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想讓你的孩子變成「熊孩子」 你就這樣遷就他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為了不讓你的孩子變成「熊孩子」,你必須懲罰犯了錯誤的孩子。

懲罰的目的是避免孩子再犯同樣的錯誤。

是讓孩子記住為了今天的錯誤,自己必須付出代價。

圖片來自網絡

孩子是怎樣學會犯錯誤的?同樣的錯誤,不同的家長都遇見過。

鄰居家有一個3歲的孩子。

這個孩子不喜歡去幼兒園。

每天早上,總是用不起床,不吃早餐來對抗上幼兒園。

畢竟,上學對於孩子們來說,不是一件特別喜歡的事情。

還是玩兒比較好。

於是孩子的父母怕了。

怕孩子遲到。

怕孩子會餓肚皮。

又於是大人們全體動員,幫孩子穿衣服;幫孩子把早餐端到床頭。











大人們像著了魔似的連哄帶騙,直到把孩子送上私家車去學校。

路上還說,還好時間夠用,今天不會遲到。

孩子從大人的哄騙中,學會了犯錯。

其實孩子在犯錯的開始,內心是忐忑不安的。

他不能斷定這個錯是否可以成功的要挾大人。

他只是從大人們的驚慌失措中,得到了答案,這招管用!

孩子成功了。

還有的孩子放學回家說肚子痛,一臉痛苦的樣子。

大人們覺不得了了!帶孩子去醫院看病。

折騰一圈,孩子沒問題。

大人們還不信。

堅持要給孩子折騰出有病才罷休。

沒病會肚子痛嗎?

孩子從大人眼裡的疑惑中發現,這招管用。

於是得意忘形。

斷定,今天可以不做作業。

孩子從早上的撒賴到假裝的痛苦中品嘗到了甜頭。

他們常常試驗,屢試不爽。

他們知道如果在大人面前有時表現出撒賴和痛苦,比央求大人給與要有用的多。

大人有時知道這是一種訛詐,卻也一笑了之。

久而久之,大人的忍讓使得孩子變得有恃無恐。

把犯錯當成遊戲。

要讓孩子知道偶爾的犯錯是可以容忍的。

如果是訛詐就必須受到懲罰。

懲罰是要讓孩子懂得要為自己的所做所為,必須付出代價。

記得,這些懲罰應該適度。

需要大人們持之以恆的去實施。

同時,要利用這些懲罰,幫助孩子建立對事物的正確判斷思維。

使得孩子明白為什麼自己會受到懲罰。

圖片來自網絡

但是,大人們必須注意如下的問題。

1,不要在其他人面前懲罰孩子。

哪怕你當時有多麼的憤怒。

你必須忍耐。

等到其他孩子散去,或者把孩子領到僻靜的地方,對孩子實行教育。

在眾人面前給孩子懲罰,只會加重孩子的逆反心裡。

不給面子的同時,孩子只會更加反抗大人實施的懲罰。

會對孩子的心靈產生嚴重的損害。

2,適度的懲罰,而不是逢錯必罰。

任何一種懲罰頻繁使用,都會減低它的使用效果。

它會使孩子產生無所謂的心裡。

反正我會受到懲罰。

而懲罰的目的是為了讓孩子們認識自己為什麼錯? 以期日後避免。

3,懲罰的一貫性。

大人們在實施懲罰時,一定不要遇難就改。

有時,實施懲罰也會遭遇孩子的強烈抵抗。

一旦大人們決定要對孩子的錯誤實施懲罰,就必須進行到底。

不要為了孩子的哭鬧和來自其他方面的干擾而放棄。

放棄的結果會使孩子的情緒產生逆反的結果。

會讓孩子在心裡上對大人實施的懲罰的決心產生蔑視。

懲罰必須有。

這會在孩子思維建立的初期,產生比較正確的判斷。

沒有經歷過懲罰的孩子,不一定會是好孩子。

圖片來自網絡

好孩子通常會在偶爾的懲罰中,記住為什麼我會受到懲罰,避免日後再犯同樣的錯誤。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孩子犯錯,怎麼批評才有效果?

「親寶寶育兒」微信公眾號:qbaobao6(長按可複製)分享育兒知識,解決育兒難題,歡迎關注。文/蔡文 浙江大學兒童發展心理學碩士作為父母,你一定有過某個瞬間,有一種想把熊孩子吊起來痛打一頓的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