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給孩子穿的衣服,會影響他的一生!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外婆帶的娃VS爸媽帶的娃之小福氣版)

奶奶帶的娃VS爸媽帶的娃

前段時間,網上流出一組對比照片,標題是「奶奶帶的娃VS爸媽帶的娃」。

這一組前後對比照片中,娃還是那個娃,但整個從氣質到裝扮再到穿衣style卻完全判若兩人。

先且不說,長輩帶的孩子有什麼不好,只說在穿衣服這件事上,先輸了一大截。

其實給孩子穿衣服沒審美,也不能完全怪爺爺奶奶。

遙想當年「新老大舊老二,縫縫補補給老三」的年代,缺吃少穿是常有的事,衣服能穿上就不錯了,哪還管什麼搭配不搭配。

只是時代在進步,社會在發展,孩子對於穿衣打扮的需求不再只停留在「有的穿」的層面,但老一輩的爸媽在這一點上卻沒有與時俱進。

且對於窮怕了的人來說,在「穿」這件事上,是要退到「吃」後面的。

一件衣服可以穿很久,哪怕破了補一補就好,但一頓不吃就會餓肚子。

孩子的世界也有以貌取人這件事

老一輩的想法固然沒有錯,但卻忽略了以貌取人這件事,在孩子的世界一樣也會存在。

這裡的「貌」更多的時候就是指孩子身上穿的衣服。

一則由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拍攝的公益視頻,是讓6歲的兒童演員Anano分別在廣場和餐廳扮演一個穿著乾淨整潔的小姑娘和一個衣衫襤褸、滿臉灰塵的小姑娘,以此來觀察路人對她的態度和反應。

結果當Anano穿著漂亮乾淨的衣服時,無論她走到哪裡都會得到大家的關注,主動詢問並向她提供幫助。

可是當Anano穿著破爛的髒衣服時,大家都對她避而遠之,甚至還讓服務員把她趕出去。

這則視頻最後因為Anano情緒實在太低落了,只能被迫結束拍攝。

Anano十分傷心地告訴拍攝者,「因為我臉上都是灰,我的衣服很髒,他們都叫我走開,我覺得很難過……」

可見,辛杜瑞拉再漂亮也只有穿上了公主裙和水晶鞋才能吸引王子的注意,不然一直穿著髒裙子她,只能永遠是灰姑娘。

中國有句俗話,「人是衣裳馬是鞍」說的也是這個道理。

孩子的審美需要從小培養

去到巴黎倫敦這樣的城市,最讓人印象深刻的就是整座城市所體現出的視覺素養。

滿大街那麼多的店招和廣告卻沒有一個多餘或者錯誤的視覺符號,這樣的審美培養是要從小就開始的。

一個從小就只會紅配綠,襯衫配秋褲的孩子,審美肯定是錯亂而潦草的。

現在光穿暖已經遠遠不能滿足孩子的審美需求了,只要條件允許,就得從小就讓孩子穿衣服要在舒適和簡潔的前提下,適當地引導他們有一定的色彩感和審美情趣。

並且,這件事你只能自己來,因為爺爺奶奶輩們的審美風格明顯跟你不在同一平行空間。

穿對衣服是讓孩子擁有自信的第一步

小學的時候,學校組織我們年級在門口列隊歡迎參觀的來賓,我們班要做的是一邊舉著花束,一邊大喊「歡迎歡迎,熱烈歡迎!」

那天我印象很深,我穿了一件親戚淘汰下來的粉色套頭衫。

本來人就胖,再穿一件大兩號的衣服,就顯得特別臃腫。

老師一眼就發現了我這個不協調的音符,當著全年級的面,把我從前排隊伍里揪出來,換到了後排,頂替我的是一個穿著漂亮花裙子的女生。

這件事我難過了很久,最終我把問題歸結成「我長的胖——穿不了漂亮的衣服——老師不喜歡我——老師對我不公平」,但事實是,胖姑娘就不能穿花裙子了嗎?當然不是。

不管什麼身材形體的人都能夠找到適合自己穿的衣服。

可當時的我,完全自卑到要死,並且不斷地進行「老師不喜歡我」的自我心理催眠,所以我的整個童年都過得無比悽慘,無比玻璃心。

這種事,我當然不想發生在小福氣身上,在經過無數次失敗的嘗試後,我已經基本掌握了適合他穿的衣服顏色和類型。

不求件件完美,但求不會出錯。

穿對衣服可以幫孩子認清自我

老年人總以為孩子什麼都不懂,給他們穿什麼都無所謂。

其實,他們的審美意識差,只是被受制於當時的經濟條件,被那個時代壓抑了。

我2、3歲的時候就知道跟媽媽哭著要買紅色的小皮鞋。

愛美是人的天性,特別孩子從三歲以後性別意識才開始逐漸建立,家長要按孩子的性格、性別,提供他們合適的衣服,來進行強化。

比如給男孩穿上漂亮的襯衣西褲,讓他們站在鏡子前,誇他們很帥氣;

比如讓女孩穿上漂亮的裙子,讓她們快樂的轉圈,誇她們像公主一樣。

穿適合的衣服可以給孩子更多機會

面試的時候,你知道除了要有一份有說服力的簡歷,還要換套乾淨大方的職業套裝,一方面顯得正式,另一方面也可以給面試官一個好印象。

孩子當然也一樣。

也許孩子在家光子身子滿身是泥,你都覺得他是真性情,很可愛。

可一旦孩子走出了家門,就不再是你一個人的孩子,他會是張三的同學,李四的朋友,還會是王五的學生,甚至某個社團的成員。

社會既然賦予孩子不同的角色,那麼只有穿得體的衣服,才會給孩子加分。

最後,在給孩子穿衣服的問題上,我很感謝小福氣是個男孩。

否則以我那根本不注重審美的原生家庭,以及粗糙的風格,可能很難給女兒搭配出什麼漂亮的造型。

但好在,審美這件事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只要自己能夠覺知覺察,改變就會一天天發生。

至於孩子,如果他接觸到了美,體驗了美,也自然就離良好的審美和自信的人生不遠了。

本文部分觀點來自:

1、《小孩不用穿得騷包,但要有場合感》作者:咪蒙 北京時代華文書局 之《五歲熊孩子教的我事》

2、《可以穿舊衣,但不能沒審美》作者:閆涵 微信公眾號「閆涵媽媽」 ID:yanhanmama2016

文:陳妍

原創文章,非經允許 謝絕轉載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孩子穿衣服的那些「迷之審美」,你家娃有嗎?

唉,今天上班遲到了。因為早上和兒子吵了一架,又是關於穿衣服。每天早上送兒子上學都是一場拉鋸戰:三顧茅廬叫起床、備好衣服、精心做好早點,然後千叮萬囑地送出家門。誰知,今天這小子居然在出門前的最後一...

你給孩子穿的衣服,藏著他對整個世界的審美

(點擊上方藍標即可收聽主播譚嘯朗讀音頻)遙想當年我們父母那一代,「新老大舊老二,縫縫補補給老三」缺吃少穿是常有的事,衣服能穿上就不錯了,哪還管什麼搭配不搭配。只是時代在進步,社會在發展,孩子對於...

你給孩子穿的衣服,影響他一生的審美!

前段時間,網上流出一組對比照片,標題是「奶奶帶的娃和爸媽帶的娃」。那一組前後對比照片中,娃還是那個娃,但整個從氣質到裝扮再到穿衣style卻完全判若兩人。作為一個外婆帶大的娃,小福氣自然也有類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