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萬別把孩子養成「巨嬰」!值得家長看5遍!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上個星期和朋友吃飯,飯間聊起自已孩子們,芳說:「她有兩個孩子,由於自已工作很忙,兩個孩子都交給了爺爺奶奶帶。

由於老人們的寵愛,對於孩子們的日常生活,事事包辦,現在兩個孩子自理能力特別差。

大兒子十歲了,每次上洗手間,還要奶奶跟著後面擦屁股和沖水。

真擔心兩個孩子長大後如何進入社會!」確實這樣長大的孩子,特別容易把他養成「巨嬰」,生活自理能力特別差。

現在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孩子生活無憂,許多家長更是竭盡所能幫孩子包辦一切:到時間叫孩子起床,督促孩子吃早飯,接送孩子上學,為孩子洗衣做飯……

我們做家長的不可能永遠陪著孩子,孩子也不可能永遠活在家長有保護下。

每個人都需要有獨當一面的能力,而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應該從孩子小的時候做起。

做到以下幾點,養出來的孩子就不會成為「巨嬰」,且會特別優秀:

  1. 獨立意識!要培養孩子的獨立自主能力,首先要培養孩子的獨立意識。


很多家長總擔心孩子做不好,總是以擔憂的目光注視和擔醒孩子,或者乾脆替孩子安排好,鋪平道路。

這種態度和做法,阻礙了孩子獨立自主能力的發展。

其實,孩子很小就有了獨立自主意識,他們什麼都喜歡自已動手,比如獨立洗手洗臉,自己洗毛巾、修理或者製作玩具,甚至還想自己上街買東西等,這些都是孩子獨立意識的表現。

對於孩子正在增長的獨立意識,家長千萬不能潑冷水「別動,你幹不了!」。

一定要予以重視,並支持、鼓勵他們:「非常好,你一定能做好的!」

2.自己動手,豐衣足食!孩子的獨立自主能力是在實踐中逐步培養起來的。

隨著他們身體的發育,各方面能力的不斷提高,從不會做到學會做,從做得不像樣到做得井井有條,這是必經的過程。

在日常生活中,讓孩子動手做一些事,比如::孩子自己的房間讓他自己收拾,上學起床的時間自己把握,作業獨立完成,甚至還可以讓孩子自己去選擇和購買自己喜歡的衣服或玩具。

3.儘量獨立克服困難!我們在培養孩子獨立自主能力時,需要同時培養孩子克服困難的精神。

很多家長一見孩子磁到困難,不是鼓勵他去克服困難,而是立即代勞;還有的家長在孩子遭遇困難時一哭一鬧時,就會立即「心軟」而「妥協」,從而前功盡棄。

我們做家長的應該狠下心來,當孩子遇到困難求助時,可以鼓勵和引導孩子克服困難,但千萬不要直接動手去幫忙

4.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家長們想要自已的孩子能獨立生活,還要教會孩子學會利用手頭資源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

比如孩子稍微長大一點要獨自外出,家長們要讓孩子知道可以利用紙質地圖或者手機地圖,或者向人問路,以到達自己的目的地。

如果實在不小心迷路了,還可以利用公交車或者的士將自己送到目的地。

總之,解決問題的方法千千萬萬種,家長要做的是教會孩子「想辦法」,而不是告訴孩子「怎麼辦」

孩子總要長大成人,家長不可能永遠陪伴著孩子。

與其將孩子寵成「巨嬰」,不如狠狠心,逼著孩子學會獨立,這樣即使孩子往後獨立外出求學打拚,家長也能放心,因為家長心裡清楚:孩子能行!家長們,對於養育孩子還有什麼好方法呢?歡迎留言區討論,謝謝!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只需做到這4點

面對競爭激烈的社會環境,如何培養孩子的獨立性、自理能力,獨立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自我服務的能力等獨立能力,以便將來適應競爭激烈的社會,是每一位家長的心愿。孩子為什麼依賴性強?換個角度來看,...