得你們孩子過分好動,然後就按一些教育機構所宣揚的去參加一個「注意力培訓班」,其實是沒有什麼必要的,而且孩子也改不過來。

親媽獨家建議

所以關於孩子去不去早教班,報不報興趣班,五歲之前的建議大致就是這樣:

兩歲之前,看自己家誰是主陪伴人還要看家裡的居住環境,然後再選擇去與否。

選擇去什麼樣的早教中心,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讓這個過程變得很愉快。

根據三四歲孩子的興趣,可以選擇做一些拓展型的強化孩子自身優勢的興趣班,要儘量避免參加一些所謂的矯正性興趣班

強迫矯正的效果,短期之內不會有很大的成效、很好的效果,而且對於孩子的自我認知也是一種干擾。

孩子三歲左右的時候其實就已經開始進入自我認知體系建立的階段。

這個時候家長有必要更多去觀察孩子的行為,諸如孩子受到挫折後的一些反應,家長要及時幫助孩子去化解心裡負擔,找到孩子不高興的原因或者很高興的原因。

以這些原因為契機去發現孩子喜歡什麼

這個發現的過程,不是家長去貼標籤下定義,而是要求家長同孩子共同分析他們自身的行為,然後使孩子慢慢的認識到自己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

這種自我認知是孩子可以自主選擇的基礎。

在孩子有了清晰的自我的認知之後,家長可以因勢利導問問孩子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是否想外出上一些興趣班,從而給孩子一個比較好的環境和引導,這種先發現興趣再強化培訓的效果較好。

所謂的尊重孩子是建立在孩子能夠有很清晰的自我認知能力基礎上的,這樣才可以讓孩子自主選擇興趣所在,一定要把前提搞清楚,再幫助孩子自我選擇。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