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快看,那個叫洋洋的小朋友!」一一我和英豆兒幼兒園的故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一、「熊孩子」把我的「原味襪子」扔菜碗裡了!

「洋洋,你再這樣調皮的話,我把你寫到作文裡面去,告訴你們李老師!」

我一邊對著洋洋嚷,一邊恨恨地瞪眼睛。

洋洋繼續我行我素,不為所動!

20分鐘前,我葛優癱一樣在沙發上翹著腿構思您正在看的這篇徵文的時候,她把我的襪子脫了下來,我心裡暗自點讚:「這孩子讀了幾天英豆兒幼兒園,果真懂事多了,才三歲多點就曉得給爸爸脫襪子了。

然而下一瞬,我的臉上就掛滿了黑線一一隻見她轉過背去把我的「原味十足」的襪子放在了還沒有端下桌的裝著絲瓜湯的菜碗裡面。

這一瞬間,我氣得眼睛都綠了。

完美主義家長們都希望:啃書籍像啃梨子一樣,該多好

也許,這就是孩子的新常態,一邊成長著,一邊做著讓你哭笑不得的傻事。

這就像各位經常使用的美篇、簡書等工具,一款再好的app,都會有需要疊代的bug一樣。

在完美主義者眼裡,孩子的缺點是不可原諒的;但是在變化急劇的這個當代,我們只能讓孩子一邊蹣跚上路,一邊在各位老師——人類靈魂工程師的指引下不斷修正其方向。

如果可以把英豆兒幼兒園的孩子們的知識,思想等等比作一台精密的高度智能化運轉的設備的話,那麼,這些老師就是他們人生路上遇見的第一批軟體工程師,不斷觀察這些小夥伴成長中的各種bug,不斷地修正、更新他們的系統。

二、我終於懂了接到老師的熱邀是種什麼體驗!

其實,我最初是不太想參加這個徵文的。

因為,我是從20多年前開始接觸教育專業(哎呀,不好!貌似這句話已經暴露了我的年齡!)。

我深知,"學高為師,身正為范",做一名老師,除了涉及學科的專業知識必須過硬,還要掌握心理學、教育學等各方面的基礎知識和基礎理論、基本技能。

近20年來,我一直是以老師身份和學生和家長打交道;乃至現在,到了英豆兒幼兒園,我常常以同行的眼光,觀察和思考著英豆兒的一切。

作為同行,我很能理解老師們所做的一切教育教學的舉措和安排。

每次去幼兒園,我心裏面就會反思,如果此時此地,讓我來作為幼兒園的老師,我會怎麼帶著小夥伴們一起成長?

我這種代入感太強的心態,讓我覺得我可能寫不出像樣的作品。

看,孩子們的老師如此陽光而自信的笑容

就算我以自己作為教育同行的挑剔眼光,我也覺得英豆兒幼兒園的老師們都做得很棒。

正當我猶猶豫豫,寫還是不寫,成為這幾天讓我糾結的問題的時候,嗯,洋洋的班主任——李老師非常負責,幾次三番的盛意邀請我寫,她多次提醒我說:「洋洋爸爸,你還是寫點什麼吧,這是一個很好的交流展示的機會哦,要是不寫太可惜了哈!」

我要是能反抗的話,我早就採取拖延戰術了。

但是,我不能反抗——誰要李老師是我孩子的老師呢!

何況她這麼年輕,也許從事教育還不久,要是我拒絕了她,影響了她從事教育行業的信心怎麼辦?

(也許李老師批閱到這裡,會說:「嗯,這個家長想多了!不過還是很實誠的。

咱們英豆兒幼兒園的家長也都是高素質喲!」)

我想,從孩子入3月入學到今天,已經一百多天了,這一百多天來,我給孩子做了些什麼呢?說得很多,想的很多,做的很少——我很慚愧,我願意寫點東西來反思,來紀念這段時光,來留下我的點點滴滴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

何況,我是第一次以家長的身份寫點什麼東西給學校;在提倡家校合作,推進育人的當下,我自己作為家長兼教育行業的從業者,更應該自覺實踐這一理念,更應該積極行動起來,寫點什麼。

於是我寫下了這篇您正在看的文字。

三、我曾最愛滑的「梭梭板」,年輕的你不懂!

每次在家園聯繫的微信群里,看到老師們分享的洋洋在英豆兒幼兒園的各種室內上課或室外活動的圖片、視頻分享,我就想起幾十年前,我的「幼兒園」。

我的「幼兒園」是在渝東田野間的一片坡地上。

說是「園」,最多只能是菜園子的「園」而非花園的「園」。

那個時候可沒有現在的各種玩具,更沒有各種高大上的設施設備,就算是一根樹枝,一塊泥巴,一坨石坷垃,也能自得其樂地玩上半天。

那個時候,媽媽在旁邊種地,我在一旁玩,尤其是喜歡玩那裡的「梭梭板」(現在叫滑梯),這道「梭梭板」其實也就是我家菜地朝著大路呈斜面的坡坎而已。

在小孩子眼裡,梭梭板仿佛到處都是

天天玩那個「梭梭板」,我的褲子磨得很快,甚至一不小心,回到家半天才發現屁股上有兩個嗖嗖透風的窟窿,引得四鄰一頓大笑。

即便現在,我已快成了「油膩中年」,每念及此就忍俊不禁。

孩子們即便是在室內,也有的玩具

還好,那個時代已經過去了,現在的孩子,真的很幸福哇!多次到位於北碚縉雲山健身梯旁的英豆兒幼兒園去看,就會發現那裡雖然才辦起來沒多久,但儼然「肝膽俱全」,無論是集體活動的設備,還是體育類的器材,還是音樂類的樂器,都已經遠超很多家長的期待。

說實話,能夠讀設備設施健全、完備的英豆兒幼兒園,對於孩子來說,是一件挺好的決定,是一件美好的事情。

也許,作為父母,我們不斷努力,不斷奮鬥的一個重要動力,就是讓我們的下一輩,不再吃我們吃過的苦;讓下一輩不再像我們當年小的時候一樣只能玩土坷垃,讓下一輩不再像我們那樣只能滑容易磨破褲子的田野里的「滑梯」吧!

