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5歲女兒穿衣大作戰——從對抗到合作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早上起床,好不容易都收拾好了,她非要穿裙子上學!天氣預報有大雨,不讓她穿,她大哭大鬧。

結果要麼是我妥協,她心滿意足穿了裙子,然後晚上回家被雨淋濕——感冒!要麼是我一頓巴掌,她不穿裙子了,但別彆扭扭、哭哭啼啼地去了幼兒園,一天都不開心。

眼看著時間來不及了,他(她)非要穿某某件衣服!這大概是讓很多忙忙碌碌要送孩子去幼兒園的家長一件冒火的事情。

更恨的是腦子中冒出的念頭:「這麼小就開始挑穿的,長大了哪有心思學習!」

我家也曾經經常出現這種情況。

佳寶大概4歲開始,有了強烈的自主意識。

我想讓她穿T恤短褲,她非要穿裙子;我想讓她穿運動鞋,她非要穿公主鞋,還有什麼裙子裡面穿褲子以及各種胡亂的顏色搭配,分分鐘讓我崩潰。

而她的理由也奇葩:

「某某小朋友穿裙子了!」

「我不喜歡這件衣服上這隻貓!」

「某某說這是男孩的褲子!」

「我喜歡粉色、粉色、粉色!」

早上哪有時間聽她說一堆理由,每每頭暈腦脹,氣血上涌,有時還免不得一巴掌。

結果下次的鬥爭更激烈,或者她乾脆撒潑哭鬧,天使瞬間變惡魔。

在幾次交鋒之後,我開始反省,佳寶越來越大,慢慢有了自主意識,我強行地要求她穿某某件衣服,並且按照「挑吃挑穿=不把心思往正道上用=以後學習怎麼能好」邏輯,是不是有點神經過敏?

她對事物有自己的判斷,如果有些什麼是與常規的觀念或者習慣不一致的,那是因為她的認知尚未達到那個程度,並不是非要標新立異,和家長對著幹。

上了幼兒園的她,也接觸到很多其他的小朋友,別人穿什麼或者怎麼看難免會影響她。

就像我們的青春時代,都曾經有過我們認為很時髦,而大人嗤之以鼻甚至極力反對的打扮。

疏導永遠好於堵塞。

我應該慢慢教給她選擇的技巧,而不是代替她選擇,更不是如果她不聽我的,就給她打上「愛挑吃穿公主病」這樣的標籤。

再想遠一點,從幼兒園開始就因為穿衣打扮這件小事和她有爭執,可能會埋下「媽媽不懂我」的種子,從穿衣到交友,從生活到思想,會把她推得越來越遠。

我甚至想到了她的青春期,會不會認為媽媽是食古不化的老古董,難以溝通的原始人?退一萬步說,就算是穿裙子上幼兒園又是多大的事情呢!犯不著每次為了這個讓孩子早上不開心地去上學吧!於是我調整了思路和做法:

1、放手放她選

有一個理論,叫滿足孩子的小願望,需求被滿足後,ta的執拗就順利過渡了。

比如很小的孩子有一段就是喜歡開冰箱,怎麼打怎麼說都不管用,那就讓他開,開了很多次後,他對冰箱已經了如指掌,之後再也不去開冰箱了。

我於是放手讓佳寶自己選衣服。

在心滿意足地穿了幾天裙子之後,有一個周一回來她對我說:「以後周一不能穿裙子了。

」我忙問為什麼,原來幼兒園在周一安排了戶外玩滑梯,穿裙子不方便。

看,這樣不用講道理,她自己通過後果學習到了該怎麼樣做選擇。

這也是《孩子:挑戰》中提到的運用自然結果的懲罰。

這時候,她對自己挑選已經不那麼執著了,或者說,她認為已經爭取到了選擇的自由,反倒有時候會徵求我的意見,或者欣然接受媽媽的建議。

2、提前準備

前一天晚上就問她,明天你想穿什麼?如果明天沒有特殊的運動課程,可以穿裙子;如果有,要穿方便T恤褲子運動鞋,我們也都提前準備好。

如果有升溫降溫,提前看天氣預報,做好預判,和她商量好,第二天早上既不浪費時間也不浪費口舌。

在一二步交替進行的過程中,我們已經慢慢化解了關於穿衣的矛盾,哪怕沒有頭天晚上商量好,早上臨時商量也不會有太多爭執。

因為我一直在潛移默化地實行第三步。

3、抓住敏感期,功夫在平時

孫瑞雪曾在她的《捕捉兒童敏感期》里提到:

