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念不能代替行動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一個不到6歲的小男孩,每周要花一天的時間,去另一個城市求醫,已經持續將近兩年了,風雨無阻。
後來才知道,原來是因為小男孩脾氣暴躁,倔強,好動,家裡人覺得孩子太不聽話,後來打聽到有一個醫生可以治療小兒的壞脾氣,就帶孩子去看病。
醫生摸了摸孩子,兩分鐘就讓家長非常信服。
醫生說,這孩子是從小摔了,頸椎受傷了,才讓孩子脾氣暴躁,只要把頸椎正過來就好了。
家長一想,對呀,小時候是摔過,哪想到會摔到頸椎呀,幸虧及時治療,要不然還一直不知道呢。
然後醫生抱著孩子的頭,轉了幾下,說:好了,不要還要繼續鞏固,以後每周來一次,情況好轉後,就可以兩周來一次了。
醫生給孩子開了什麼處方,每次去怎樣治療,我忘了問,不過我知道,醫生說孩子太愛吃肉了,對孩子的情緒不好,以後要吃素,喝粥,吃青菜,喝牛奶。
從此以後孩子就改吃素了。
我問,治療有效果嗎?家長遲疑了半天,說還行吧,現在因為飲食問題,不在幼兒園吃飯,有時候不去幼兒園,和其他朋友不怎麼接觸了,好像沒什麼矛盾了。
我覺得這個治療很匪夷所思:真的,哪個小男孩沒摔過碰過的,在我的知識里,我不知道頸椎會和孩子的行為模式有聯繫。
我完全能從另一個角度解釋孩子的行為,這個孩子是力量型的孩子,強勢、有主見,不會溝通,不知道怎樣和其他人正常相處,不喜歡受限制,偏巧家長屬於限制過多的家長,所以才會和小朋友發出衝突,在家長面前叛逆。
後來我發現我能理解這個家長,她就如我常常見到的家長一樣,對各種新的教育理念接受程度較高,因為他們常常會面對很多現實操作的難題,這種無能為力讓她們寄希望於新的理念,似乎理念改變了,教育方式就能改變,孩子就能變好。
因此,現在的家庭教育,就在拼概念,誰能提出讓家長大受歡迎的概念,誰就成功了。
但是,這個世界哪有絕對的真理?所有的理念也都有自己存在的範圍和環境,只有適度適當才能成為真理,再往前走一步,可能就是謬誤了。
所以,不管是多麼先進的理念,不管對別人如何的有用,不管擁泵者如何的多,家長都不能貿然行事,不能讓自己的孩子成為這個理念的試驗品。
尤其是現在在國內新興的各種理念,往往是從國外借鑑過來的某一個片段,忽略了大背景和整體配套工程,過於極端,容易讓孩子走火入魔。
家長教育最難的在於「行」,而不是「念」。
面對不同時期的孩子,面對孩子的不同表現,我們需要隨時調整自己的行為,沒有一招鮮是能滿足孩子所有成長時期的。
比如,孩子膽小,家長就需要鼓勵孩子能自我表達,要尊重孩子。
但是,家長在實行的過程中,和孩子在對家長態度的體會中,都很難適度。
所以,慢慢的,孩子很可能又開始固執,任性,自我,家長就又要收一收,讓孩子懂得規矩和界限。
做父母,不管怎樣都要踏踏實實的陪伴孩子成長,相信孩子,為孩子提供必要的幫助,沒有任何一種速成的方法能替代孩子成長中,家長需要付出的心血和努力。
【聲明】本文系作者原創,經作者同意在本平台發送。
歡迎各位粑麻分享到朋友圈;若其他平台轉載請註明出處「成致-青少年教育」和原作者,否則我們將究其責任。
【作者簡介】
黃微:家庭教育專家,知心姐姐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研究員、團中央《知心姐姐》雜誌社心理健康教育全國巡迴報告團講師。
多家親子網站特聘專家,多家教育雜誌撰稿人、國家一級培訓師,著有《我最想要的親子性格書》、《做個好媽媽其實很容易》等多部作品。
資深家庭和教育諮詢專家,黃微家庭&教育諮詢創始人、首席諮詢專家。
「曉世界部落」微信公共平台(微信號:see_do_get),關注每一位青少年的健康成長。
堅持規矩和給孩子自主權並不矛盾
有的時候,我覺得教育孩子,同管理員工一樣,因此,管理上有很多東西,可以借鑑到孩子的教育中來。這個世界的很多東西都是相同的,有三句話,讓我印象非常深刻:1,李冰說的:深挖灘,低築壩。怕水流出來,把...
教育諮詢不是超級保姆
這麼多年,一直在做家庭教育諮詢的工作,來找我求助的父母越來越多,然而,我也越來越困惑:我到底是誰?父母們期望我是誰?每一個來諮詢的父母,我都會讓他們做一系列的測試題,再結合我和他們以及和孩子的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