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們警惕!原來「喪偶式育兒「也有你的一份「功勞」!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喪偶式育兒,指家庭教育中一方的顯著缺失。
比如父母中的一方長期外出,或者父母均在子女身邊,但是缺少其中一方的情感支持(如早出晚歸、子女很難見面、無語言交流等)。
而喪偶式育兒作為一個精準狠毒的新詞,現在更多的都是針對父親一方的缺失。
而這種教育又會造成什麼不良的影響呢?最常見的就是「父愛缺乏綜合症」。
這種問題的表現就是導致孩子在生理上、心理上所表現出的不良狀況,像是心理不健康、認知能力不強、缺乏同情心、社交恐懼等。
在很大情況下除去父親由於工作的原因缺乏對孩子的照顧與情感支持外,其實在其他一些情況下,可能是家庭中另一角色對父親影響,造成父親與孩子的交流出現問題。
01
「我老公工作忙,每次他下班回家我帶著孩子忙不過來的時候,我就會讓他幫我一把。
因為我帶著孩子有些事情真的是幹不了,我也希望老公能參與到孩子的教養過程中來,畢竟孩子是我們兩個人的呀!
可是有時候不知道他是太辛苦了還是不樂意,他為孩子幹的事老感覺欠缺了什麼,總是達不到我想要的樣子,我也很自然就會流露出不滿的樣子。
」
其實在妻子表現出對丈夫的不滿的神情的時候,其實妻子的潛台詞就是「你怎麼這麼差勁,你都沒有一個父親該有的樣子。
」我想一個被否定的父親,他怎麼可能會有很高的積極性呢?於是他就可能不會在下次主動參與到孩子的事物中來,因為你已經給了他信號那就是他不能勝任這個「職務」。
在這樣的事件中,媽媽似乎就是炒爸爸魷魚了,因為她將丈夫作為爸爸的權力給「剝奪」了。
很多媽媽表示,就是丈夫會過來搭把手,也總是一副心不在焉的樣子,還干不好事。
於是就會有這麼個想法:反正都干不好,那就安心賺錢去吧,只要他將這個家庭給養活了就成。
其實這就是這個家庭相處模式的問題了,夫妻雙方沒有對孩子的養育問題達成共識,妻子一方在另一方達不到自己所謂要求的情況下,另一方就被紅牌罰下。
當務之急就應該改變與夫妻雙方的相處模式,因為你幻想就靠自己一方去教育孩子,這樣的效果是很不好的,因為在孩子的教育上,父親和母親是同等的重要,缺一不可。
02
爸爸照顧孩子,就拿個換個尿布這件事,爸爸就喜歡將尿布緊緊地貼在孩子褲子的兩頭,於是媽媽在一旁就有話要說了:「尿布系的那麼緊,會把孩子捂得長濕疹的。
」
爸爸抱著孩子,媽媽還是在一旁發話:「你輕點抱,慢點,你別給他摔著他了。
」
爸爸帶孩子出門了,回來後媽媽發現孩子不對勁,怒道「你看你,出門都不知道給孩子防個曬,這麼的大熱天,孩子出事怎麼辦?」
爸爸也來火了,反駁道:「我不做,你說我對孩子一點都不關心,我做了,你又說我做的不好,老是來挑我的毛病?」這確實也讓爸爸難做了。
其實,女性和男性的思維本來就是不同的,女人天生就比較細心,心思縝密一些,男性在小事上一般都不不拘小節。
對於孩子養育這件事,媽媽在經過長懷孕時間和痛苦不堪的生產過程,本身對孩子就會有更為深厚的感情,總想給他最好的,把最溫柔的東西都給孩子。
於是照顧孩子變成媽媽世界裡最重要的事情。
沒有人比媽媽更關注孩子,沒有人比媽媽更重視、更懂孩子的需求。
而新爸爸在和孩子的聯繫方面顯然是有點差勁兒的,對他來說,這個軟乎乎皺巴巴的小東西他才剛剛認識沒多久,潛意識層面還談不上什麼有感情。
這些缺乏變化的日常小事會讓爸爸感覺特別無趣。
在育兒道路上爸爸不太在意孩子成長的快慢,所以常以一種「差不多」的心態來守護孩子,會因此忽略很多的細節。
03
「你把孩子哄睡吧」「你看看孩子是不是餓了,要是餓了就給準備他的奶瓶」。
可你在忙得團團轉的時候,他還在一旁若無其事地吸著煙,或者玩著自己的手機,頭也不抬,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裡。
於是媽媽煩躁的時候就會開始對爸爸們進行抱怨了,「你倒是動一動呀,別像一尊佛似的。
」
其實,或許有那麼一刻,爸爸們也是願意放下手機或者手頭的工作來參與到孩子的事務中。
在媽媽們的嘮叨中,爸爸就失去了興趣。
於是在許多家庭中,似乎每天都上演著這些瑣碎的爭吵。
逐漸地,爸爸們也就被媽媽的這樣慢慢推向了里遠離孩子教養的一方。
有時候,感覺爸爸就是一個大孩子,他很多時候也需要媽媽的鼓勵,媽媽在讓爸爸帶孩子的過程中,理解爸爸的不一樣,多一些理解。
在更多的時候,還是要控制自己的表達和行為方式。
這樣對孩子來說是最好,對爸爸來說也是最好的。
應該沒有哪一個人會被當成是不需要的,被扔在一旁的。
媽媽對爸爸們少一些抱怨的話語,多一些具體和實際的需求,多用鼓勵的和被需要的語氣和爸爸說。
總之,在孩子的教育中,缺少任何一方都是不行的,對於爸爸,媽媽們要多些理解和寬容,將他們看作是沒長大的孩子,多一些鼓勵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