「兒童在4-5歲時開始對自我和環境有審美要求。

尤其女孩子對自己的衣著和服飾產生濃厚興趣,即審美敏感期。

在這個成長階段,佳寶已經表現出她的審美敏感。

孩子執拗等每一個看似「不良」的行為,其實都隱藏著孩子行為背後的心裡密碼,更隱藏著一個讓我們教育引導ta的好時機。

我開始問她喜歡哪種裙子、哪種衣服、什麼圖案,再給她買衣服的時候就會注意傾向她的喜好。

我也會和她說,一般情況下衣服搭配的規則。

比如長衣服、穿靴子要搭配瘦褲子,運動褲不能配公主鞋,頭上身上的裝飾物最好能和衣服搭配,而且不能過多,等等等等。

(我曾經給佳寶做的示範搭配)

前幾天,我帶她去商場,她選擇了一條粉色的裙子,這是她第一次自己挑選衣服。

儘管各種各樣的衣服讓人眼花繚亂,她還是很快做出了決定,而且選擇之後再看到其他的也並沒有後悔。

她說最喜歡這條裙子三個地方:一是白色的領子上有漂亮的珠子,二是袖口處有好看的飛邊,三是面料是又輕又薄的紗,上面有蝴蝶結的圖案。

從顏色到質地,從配飾到圖案,我發現其實她是自己的審美的。

我很高興,她是個有自己判斷力的孩子,而不是人云亦云。

這條自己挑選的裙子她特別喜歡,現在已經成為我家利用率最高的衣服。

那次還一起買了一雙帶一點小跟的涼鞋,她之前一直很喜歡,但我覺得有跟對她的腳發育並不好,一直沒給她買。

穿了幾天之後,有一天她的腳趾磕破了一塊,穿這雙鞋剛好卡到傷口,於是她自己默默地換回了原來的平底鞋,對於傷口也沒太多矯情。

我發現等她傷好了,對小跟涼鞋也沒有之前那麼執著了,只是偶爾才穿。

她仍舊喜歡,但她也知道上幼兒園穿其實並不太適合,就像媽媽曾經說過的,好看,但不那麼舒服。

現在,我們已達成默契。

佳寶不會為穿什麼而過多糾結,平時可以穿簡便些的裙子,為了行動方便的時候要穿褲子,有演出時要穿禮服,這些常識她都知道。

在這個基礎上,她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來選擇衣服,這是建立在她無數次練習的選擇和決定的基礎上的,既滿足她的需要,也符合我大體的要求。

對於她的選擇,我學會了報以欣賞的目光,不再求全責備。

對於我的建議,她學會了傾聽與採納,不再毫無理由地抗拒。

4、改變自己的觀念

我們成長的年代,物質不算豐富,無論是父母還是社會都習慣以「不挑吃穿」作為衡量好孩子標準。

可是,長大後,我們是不是在大學或者工作後惡補關於時尚、關於美、關於著裝的禮儀課程?為此我們又走了多少彎路,浪費了多少金錢和精力呢!

現在孩子的吃、穿、玩,比我們小時要豐富得多。

這種物質的極大豐富,客觀造成了孩子的選擇過多。

如果我們一味按照不准挑剔、大人說什麼就是什麼的標準要求孩子,既不現實,也在限制孩子的自由,打壓孩子的自主意識,進而挫傷孩子的自信心。

所以,要自己選擇衣服,不見得就是挑剔矯情,嬌生慣養,更不見得以後就只懂得吃吃穿穿,不思進取。

這是孩子在成長中認識到「自我」,進而要表達「自我」的一個過程,這是知道自己想要什麼,自己適合什麼,怎麼樣用最快的速度做最優的選擇的基礎。

試問,哪一條不是生活需要的智慧呢?

孩子的成長是個漸進的過程,我們不能指望她在5歲就理解我們30幾年積累的生活經驗,也不能指望她的審美喜好完全是我們的翻版。

在無傷大雅的事情上,不用和孩子糾結,在需要把握方向的時候,提前著手準備。

教育是什麼?我覺得是傾聽和陪伴,以及必要的指點。

箇中尺度的把握叫做「教育的藝術」。

孩子需要表達,需要嘗試,需要認可。

這是孩子建立自信心的基礎。

所以,請家長們放下高貴的身段,放下經驗、常識、權威,不進行無謂的「權力之爭」,傾聽孩子的想法,鼓勵孩子去嘗試,允許孩子犯錯誤。

培養孩子的自信和審美,讓孩子學會選擇,就從讓孩子自己決定穿什麼衣服開始吧!

(文章選自:輕熟30,已獲授權,如需轉載請聯繫原作者)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小時候不讓孩子「臭美」,別怪ta長成土包子

朋友小M是個很會穿衣的媽媽,仔細觀察一下便發現,就算是一件黑T恤加一條牛仔褲,她也能搭配出非常簡約時尚的效果,但為啥我們穿類似的上衣,類似的褲子,卻穿不出這種效果,總覺得缺少了什麼呢?哦,其實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