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孩子的這件事,沒人告訴你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中國人不會直言你家的孩子什麼地方做得不對。

但父母要注意觀察自己孩子的行為,孩子的問題往往來自我們自己。

昨天和朋友吃飯,隔壁桌來了一家5口,大概是3歲的孩子要吃什麼東西,爸媽不讓他自己吃,孩子就哭鬧不止,爸爸凶他,奶奶就在旁邊勸。

原本想清靜吃飯的朋友被哭得頭疼,悄悄的和說:你看這個熊孩子。

我順著方向看過去,又看到角落裡坐著一位媽媽帶了兩個小孩,大兒女應該小學,小兒子可能才兩歲,拿著叉子自己學著餵自己,三個人安安靜靜的吃著飯。

我對朋友說,你看,不是所有孩子都是熊孩子的。

朋友說:熊孩子都是在家給慣習慣了,到了公眾場合才會這樣大聲哭鬧來征服爸媽。

其實,不僅僅是「慣」會出熊孩子,過於嚴厲也會出熊孩子。

一、熊孩子反映出了父母簡單的教育方式:嚴厲、溺愛。

我們經常說不要嬌慣孩子,要教會孩子規矩,但教規矩的時候,又難免過於嚴厲,導致孩子太畏懼。

其實,嚴厲和溺愛一樣的,它們是同一把劍的正反面,都在刺傷孩子,也在傷害家長自己。

嚴厲和溺愛都是不恰當的教育方法,這些方法都會帶來一些問題:諸如孩子與父母對著幹,孩子長大了不懂事,不獨立、沒自信心、沒能力等等。

二、家庭教育的核心是成熟

我們總說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那家庭教育核心是什麼,只是成績嗎?當然不是,家庭教育的核心是支持孩子成為一個獨立而人格完整的成熟人。

當孩子有了獨立性,他才能去自主的學習,自主向上,不畏困難。

這是我們家長培養孩子的目標,但經常忘記。

孩子長大長高,成績好,這都不是指孩子成熟。

可以這樣說,抗壓力弱、恐懼失敗、害怕指責、無自信心、生活工作無主動性,都不是一個獨立而人格完整的成熟人。

我們有時會困惑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該說什麼不該說,什麼需要耐心等待,什麼需要立即解決,只需判斷這樣的教育方式是否在促進孩子成熟獨立。

三、嚴厲和溺愛都是「害」

嚴厲主要體現在規矩多,有許多不能做的事,有許多必須遵守的規矩。

家長可以評估一下現在的嚴厲方式是否過頭,要警惕嚴厲,嚴厲讓孩子失去自由探索。

孩子的成長需要過程,這個過程要包容孩子犯錯,只要這個錯不傷及孩子生命,其他的小事家長應該給孩子更多的自由和理解,只有極少數不合理的行為家長要拒絕孩子,並說明理由。

溺愛表面上是順從孩子的意願,實際是包辦,什麼事情都替孩子做了。

溺愛讓孩子沒有得到真實的支持。

物質上包辦的背後是心靈和個人能力未得到尊重和提升帶來的挫敗感。

像本文中吃飯哭的這個小朋友,他原本是要自己夾一盤遠一點的菜,父母好像不讓(規矩多),孩子不答應了開始鬧,父母就凶他,孩子開始哭鬧不停,父母招架不住了,又妥協。

嚴格與溺愛看似完全不一樣,其實是一回事。

嚴厲和溺愛,都會產生熊孩子,還會從小熊到大。

四、支持孩子獨立

這樣說吧,每個人天生都希望自己的人生越來越好的,我們希望自己越來越有力量,所以為了獲得更多的力量,我們是願意去付出努力和辛苦的。

我們天性渴望自主和強大,希望自己成為一個獨立完整的人。

就像一顆樹要長大,孩子願意去破土,願意去頂起石頭,為了變得更高更壯,獲得更多的陽光,願意去向著陽光的方向長。

如果家長過度的規範樹的形態,就是在破壞自然生成,如果家長因為怕小樹渴著餓著包辦替它來,就會給以過度,反而也長不好。

當家長破壞了孩子自然成長,孩子潛意識就會不甘心,會有各種對抗父母的行為甚至怨恨父母。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溺愛孩子的五大表現,你們家有中招嗎?

在我爸爸媽媽的眼中,我從小就對倆寶「極盡溫柔」,即使現在處於terrible two時期,碰到他們調皮搗蛋的時候,我也經常是把他們拎到小房間裡單獨教育下。不打不罵,就擺事實、講道理,但是態度是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