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孩子頻尿床怎麼辦 給父母10個防止孩子尿床的建議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長期以來很多家長並不認為尿床是一種病,認為孩子是玩累了,喝水多了或者幹活脆認為孩子懶,沒有養成良好習慣造成的,並且由於長期照料患兒疲憊不堪而責備和打罵患者,實際上尿床主要是由於排尿的神經中樞功能不健全以及對有關神經支配不靈而引起的(關注微信公眾號:shhqxwfy 解決孩子多動、學習困難、眨眼抽動、不說話、發育遲緩、智力低下等難)。

孩子到了一定的年紀後,就不該出現尿床的現象了,嬰幼兒時期,孩子神經系統發育還不健全,對尿意的反應能力和控制能力有限,所以容易發生尿床的現象,而隨著各器官發育的逐漸完善,尿床問題一般都會慢慢消失。

只不過,在這期間,家長需要有針對性地對孩子進行鍛鍊。

如何幫助孩子克服尿床?

第一階段:(1—1歲半以前),隨天性,想尿就尿

1歲半以前的孩子身心發育有限,尿床和尿褲子無法避免。

所以家長儘量隨孩子天性,讓他們想尿就尿,想拉就拉,不必過於著急訓練孩子上廁所,因為過早訓練可能會造成孩子的心理負擔,使親子間關係變緊張。

不過,在孩子還沒有學會理解排便前,家長看到他們尿濕或排便弄髒褲子,就應有意識地告訴他:「孩子尿了」、「孩子大便了」,以培養其理解能力。

第二階段:(1歲半—3歲),進行行為指導

孩子長到1歲半以後,一般都能靈活坐、站、行走、蹲、起了,這說明他們的肌肉神經已有了一定的發育。

從生理上看,他們開始能夠控制便便或尿液的「存」與「放」;從心理上看,孩子也能聽懂大人的指示,了解去廁所是什麼意思。

因此,此時應該有意識地開始對孩子進行上廁所的訓練。

第三階段:(3歲以後):讓孩子慢慢克服尿床

孩子3歲後,家長可以每次把把尿的時間從原來固定的時間點逐步往後延,先半小時,再1個小時、2個小時。

這樣能夠慢慢鍛鍊孩子膀胱的儲尿能力,使他們逐步改變,直到天亮才會下床排尿為止。

當然,如果過了五六歲還是尿床,就應去醫院檢查一下了。

專家提醒:孩子尿床頻繁除了需要家長的細心照料外,還需要找到科學的治療方法,這樣才能讓孩子擺脫遺尿症的困擾,也才能讓家長們安心。

給父母的10個防止孩子尿床的建議

1.帶孩子看醫生。

如果從來不尿床的孩子突然開始尿床,家長應該帶孩子看醫生,做必要的檢查。

突然尿床應當警惕泌尿系統感染、糖尿病和神經系統疾病等危險。

睡眠呼吸暫停也可能是孩子尿床的罪魁禍首。

2.切勿懲罰。

孩子尿床並非故意,懲罰孩子無濟於事。

3.喝水排尿訓練。

鼓勵孩子白天多喝水,一旦有便意立即去小便,可以很好地訓練膀胱。

博尼特博士表示,如果白天對膀胱不夠注意,那麼夜晚就更難注意膀胱,也就更容易發生尿床。

4.關注孩子便秘。

便秘會壓迫膀胱,造成膀胱難以正常儲尿,小便感增強。

5.與孩子好好談談。

多項研究發現,很多尿床的孩子覺得自己應該能夠控制的事情卻發生了「失控」,因而自尊受挫,自責難過。

這時候,家長應該好好和孩子談談,幫助和鼓勵他提高自信。

6.給孩子警告。

這是解決兒童尿床問題的最佳方案,有效率可達75%。

一旦發現孩子尿床,立即叫醒他,然後教孩子自己換床單、沖澡,再回床睡覺。

當孩子意識到每次尿床都要這麼做的時候,就會自然醒來尿尿。

7.叫醒孩子起床尿尿。

上床前應讓孩子小便一次。

父母睡覺前,也最好叫醒孩子小便一次。

這些訓練有助於增強孩子睡覺時對膀胱脹滿的感覺。

8.藥物治療。

可以徵求醫生建議,在醫生指導下用藥。

9.做尿床日記。

在日曆上記錄下孩子尿床和不尿床的夜晚,有助於給孩子以鼓勵和動力,幫助他儘快解決尿床。

10.少喝咖啡因飲料。

晚飯後孩子可以喝水,但不要喝蘇打水和運動能量飲料,因為咖啡因是利尿劑,會誘發尿床。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寶寶3歲後還尿床? 你可別做這些事

3歲寶寶尿床家長別入誤區有些小朋友在到了一定的年紀後還會出現尿床的情況,這時候家長也會心煩。但是心煩歸心煩,你可千萬別走進下面的誤區哦。誤區一:懲罰孩子沙烏地阿拉伯阿卜杜勒阿齊茲國王大學醫學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