四、和自己的學生在一個班級同時做家長,是一種什麼體驗?

中國古代有一種說法,就是,再厲害的老師一般都不會親自教自己的孩子,正如《孟子》提出的「君子之不教子」。

我作為教育工作者更明白這個道理,何況我自認為我遠遠談不上厲害不厲害,因此我更應該把孩子送到一個讓我放心的地方。

記載著「君子之不教子」道理的《孟子》書影

英豆兒幼兒園就是這樣一個讓我放心的地方。

我曾經數次陪同家人一起前往參觀他們的環境,觀摩他們的課堂,參與他們的活動。

在他們的二樓,有高度生活化、情境化的消防局,銀行,醫院,超市等,讓孩子就算在幼兒園也能將生活和學習融為一體,也能提高實際生活知識和技能。

節目再簡單,也是老師們教導的結果

今年六一兒童節前的一天,在英豆兒幼兒園搞六一慶典活動的現場,我正在那裡陪著參加活動的洋洋化妝、準備,忽然,旁邊有個小朋友的父親在我側面站著,圍著我左轉右轉,上看下看了10來秒,對我說:「你就是渝州南山枰老師吧?當年在某某學校,有門課程是您在上吧!」

我說:「是呀,是呀,你怎麼知道呢?」

他說:「我就是聽過您這門課程的學生呢!」

哎呀,這真是無巧不成書!那一瞬間,我不知道是該說世界太小呢,還是該說咱們英豆兒幼兒園太有魅力,居然,讓我和我曾經的學生同期成為了英豆兒幼兒園的家長!

「你快看,那個叫洋洋的孩子!」不小心和孩子一起走出去逛街的時候,每每一說到洋洋和她師兄的孩子同在一個班成為同學的「八卦」,周圍的人都會猜測這也許會成為英豆兒教育發展中的一則花絮吧。

可想而知,英豆兒的教育是認可度非常高的。

您看,我和我曾經的學生,幫我們下一代選擇人生中第一個求學之地的時候,都選擇了英豆兒幼兒園的,就是一個非常有力的證明嘛!

五、讓家長都研習NLP技術,這家幼兒園讓人不得不服!

英豆兒幼兒園不僅僅是有好的「硬體」如完備的設施設備,優越的環境等,好的「軟體」如專業的師資等,好的課程設置,園方還通過掌通家園app分享孩子在幼兒園成長的點點滴滴,讓家長全方位、多角度的實時地圍觀孩子的成長,讓家長無論身處天涯海角,都能感受到孩子的進步變化。

這些都還不夠,我驚喜地發現,咱們英豆兒幼兒園的老師以及家長還經常組織一些線下的活動,如周末帶著班級的孩子探訪農莊,逛博物館;甚至組織周末家長課堂,在外面請了非常專業的師資前來給家長們分享最新、最前沿的親子溝通理念。

親子溝通課現場一瞥(圖片轉自微信訂閱號:蒲公英媽媽家長課堂)

有時因周末我也要加班做一些工作上的事情;誰讓我是做教育的呢!周末加班,開會,寫論文是常態,沒能去聽那次親子溝通課,但是我看了後續分享的連結,才惋惜失去一次很好的學習機會!

看,陳莉老師!英豆兒幼兒園邀請的分享嘉賓都如此專業!

因為這次是從成都請了NLP傳播者、勵課堂創始人陳莉老師過來分享如何做一名教練型的父母,如何通過更有效的親子技巧支持小朋友們更加自信、獨立、禮貌等。

因為我是做教育的,我非常了解NLP技術的那個重大意義。

我在高校里做教育,我們也在研習這個NLP技術,這不僅僅是一個當前教育的一個潮流,也是解決我們傳統教育不少痛點、難點的重要辦法。

園方邀請嘉賓來做這個活動的時候雖然沒有把NLP作為宣傳海報重點,但是作為教育界同行,我非常欣賞園方引入嘉賓分享這個技術的前瞻性眼光。

這至少可以說明,咱們英豆兒幼兒園絕不僅僅是提供一些簡單的讓孩子們開心地蹦蹦跳跳的玩樂等;更是在用心地以最新的理念,提升著家長群體的親子溝通觀念和技能。

在這個意義上說,英豆兒幼兒園不僅僅是孩子成長的樂園,也是我們這批家長自我更新,跟上時代發展腳步的精神成長樂園!

救救孩子,是來自一個世紀前的呼喚!

魯迅曾經在20世紀初的時候,看到過那個時候的黑暗以及對人性的戕害,大喊:「救救孩子!」

而今,快一百年了,如果更多的孩子能上英豆兒這樣的幼兒園,那麼,孩子們就幸福、快樂、成長了!

如果魯迅泉下有知,他想必會頷首讚許英豆兒幼兒園裡老師和孩子其樂融融、快樂成長的這一幕幕場景的吧!

那,是一定的!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